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68386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长效管理机制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了贯彻执行国家三部委第8号令、省政府第218号令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集中整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行为专项活动方案的通知(鄂政办发2020167号)的精神,有效保持我区出生人口性别比稳定趋势,结合实际,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在宣传上求新:为了改变陈旧的生育观念,打击“两非”行为,我们在保留传统的发放宣传品、宣传资料给居民群众的同时,尝试了一些新的宣传方式;一是辖区各医院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将“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醒目标志和统一规范的“终止妊娠(孕14周以上)证明”的表样做成固定的标牌和用镜框镶嵌悬

2、挂在医院妇产科走廊上及公共场所,让前来做手术的育龄妇女一目了然;市十一医院、市商职医院分别将省政府第218令内容置于滚动式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电子显示屏上在医院大厅内滚动播放。这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宣传形式,让群众易于接受。二是以社区为平台,开展一些有益活动。今年,举办了“香江杯性别比趣味知识竞赛”、“准妈妈才艺表演”和“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这些活动普遍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一些新观念、新知识。三是成立了首家“关爱女孩”俱乐部,让适龄女孩在俱乐部中可免费接受各种学习培训、心理咨询、特殊捐赠、困难帮扶等。俱乐部首批会员18人,大部分来

3、自特困家庭和流动人口中的优秀女孩。二、在制度上求实:我们在做好宣传的同时,积极探索和研究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借此来推动和规范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一是根据新精神、新要求,重新调整修改了xx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资料汇编,让各街和相关部门及时掌握。二是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工作例会、定期督办检查、定期通报、情况专报四项工作制度,首先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例会制度,卫生、药监、计生三部门每季度定期召开一次例会,分析形势,研究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具体问题;其次是出生人口性别工作定期通报制度,每季度通报一次;第三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专报制度,把全区

4、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情况进行专门通报;第四是定期督办检查制度,今年4月份,区人大袁主任亲自带队到十三条街、辖区各医院对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进行了督办检查。三是完善终止妊娠审批制度,试行妇产科主任审核签字制度,市商业职工医院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认真整改,对凡持有“两证”前来引产者,必须经妇产科主任审核签字把关,否则不予施行手术。今年,他们发现了两例持假证明前来引产的孕妇,由于建立了妇产科主任审核签字制度,对妊娠14周以上引产孕妇严格把关,杜绝了非法引产的发生。三、在打击上求狠:控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势头,必须堵截源头,防止漏洞。一是堵住B超管理漏洞。各医疗机构、计生服务机构B超操作员进行了全

5、面登记和资格论证;对前来做B超的孕妇进行全面的登记,并要有两位操作员签字。二是堵截妇产科引产漏洞。严格把住审核签字关,坚决制止非法终止妊娠行为。三是堵截无证非法行医。计生、卫生今年来,多次联手对无证非法行医进行联合执法,规范有证行医秩序,特别是对流动人口集中、外来人口居住复杂的站北新村、陈家墩、复兴村、马场后街等城乡结合部的无证非法行医进行了坚决的打击。水塔街在整治医疗市场方面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围绕“三个建立”完善“三个机制”,立足“三个结合”,探索了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和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资源的新路子。截止目前为止,对216户有证医疗机构开展监督检查,立案23起,处罚金额41000余元,取缔无证非法行医218户,没收药品器械267件,捣毁无证行医招牌232块。四是为了开展创建“无非法行医示范街”、“无非法行医示范社区”活动,对全区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18家民办门诊部、143家个体诊所进行了自查整改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