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068189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X 页数:104 大小:62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现代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现代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现代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现代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工业工程-IE七大手法精编版(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E手法应用工业工程方法(IE与5s),一、生产方式的演变过程,前言 1、生产发展过程 2、T型车发展过程(大批量) 3、丰田车发展过程(小批量) 4、松下自行车工业公司生产过程(个性化需求),程序分析-方法研究,生产计划(信息同步化),市场、计划信息同步化 1、同步方法 2、市场、计划会议程序 3、生产计划程序,程序分析,何谓程序分析 程序分析是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工序状态进行记录、分析 和改善的必要有效的IE手法,它是把工序过程中的物流过程及人的工作流程以符号形式进行记录,设计的方法,通过它可以反映工序整体的状态,从而有效的掌握现有流程的问题点,并检讨改善对策,以提高现有流程效率。,程序分析的

2、目的,具体分析程序分析的目的有如下: 1、准确掌握工艺过程的整体状态 工艺流程的顺序 明确工序的总体关系 各工序的时间确认 发现总体工序不平衡的状态,3、程序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程序分析时有些需注意的地方,多加留意会更 好的达到目的,实现目标。 注意明确区分分析对象是产品还是作业者。 为达改善目的,开始前首先明确分析的目的。 最开始就要明确范围,不要遗漏问题。 在现场与作业者和管理者共同分析。 临时的工序流程变更时,以最基本的主流程 为基准进行分析。 分析过程中思考改善方案。 确立检讨改善方案时,以流程整体的改善为最 优秀考量目标。,2、发现工序问题点 发现并改进产生浪费的工序 发现工时消耗较多

3、的工序,重排简化 此工序 减少停滞及闲余工位 合并一些过于细分或重复的工作,流程图示符号,2,A5,2,R,B,M,程序分析(一部份),数量、 台车 材料仓库 目视检查 30支 车床加工 _ _ _ 15秒 11秒 25秒 输送带 铣床加工 外径检查 2秒 30秒 8秒,上料 总装流水线(排拉图) 周期时间 打印、涂油 装转子 S 装轴承 装卡簧 S 装热保护器、压板 性能检测 S 打扎间 燥音检测 S 耐压测试 贴名牌 S 扎带 包装 S 包装 入仓 S ,S01,S03,S08,S06,S04,S02,S11,S09,S05,S07,S13,S14,S12,S10,机加工车间流程图 台湾制

4、造商-服务大众、紧跟潮流、创造时尚,来料检查,入仓,高冲,检查,铸铝,检查,动平衡,定位,自检,铆压,车位,调直,涂油,检查,入仓,动作分析-方法研究,动作分析概要,1、动作分析的目的与意义 动作分析或称动作研究是对生产活动 中的全部作业动作进行观测分析,研究人 的各种动作浪费,从而寻求省力、省时安 全、经济的动作,最终提高生产效率。,动作分析的目的: 是通过研究分析人的各种作业动作,发现无 效动作或浪费现象,并与时间研究相结合,使生 产管理与改善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据与方向指导, 是真正做到科学管理的基础,IE基础手法的程序 分析,动作分析,时间研究,是培养现埸管理与 改善方法与眼力的理论基础。

5、 动作分析按精度不同有以下几种方法: 目视动作分析 动素分析 影像分析,2、动作研究的程序 观察与记录 守在生产现埸对作业者进行动作, 眼睛移动的观察与记录。 对分析记录结果中的浪费进行改善 去除记录中产生浪费的动作及将缓 慢的动作改为较快的动作。 动作经济原则下的动作改善 对照动作经济原则动作改善。,重新编制作业方法 打破现有方法程序,将必要动作进行更轻松,更有效的作业标准设定,这里值得强调的是在上述这种动作分析过程中,并非只是消除动作浪费、提高效率,分析时更要注意所用材料,工装夹具,机械及作业环境对作业方法的影响,从生产作业的全部因素入手改善作业效率,特别是动作因机械的操作位置、材料、工具

6、放置位置而改变,即对定位,定品,定量对作业的影响,进行全面改善,最终提高效率。,3、动作分析的方法 目视动作分析 观测者以目视直接对现埸作业进行 观测分析改善,现埸发现动作问题 并改善,优点是对现场瓶颈工序即 时改善,提高作业效率。缺点是时 间测定及细微动作的观测困难。 动素分析 将人的全部动作包括大脑的思考行为详细 细分为18种最小动作单位要素称动素,进 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影像分析 通过作业录像进行分析,可以精确 的对作业时间及动作要素,进行测 定及研究分析,这种分析形式可以 通过慢速放影等录像手段进行精度 很高的时间及动作分析,是动作分 析中精度最高的一种。,4、作业改革与动作分析 通过

7、程序分析,我们使 生产工艺进行流程改善,设备及布局改善及一个流生产物流改善,以上的改变足以令现埸焕然一新,与此同时通过动作分析,对作业的连接,特别是作业的动作改善,两项工作合在一起统称作业改善。 动作分析的中心是动素分析,将人的动作划分至最小单位的动素是人的动作的基本要素,培训训练这种分析能力使我们了解动作的本质何在,这样在生产物流1个流的改善时通过这种动作分析与研究最终才能得以实现。,动作分析-动作经济原则,一、动作经济原则 对动作研究的改善方法进行分类,系统地对此进行总结的基本原则,即动作经济原则(Principle of motion economy),它适用于人的全部作业,是动作改善的

