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IE管理(PPT 74页)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068365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X 页数:75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IE管理(PPT 74页)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生产管理-IE管理(PPT 74页)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生产管理-IE管理(PPT 74页)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生产管理-IE管理(PPT 74页)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生产管理-IE管理(PPT 74页)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IE管理(PPT 74页)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IE管理(PPT 74页)精编版(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心听讲(请手机“收声”)。 2、积极思维(杜绝“鱼眼”现象)。 3、互动学习(敞开心胸,积极投入, 但须避免“小儿多动症”)。 4、少许自由(允许小磕睡、短时外出, 但须保持安静)。 5、拒绝干扰(非紧急情况下, 请勿接受干扰)。,课堂纪律,IE管理,什么是IE(工业工程) 工业工程,简称 工业工程(IE)是以现场为中心,对人员、设备、物料、方法和环境所组成的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善和优化等工作,使之成为更有效、更合理的综合集成系统。是世界上公认的能杜绝作业浪费,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的学科。,IE背景: 这种技术是于1910年在美国产生的。这个时期工场大规模化急速进行,人力不足的倾向日趋显

2、着,租金也急剧上升。为了发展经营,有必要尽量用最少的人进行最多的生产,这就是IE诞生的背景。,IE的特点 核心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是综合性的应用知识体系(技术和管理),注重人的因素是IE区别于其它工程学科特点之一。,IE的意识 1、成本和效率意识 2、问题与变革意识 3、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 4、全局和整体化意识-系统意识 5、以人为本的意识,IE的活动领域 经营生产系统 作业及动作 一般业务 工作方法及思考方法 作业顺序及动作的改善 生产方式的选择及环境条件的设定 整体最佳经营及整体管理 在所有的层次里彻底排除浪费,IE七大手法: 布置分析工序分析 动作分析生产线平衡 时间分析稼

3、动分析 七大浪费,布置分析,布置即lay out,为高效率地进行生产,需高效、系统地布置必需的机械设备,综合配列原材料、零件仓庫、检验场所、货物的出入口等,以达到人和物流顺畅的目的。 在新建工厂(或工序)时,布置对整体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允许的条件范围内,应作好最好的布置。,布置的定义,布置的时机,1、新建工厂的时候; 2、产品设计变更的时候; 3、增加新产品的时候; 4、需要扩充或缩减工作单位的时候; 5、迁移工作单位的时候; 6、改变生产方式,或增加、更新设备时; 7、增加新工作项目需要增加工作单位时; 8、原有布置能效不佳时。,布置的原则,1、统一原则 把工序四要素(4M)“人”、“

4、机”、“材料”、“作业方法”有机统一起来,也就是在研究布置时必须综合考虑4M的要素,并使其充分保持平衡。一旦四要素没有协调好,作业容易割裂,会延长停滞的时间,增加搬运的次数等。,2、最短距离原则 配置时要使搬运距离、时间最短。因为移动距离越短,物料搬运所花费的时间和费用就越短。 a、考虑距离时要考虑产品总体的最短总移动距离,因为产品(工序)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流程也会发生变化; b、必须以人的移动、物料的移动、设备的移动这三者当中的任何一方为中心来考虑,并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3、物流顺畅原则 主要是使工序没有堵塞,物流顺畅。 a、布置时并不一定要排列成一条直线,应仔细考虑生产批量的大小、

5、厂房的结构、用地面积的限制及生产工序来综合考虑,并充分结合L字形、U字形等方法; b、尽量避免倒流和交叉。,4 、利用立体空间原则 为有效利用空间采用立体空间原则,如把仓库设计成网架式的,可以高效率地利用空间。,5 、安全满意原则 布置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减轻疲劳是非常重要的,就尽量减少材料的旋转、移动、抬高、卸下等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状况。,6、灵活机动原则 考虑布置时要适应变化的需要,随机应变,采用灵活的方法,因为市场需求增产时、产品式样的变化、工序的变化等,必须确保设备扩展有一定的余地,也就是要弹性布置。,布置的基本形式,布置形式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1、功能式布置(以机械为中心); 将类似

