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错题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06823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学错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卫生学错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卫生学错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卫生学错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卫生学错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学错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错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医学科学的目标是A. 减轻痛苦B. 恢复健康C. 防止伤残D. 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E. 以上都不是答案: D2、公元前370 多年以前,西方医学鼻祖Hippocrates 在预防疾病的思想方面就提出了A. 人体的结构B. 消毒原理C. 环境对健康的影响D. 免疫接种的方法E. 大卫生的观念答案: C,这是卫生学,主要研究的就是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因此即使真的不知道也要选C3、 20 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 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 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生素C. 环境严重污染D. 城市人口增多E.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答案: E4、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

2、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A. 新陈代谢B. 生物转化C. 生物富集D. 化学反应E. 以上都不是答案: A,人类与环境之间是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但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就是通过食物链进行5、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 公害病C. 食源性疾病D. 职业病E. 传染病答案: A6、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是A. 氟、磷B. 氮、磷C. 碘、磷D. 氟、氮E. 碘、氮答案: B7、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A. 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B. 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复杂性C. 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D. 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E. 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

3、性答案: D8、环境自净是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经过一定时间,该污染物A. 理化性质发生改变B. 浓度降低,总量增高C. 浓度或总量降低D. 毒性增高E. 毒性降低答案: C9、下列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的物质是A. 苯B. 苯胺C. 苯并芘D. 联苯胺E. 邻苯二甲酸酯类答案: B10、在人群健康效应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A. 生理代偿的变化B. 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C. 正常调节的变化D. 出现严重中毒E. 生理功能异常的变化.答案: E11、环境污染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条件A. 水溶性B. 脂溶性C. 水溶性和脂溶性D. 皮肤血流量E. 高气温答案: C,溶于脂而难溶于水的物质经皮

4、肤吸收率相对较低;当其挥发度很高时,吸收率更低,如苯等经皮肤吸收较少。挥发度低,既溶于脂,又溶于水的物质,可经皮肤迅速吸收,如有机磷农药12、皮肤屏障构成中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的物质进入机体的部分是A. 表皮角质层B. 连接角质层C. 表皮和真皮连接处的基膜D. 上皮角质层E. 真皮角质层答案: B ,皮肤屏障主要分三层,(1)表皮角质层,经皮吸收的最主要屏障,分子量大于300 道尔顿的物质不宜通过完整的皮肤( 2)连接角质层,能阻止水、电解质和某些水溶性的物质进入机体( 3)表皮和真皮连接处的基膜,阻止某些物质透过13、水溶性环境污染物在体内分布与下列哪项因素关系不大A. 污染物与器

5、官亲和力B. 特定部位的屏障作用C. 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流量D. 脂肪组织的含量 E. 化学物在血液中存在状态及穿透生物膜的能力答案: D,水溶性的环境污染物与脂肪组织的分布无关14、有机氯农药氯丹、DDT 、六六六及多氯联苯(PCB)等环境污染物多贮存在何种组织A. 脂肪B. 肌肉C. 骨骼D. 肝脏E. 肾脏答案: A ,另外镉、贡、锌、铜、铁等金属离子常以金属硫蛋白形式贮存在肝肾中15、环境污染物在靶部位的浓度A. 在长暴露期后,趋于降低B. 在长暴露期后,趋于稳定C. 只要暴露期足够长,就会达到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的水平D. 只要生物半减期足够长,就会达到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的水平E. 只要

6、暴露频度高,就会达到对机体产生有害效应的水平答案: B,因为结合的受体数量有限,因此长暴露期后,浓度趋于稳定16、呈气体状态或易挥发的环境化学物,对其排泄描述正确的是A. 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经肺泡壁排出气体B. 排出的速度与吸收速度成正比C. 血液中溶解度低可减缓其排出速度D. 肺泡中毒气压力大可加速其排出速度E. 肺通气量加大可加速其排出速度答案: E, A 是通过扩散的方式, B 应是成反比, C 是可加速其排出速度, D 是减缓其排出速度17、米糠油事件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A. 甲醛B. 甲苯C. 多氯联苯D. 异氰酸甲酯E. 多环芳烃答案: C18、致畸作用的敏感期是A. 着床前期B.