8、基本方针原则,这里对肢体使用、作业配置、机械工具设计三个方面进行说明。,动作经济原则,1、肢体使用原则 双手同时开始同时结束动作。 双手动作对称反向。 身体动作以最低等级。 动作姿势安定。 连续圆滑的曲线动作。 利用物体惯力。 减少动作注意力。 动作应该有节奏。,2、作业配置原则 材料工装的3定。 材料工装予置在小臂范围内。 材料工装的取放简单化。 物品的移动以水平移动最佳。 利用物品自重进行工序间传递。 作业高度适度以便于操作。 需满足作业要求照明。,3、机械设计原则 用夹具固定产品及工具。 使用专用工具。 合并两种工装为一个。 提高工装设计的便利性减少疲劳。 机械操作动作相对安定,操作程序

9、流程化。 操控位置与程序一致。,时间分析- 作业测定(1),时间分析的概要,何谓时间分析 IE创造之初最大的目的即是提高生产率,那么衡量生产率即生产效率的标准是甚么呢?是时间。作业时间可以有效地反映作业方法的优与劣,作业效率的高与低,因此,作业时间作为经营活动的基本资料,被广泛应用于各各管理层面,对于制造业现场的作业时间,调查分析有以下3个主要目的: 发现生产作业中浪费造成的问题大小; 对两种以上的作业方法进行比较评价; 设定标准时间。,本着上述目的通过作业时间对作业的方法优劣进行定量的状态分析方法即作业测定,是对作业方法进才分析的重要手段。目的: 在方法改善时发现现状问题; 对方法研究时各方

10、法的优劣进行 评价比较; 对已标准化的现有方法设定标准 时间手段。,以此为标准制定生产计划,并对实际结果进行评价,发现问题所在,时间分析是作业测定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与手段。 时间分析是在对作业方法的优劣进行评价及设定标准时间时,通过秒表对现有作业时间进行测量,分析,检讨的方法。,这种时间分析的手法,由于是对作业时间的直接测量方法,简单易行,不只是对手工作业,对机械的作业时间一样可以测量,被广泛应用于现场的作业测定,但是由于作业者的心理,熟练度及企业文化的影响,测量偏差存在。因此,对测量结果要进行评价和修正,方可最终得到标准时间。,时间分析的用途,时间分析做为效率管理基准及改革, 改善的基点,

11、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改革、改善做为作业后对新方法进行作业标准的设定。 表现评价-同一作业的两种作业方法之 前的评价。 -供货商与供货商之间的效 率评价。 -作业者的工作表现评价。,新产品量产时的作业标准制定。 新工装投入时的作业标准制定。 作业方法与标准时间之间的校核。 生产线平衡率的调整改善Line balance。 产能预算,合理计划人力及工时。,标准时间的设定- 作业测定(2),标准时间概要,什么是标准时间(Standard Time) 标准时间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 它具有以下六项主要因素: (1)正常的操

12、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 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 不易于引起疲劳的条件,如女工 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2)熟练程度:大多数普通中等 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 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 器和工具的操作与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 法。 (4)劳动强度与速度:适合大多数 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5)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 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 作者通过自检及互检完成。,标准时间的意义与用途 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一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与工作的全部人都可以客观准确的计划工作、实施,并评价工作结果。其应用非

13、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具体标准时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制定生产计划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 评价: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 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 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 用作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与管理,包括记件工资的基准 对客户的估价与报价 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 革新与改善的成绩评价,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是在不断更新与提高的状态。下图反映标准时间的设定与活用周期:,生产计划 的实施与管理,标准时间 的设定,新的标准 时间的设定,生产革新 与改善,生产计划 的实施与管理,生产革新 与改善,标准时间的设定,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

14、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与时间预置(PTS)法等,本章着重介绍时间分析的测量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比较。那么时间分析现场测的时间是如何成为标准时间的呢?总体需要两个步骤:,时间研究的工具,秒表(停表、马表) 观测板 时间研究表格 铅笔 计算器 测量距离和速度的仪器,时间研究的步骤,收集资料 划分操作单元 测时 评比 宽放 标准时间,1、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求得 正常作业时间。2、对正常作业时间进行宽放 就会求得标准时间。公式如下: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 (1+宽放率) =过程观测评比系数 (1+宽放率),标准时间的构成 观测时间性 评比因素 私事 疲劳 程序 特别 政策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 宽放,标准时间,正常时间,生产线平衡,生产线平衡,依照流动生产的工程顺序,从生产目标算出周期时间,将作业分割或结合,使各工作站(工程)的负荷均匀,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法,叫做生产线平衡(Line Balancing)。,生产线平衡的推行步骤,将工程分为单位作业做时间测定 生产线平衡分析表 计算平衡效率和平衡损失 实施生产线平衡,则时间长的工程分配到时间短的工程 改善后的新的生产线平衡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