6、或相同机能的设备集中依据人员劳务供应或机械设备的功能或程序组合而成,适用于生产种类多数量少的个别生产; 2、流程系列式布置(以流程为中心); 依据产品的制程或操作次序安排而成生产线的布置方式,适用数量多、重复的流水线生产。 3、固定式布置(以产品为中心): 将产品的生产维持在一个固定位置上,而生产时所需的机器设备、人员、原料及支援劳务等均送到此生产地点的方式,如造船厂,适用于钢架、板金、大型机械组装等。 4、混合式布置。,改善布局分析手法,布置是否良好,物流并不是唯一的依据,还设计到各作业单位间关系。,步骤一:列出作业场所或作业班组。,步骤二:作出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表,如下图表。,根据相互关系

7、密切程度用符号注 明,用ABCDE表示。,列出作业场所与班组,步骤四:制作正三角形图表,如下4-1图,将做好的圆形卡片放在交 点处,根据相互关系的密切程度图表来布置卡片。,步骤三:把作业场所或作业单位写在圆形卡片上。,图4-1 物流与作业单位相关图,步骤五:归纳物流与作业单位相关图,布置时,最好把密切关系程度A 和作业单位靠近布置,其次依次是B、C、D、E,如下图4-2 物流与作业单位相关图,如不按这样布置的话,搬运的距离将 增加。,图4-2 物流与作业单位相关图,表关系程度A,表关系程度B,表关系程度C,步骤六:根据物流与作业单位相关图,可得出布置的框架,再根据场所 面积与预估每个作业单位需

8、要的面积划分布置方案,得出概要 布置图,如下图。,工序分析,何谓工序? 工序是指,“从材料经过加工、检查、搬运、停滞,到变为产品的过程”。,工序分析的目的 通过将生产工序上材料及产品的流程状态及将人的动作数值化、图表化以简化工序 了解产品及作业员的“流程”及“动作” 分别了解加工、搬运、检查、停滞的次数与时间的比率 了解搬运状态 发现停滞地方及停滞的原因 工序分析的意图:制造前置时间的缩短、未完成品的减少,分析对象的工作场所 生产前置时间较长的车间作为统管工序(瓶颈工序)的生产线 空间不足的车间 未完成品及停顿较多的车间 工序分析的实施方法用“工序记号”将工序图示化 工序用以下4种基本图形符号

9、(JISZ8206)来表示,工序分析的演习(装面框),观察人拿取物品的动作中的浪费:流线图(动线分析),通过流线图(动线分析)来分析“物品”或“人员” 即使进行工序分析,产品的实际流程状况也很难掌握。 这种情况下,如在设备配置图上记录人员及物品的流动情况, 则可发现产品流程上,特别是布置上的问题点及改善点。,动作分析,动作分析定义,按操作者实施的动作顺序观察动作,用特定的记号记录以手、眼为中心的人体各部位的动作内容,把握实际情况,并将上述记录图表化,以此为基础,判断动作的好坏,找出改善着眼点的一套分析方法。,动作改善的目标:消除不经济、不均衡和不合理的现象,动作管理循环图,动作分析概述,动作分

10、析是研究人体各种操作动作之浪费,以寻求省力、省时、安全的最经济的方法。 动作分析的实质是研究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之细微动作,删除无效动作,使操作简便有效,以提高工作效率。,动作分析的内容,发现操作人员的无效动作或浪费现象,简化操作方法,减少工人疲劳,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标准的作业方法,为制定动作时间标准作技术准备。 动作分析包含:动素分析、影像分析、动作经济原则等内容。,动作分析的用途,为减轻作业疲劳,提高工作效率而找出动作存在的问题 探讨最适当的动作顺序、方法和人体各部位的动作的同时实施 探讨最适合于动作的工夹具和作业范围内布置 比较活动顺序、方法改进前后的情况,预测和确认改善的效果 用记号和图表

11、一目了然地说明动作顺序和方法 改善动作顺序和方法 制定最适当标准作业方法 提高能细微分析动作和判断动作好坏动作意识,动作分析的方法,1.目视动作观察法 分析者直接观测实际的作业过程,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直接记录到专用表格上的一种分析方法。 2.影像动作观察法 通过录像和摄影,用胶巻和录音带记录作业的实施过程,再通过放影、放像的方法观察和分析作业动作的方法。,动素分析的目的,把动作分类归纳成为18种基本动作,了解每个动作的过程和状态,明确动作顺序、方法与双手、眼、足、头等人体各部位动作之间的关系把握人体各部位的是否同时动作确认各动作的合理性,找出存在的浪费、不合理性和不稳定性区别必要动作、辅助动作和