7、 着床期C. 器官形成期D. 器官形成后期E. 胚胎期.答案: C19、比正常人群易于受环境污染物损害的高危人群是指A. 出现某一健康效应风险较大的人群B. 易感人群C. 抵抗力低的人群D. 多病的人群E. 年龄幼小的人群答案: A20、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最严重的结局是A. 发生癌瘤 B. 抵抗力下降 C. 常见病增多 D. 发生畸形 E. 产生遗传性疾病答案: A ,发生在体细胞的最严重结局是发生癌瘤,而发生在生殖细胞,则可能产生遗传性疾病影响下一代21、下列毒物毒性最大的是A. CCl 4 B. CHCl 3 C. CH2Cl2D. CH 3ClE. CH4答案: A22、人体必需的元素及

8、化合物对机体健康影响呈现出的剂量-反应关系曲线是A. S 形曲线B. 倒 U 形曲线C. 直线D. V 形曲线E. W 形曲线答案: D,是必需的元素及化合物,因此为V 形或者 U 形曲线,而若为某些毒物的毒物兴奋效应( hormesis),表现为低剂量时为兴奋(刺激)效应,而在高剂量条件下表现为抑制效应,此时的剂量-反应曲线则为倒U 形曲线23、人体红细胞中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 )缺陷者,对哪种化学物特别敏感A. 硝基苯类化合物B. 多氯联苯C.甲苯D. 三氯乙烯E. 氯气答案: A ,此外还有有NAT-1 和 NAT-2同时变异的人,吸烟患癌的危险度大大提高;ALAD 1-2

9、 和 ALAD2-2 者铅中毒的易感性明显高于其他人;先天性缺乏1-抗胰蛋白酶的个体,对刺激性气体的反应较常人强烈,易造成肺的损伤;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缺乏这,对亚硝酸盐、芳香胺和硝基化合物等所谓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特别敏感24、臭氧层位于A. 平流层B. 对流层C 外大气层D 热层E中间层答案: A25、大气正常组成中的三大组分为A. 氮、氧、氢B. 氮、氧、二氧化碳C. 氮、氧、氖D. 氮、氧、臭氧E. 氮、氧、氩答案: E26、下列哪种大气成分超过正常水平A. 氮 78%B. 氧 20%C. 氩 0.9%D. 二氧化碳 0.1%E. 水蒸气 4.0%答案: D,正常大气中, 二氧化碳的水平

10、应该在 0.03%,其他氮为 78.10%,氧为 20.93%,氩为 0.93%27、清洁空气中重轻离子比值应是.A. 50C. =100D. 100答案: A ,轻离子是对人体有害的离子成分,因为其可以吸附一些有害物质然后被人体吸入,因此应该是较低些好28、我国提出清洁空气中负离子数目要求在多少以上6B. 105/cm3C. 104/cm3D. 103/cm3E. 102/cm3A. 10 /cm3答案: D29、过氧乙酰硝酸酯是A. 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剂B. 空气消毒剂C. 高铁血红蛋白形成D. 光化学氧化剂E. 强还原剂答案: D30、 COPD 是下列哪三种疾病的统称A. 慢性支气管炎、

11、肺气肿、肺水肿B. 慢性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肺气肿C. 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水肿D.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E.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扩张答案: D31、水质是否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A. 菌落总数、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和痢疾杆菌B. 痢疾杆菌、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和总大肠菌群C. 伤寒、副伤寒杆菌总数、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D.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和菌落总数E. 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和伤寒杆菌答案: D32、评价氯化消毒效果的简便指标是A. 加氯量B. 有效氯C. 余氯量D. 水的浑浊度E. 细菌学指标答案: C

12、33、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水源是A. 降水B. 江、河水C. 泉水D. 深层地下水E. 水库水答案: D34、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为几类A. 一类B. 二类C. 三类D. 四类E. 五类答案: B,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35、反映城市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的指标是A. 空气污染指数( API )B. SO2 浓度C. NOX 浓度D. TSP 浓度E. CO 浓度答案: A.36、评价室内空气质量指标中,细菌指标多采用A. 肺炎球菌总数B. 结核杆菌总数C. 细菌总数D. 溶血性链球菌E. 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答案: C,如果是评价致病菌的污染程度则是选D,如果是评价室内空气清洁度的话就是选细菌总数,另外还有CO2,新风量37、微囊藻毒素有A. 肝毒性B. 肾毒性C. 脑毒性D. 神经毒性E. 原浆毒答案: A38、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 pH 值的范围为A. 5.57.5B. 6.58.5C. 6.08.0D. 4.58.5E. 7.59.5答案: B,同时规定菌落总数应低于100CFU/ml ,饮用水总硬度不得超过450mg/L ,管网末梢水的游离余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