高中物理 重难点强化练(一)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及应用 教科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69523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重难点强化练(一)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及应用 教科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重难点强化练(一)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及应用 教科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重难点强化练(一)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及应用 教科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重难点强化练(一)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及应用 教科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重难点强化练(一)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及应用 教科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重难点强化练(一)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及应用 教科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重难点强化练(一)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及应用 教科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难点强化练(一) 直线运动的概念、规律及应用1(多选)下列情况中可以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是()A地面上放一只木箱,在上面的箱角处用水平力推它,当研究它是先滑动还是先翻转的时候B上述木箱,在外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沿直线运动时C汽车的后轮,在研究车牵引力的来源时D人造地球卫星,在研究其绕地球运动时解析:选BD木箱在水平力的作用下是否翻转与力的作用点的位置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木箱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当研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的平动时,木箱各点的运动情况是一致的,这时可以把木箱看成质点。汽车牵引力的来源与后轮的转动有关,在研究牵引力的来源时,不能把后轮看成质点。卫星绕地球转动时,自身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2、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故正确答案为B、D。2(多选)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而言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我们说“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D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前方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解析:选AD“太阳东升西落”是相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而言,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A正确;“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所以B错误;“同步卫星在高空静止不动”是相对于地球而言的,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所以C错误;火车上的乘客看到前方铁路旁的

3、树木、电线杆向他飞奔而来,是以火车或他自己为参考系的,所以D正确。3某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 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 m,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位移大小是50 m,方向由南向北B物体的路程是10 mC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 m,方向向北D物体的位移大小是10 m,方向向南解析:选C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物体在水平面上向正南方向运动了20 m,然后又向正北方向运动了30 m,位移的大小x30 m20 m10 m,方向由南向北,C正确。4在旅游旺季,为了保障旅行安全,交通管理部门采取了如下的限速措施:客车进入某一路段时,发一张卡

4、,卡上记下车辆进入的时间,车辆驶出该路段时,驾驶员交出卡,管理人员计算车辆通过这一路段的时间,如果小于规定的时间就说明车辆超速。这种限速方法是限制车辆的()A瞬时速度B瞬时速率C平均速率 D加速度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交通部门采取的措施是指,通过这一路段的时间不能低于某个值,即说明在这一段路程内,汽车的平均速率不能超过某个值;该方法无法限制瞬时速度,故选C。5(多选)如图1甲所示,火箭发射时,速度能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如图乙所示,汽车以108 km/h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1A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 m/sB2.5 s内

5、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30 m/sC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快D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解析:选BD因火箭发射时,速度在10 s内由0增加到100 m/s,故10 s内火箭的速度改变量为100 m/s,选项A错误;汽车以108 km/h30 m/s的速度行驶,急刹车时能在2.5 s内停下来,则2.5 s内汽车的速度改变量为030 m/s30 m/s,选项B正确;火箭的速度变化率即加速度为:a1 m/s210 m/s2;汽车的速度变化率即加速度为:a2 m/s212 m/s2,故火箭的速度变化比汽车的慢,火箭的加速度比汽车的加速度小,选项D正确,A错误;故选B、D。6.如图2所示,质量不同的两个小

6、球从同一高度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图2A质量大的下落得快B质量小的下落得快C两球下落的时间相同D两球下落的加速度不同解析:选C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vgt,故速度相同,故A、B错误;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hgt2,t,知落地时间与质量无关,所以两个物体同时落地,故C正确;做自由落体运动,只受重力,加速度都为g,故D错误。7一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历时t,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历时2t,开到乙地刚好停止,那么在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两段时间内()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1B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2解析:选B匀加速运动的

7、加速度大小a1,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所以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故B正确,A错误。匀加速运动的平均速度v1,匀减速运动的平均速度v2,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故C、D错误。8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第1 s内的位移是5 mB前2 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C任意相邻1 s内的位移差都是1 mD任意1 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解析:选D因为xvtat2,可以得到v5 m/s,a2 m/s2。把t1 s代入方程,x6 m,所以A错误;t2 s时,x14 m,由平均速度v得到,v7 m/s,所以

8、B错误;由xaT2得到x2 m,所以C错误;由vat可以得到v2 m/s,所以D正确。9一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 min内火车前进了240 m,第6 min内火车前进了1 140 m,则该火车的加速度为()A0.01 m/s2 B0.03 m/s2C0.05 m/s2 D0.1 m/s2解析:选C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有xaT2。此题中T60 s,x1240 m,x61 140 m,所以a0.05 m/s2。故C正确。10如图3所示是央视春晚儿童节目“机器人总动员”的情景。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

9、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图甲是某公司制作的一个机器人,现要执行一项任务,给它设定了如下动作程序: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然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图3(1)试在图乙中完成坐标系的建立并画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2)计算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解析:(1)根据动作程序画出运动轨迹,如图所示:(2)由题意知机器人初位置坐标为(0,0),末位置坐标为(2,2),故位移为:

10、x m2 m。答案:(1)见解析(2)2 m11.如图4所示,有若干相同的小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每隔0.1 s无初速度地释放一颗,在连续释放若干钢球后,对准斜面上正在滚动的若干小球拍摄到如图所示的照片,测得AB15 cm,BC20 cm。求:图4(1)小球的加速度大小;(2)拍摄照片时B球的速度大小;(3)A球上面还有几颗正在滚动的钢球?解析:(1)由xaT2得:小球下滑的加速度a m/s25 m/s2。(2)B球的速度vB等于AC段上的平均速度,即有vBAC m/s1.75 m/s。(3)由vBvAaT得,vAvBaT1.75 m/s0.5 m/s1.25 m/s则A球运动的时间为tA0.

11、25 s由于T0.1 s,则A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2颗。答案:(1)5 m/s2(2)1.75 m/s(3)2颗12甲、乙两个质点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个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3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3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求甲、乙两质点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解析: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设甲的加速度为a,则乙的加速度为3a,此过程中甲的位移:x甲1at2乙的位移:x乙13at2;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甲的加速度为3a,则乙的加速度为a,则此过程中甲的位移:x甲2att3at2at2;乙的位移:x乙23attat2at2甲、乙两质点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