12、不必要的动作,找出产生后两种动作的原因,动素种类,第一类:有效动素 第二类:辅助动素 第三类:无效动素,动素表示,动素分析的步骤,1.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决定应进行动素分析的作业 2.动素分析的准备 3.动素分析的实施 4.讨论分析的结果,确定改进方案,动作经济的四条基本原则,(一)减少动作数量 (二)双手同时进行动作 (三)缩短动作距离 (四)轻快动作,(一)减少动作数量,一、关于动作方法 *取消不必要的动作 *减少眼的活动 *合并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动作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工具物料放在操作者前面的固定位置处 *把工具物料放置于便于作业的状态 *按作业顺序放置工具物料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

13、器 *利用便于抓取工具物料的工具物料箱 *把两个及以上的工具合并为一个 *用一个动作操作机器,(二)双手同时进行动作,一、关于动作方法 *双手同时开始同时完成动作 *双手对称、反向同时动作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按双手能同时动作布置作业现场 三、关于工夹具和机器 *采用固定工具固定需要长时间拿住的目的物 *采用能用足进行作业工具完成简单的或需要力量的作业 *设计能同双手同时操作的夹具,(三)缩短动作距离,一、关于动作方法 *便于用最适当的人体部位动作 *用最短的距离进行动作 二、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在不妨碍作业的前提下尽量使作业区域狭窄 三、关于作业现场布置 *利用重力和机械动力送进、取出物

14、料 *用人体最适当的部位操作机器,(四)轻快动作,一、关于动作方法 *使动作不受限制轻松进行 *利用重力及其它机械电磁力动作 *利用惯性力和反冲力动作 *连续圆滑的改变运动方向 二、关于作业现场的布置 *最适当的作业位置高度 三、关于工夹具与机器 *利用夹具与导轨规定运动路径 *把操作手柄做成便于抓握的形状 *把夹具的对准位置设计成可观察型 *使操作方向与机器的移动方向一致 *使工具轻巧,动作改善的原则,ECRS四大原则 (1)取消(Eliminate) 排除不经济的作业,放弃不必要的作业 (2)合并(Combine) 集中作业,组合作业,同时作业 (3)重排(Rearrange) 对工作的顺

15、序进行重新排列 (4)简化(Simplify) 使作业变得更单纯,使作业变得更简单,使作业数量变得少,1.取消 (1)取消所有可能的作业,步骤或动作(包括身体,足,手臂或眼)。 (2)取消工作中的不规律性,使动作成为自发性,并使各种物品置放于固定地点。 (3)取消以手作为持物工具的工作。 (4)取消不方便或不正常的动作。 (5)取消必须使用肌力才维持的姿势。 (6)取消必须使用肌力的工作,而以动力工具取代之。 (7)取消必须克服动量的工作。 (8)取消危险的工作。 (9)取消所有不必要的闲置时间。,2.合并 (1)把必须突然改变方向的各个小动作结合成一个连续的曲线动作。 (2)合并各种工具,使

16、成为多用途。 (3)合并可能的作业。 (4)合并可能同时进行的动作。 3.重排 (1)使工作平均分配于两手,两手之同时动作最好呈对称性。 (2)组装作业时,应把工作平均分配于各成员。 (3)把工作安排成清晰的直线顺序。,4.简化 (1)使用最低级次的工作。 (2)减少视觉动作并降低必须注视的次数。 (3)保持在正常动作范围內工作。 (4)缩短动作距离。 (5)使手柄,操作杆,足踏板,按钮均在手足可及之处。 (6)在须要运用肌力时,应尽量利用工具或工作物的动量。 (7)使用最简单的动素组合来完成工作, (8)减少每一动作的复杂性。,生产线平衡,一、生产线平衡的定义,生产线平衡是组装生产线的各工程作业时间的差别非常小的程度,就是各工程的作业时间几乎相同,进而取得生产线平衡,如图1-1生产线平衡观点。,二、生产线平衡分析的方向,a、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