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69462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语文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精选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是我国的()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 B洛克 C卢梭 D利托尔诺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规律,应做到(A)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 4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5广义的教育制

2、度是指(A ) A学校教育制度 B高等教育制度 C社会教育制度 D国民教育制度 6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C)A学不躐等 B各因其材 C开而弗达 D温故而知新 7教师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B ) A品德评价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C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C)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10

3、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布置作业 D成绩评定 11心理现象就其产生方式是(B A精神活动 B反射活动 C意识活动 D技能活动 12,下列选项中哪种是一般能力? (A )A观察力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色调感 13狼孩的心理障碍主要原因是(D)A缺乏营养 B遗传因素 C狼的影响 D缺乏社会性刺激 14勤奋和懒惰属下列哪种特性? (A)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兴趣 15长时记忆的遗忘属于下列哪种障碍? (D)A生理性障碍 B心理性障碍 C存储性障碍 D提取性障碍 16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的哪种特性? (C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

4、是(D ) A激发兴趣 B引起注意 C丰富想象 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下列哪种情绪状态? (A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C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20听觉中枢位于(C) A额叶 B顶叶 C颞叶 D枕叶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2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_规律的_科学。近代最早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_夸美纽斯_大教学论_。 22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_。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的两种教育体系是骑士教育和教会教育 2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壬寅

5、_学制,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癸卯_学制。 24我国普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和为高 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25学生既是教育的_对象_,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_主体_。 2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_教书育人_ _。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_主导_作用。 2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_班级授课制_,特殊形式是_个别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_德育要求_与受教育者已有_品的基础_ 的矛盾。 2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_ _群众性_活动、小组_活动、个人活动。 30“望梅止渴”属于第一_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谈虎色变”属于第二_的条件反射。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

6、判断推理_,_,_。 32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稳定_,_注意的分配_、_ _注意转移等。 *33感觉阈限可分为_ _绝对_与_差别感觉阈限_两种。 34神经系统的活泼型与多血质_,安静型与_粘液质_气质类型相对应。 *35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 _抽象概况_,智力的高级表现是_ _创造力_。 36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水平_,最有利于激发_。 37智力技能的特点有:动作对象的_观念性_,动作进行的内潜性_,动作结构的_简缩性_。 381948年(WHO)宣言指出健康应包括_,_和_等几方面。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39为什么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4

7、0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1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 42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43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44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45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46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 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D 3A 4A 5D 6C 7D 8C 9D 10B 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D 18A 19C 2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21

8、规律大教学论 22生产劳动雅典 23壬寅癸卯 24劳动后备力量合格新生 25对象主体 26教书育人主导 27班级授课制个别 28德育要求品德基础 29群众性小组 30第一第二信号系统 31判断推理 32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 33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 34多血质粘液质 35抽象概括能力创造能力 36中等(或适中)学习动机 37观念性内隐性简缩性 38心理社会适应 三、简答题:3946每小题6分,共48分。 39答案要点: (1)学校教育是以文化影响为主体的环境,它影响着学生的主要环境形式是教材,这特别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1.5分) (2)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自觉的影响过程,又是有计划

9、的、全面的、系统的影响过程,它特别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是任何自发的、偶然的、零碎的家庭和社会影响所不及的。(1.5分) (3)学校教育由经过专门培养训练的教师和教育工作人员进行施教。(1.5分)(4)学校教育采取集中时间和集中学习的形式,使青少年儿童集中精力受教育,适合青少年儿童身心特点,适合时代的要求,有利于完成社会赋予他们的任务。(1.5分) 40答案要点: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1.5分) (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1.5分)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1.5分) (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1.5分) 41答案要点: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1

10、.5分) (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5分)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1.5分)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1.5分) 42答案要点: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分)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2分)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2分) 43答案要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1分);(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1分);(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1分);(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4答

11、案要点: 操作技能形成有: (1)操作定向(1分);(2)操作模仿(1分);(3)操作整合(1分);(4)操作熟练(1分)等四个阶段。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45答案要点: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2分)联想的 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4分)。规律部分无说明扣2分。46答案要点: 性格结构的特征主要有:(1)性格的态度特征(1分);(2)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3)性格的意志特征(1分);(4)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有简要说明可得满分,无说明扣2分。 四、论述题:本题2个小题,每题13分,共26分。 47答案

12、要点: (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 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 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 (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

13、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 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分) (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

14、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3分) (4)联系实际。(3分) 48答案要点: (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 (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 (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 (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 (6)变式方法的采用。 (1)(5)每个要点2分;(6)要点3分。无分析说明扣45分 edb273c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5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