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10.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研读课件 岳麓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060416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10.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研读课件 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 10.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研读课件 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 10.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研读课件 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 10.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研读课件 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考历史 10.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研读课件 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10.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研读课件 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10.3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研读课件 岳麓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体设计走进新课堂,高考总复习一轮用书,第十单元知识结构,第十单元,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知识研读,课程标准,1,知识梳理,2,考点整合,3,4,知识研读课程标准,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研读,课程标准,1,知识梳理,2,考点整合,3,4,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一、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1.原因 (1)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放弃传统。 (2)接受凯恩斯主义,采取的政策。 2.方式 (1)实行,建立国营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影响 (1)一定程度上

2、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自由放任,国家干预经济,国有化,盲目性,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二、“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企业规模扩大,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股票呈现出趋势,资本家不再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工人也拥有股票。 3.评价 (1)缓和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2)企业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手中。,股份公司,分散化,大股东,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三、“经营者革命” 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和生产过程复杂化的要求。 2.含义: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经营,所有者不再直接从事经营。 3

3、.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扩大了“ ”。,新中间阶,层,知识研读知识梳理,四、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1.前提:战后,发达国家生产力的提高。 2.资金: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三部分组成。 3.种类:包括、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养老保险等。 4.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 5.实质: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6.评价 (1)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 (2)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国家补贴,医疗保险,社会权利,财政赤字,知识研读知识梳理,五、70年代的

4、新变化 1.原因: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现象。 2.表现:发达国家纷纷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滞胀,知识研读,课程标准,1,知识梳理,2,考点整合,3,4,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一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原因、具体表现及认识 1.原因 (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需要国家进行干预和调节。 (2)二战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知识研读考点整合,(3)经济大危机的教训

5、和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提供经验。大萧条期间,单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固有矛盾,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 (4)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知识研读考点整合,2.具体表现 (1)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方面,不再是完全放任的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将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结合起来。政府主要利用财政、金融等经济手段调节着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趋于缓和。 (2)在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巨大增长的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充足的物质条件改善各阶层之间的

6、关系。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普遍和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干预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在利润增加的同时,缩短职工的劳动时间,提高劳动者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以缓和阶级矛盾,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知识研读考点整合,(3)产业结构适应科技进步和需求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升级,特别是高科技产业部门发展迅速。三大产业的比例有了变化,工农业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降低,而金融、商业和服务等部门的比重不断提高。,知识研读考点整合,3.认识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

7、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这些变化有其根源,受客观规律支配,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的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但这些变化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知识研读考点整合,【案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 A.西方国家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战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全面认识与综合理解。解题时需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进行判断。A项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

8、重要变化,符合题意。B、C两项结论不符合史实,D项结论是二战以前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特点。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不可能消除经济危机。 【答案】 A,知识研读考点整合,【即时巩固一】 二战后,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改革和调整,普遍采取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表明( ) A.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B.资本主义向民主社会主义过渡 C.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D.经济的计划指导性加强,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解析】 二战后,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只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它使资本主义经济的计划指导性加强,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显然都超出

9、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范畴。 【答案】 D,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考点二 全面认识福利国家 1.含义 “福利国家”的概念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2.形成原因 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知识研读考点整合,3.形成过程 (1)罗斯福新政采取的社会福利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

10、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 4.实质 福利制度是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反映。 5.影响 (1)缓和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 (2)造成普遍的国家财政赤字。,知识研读考点整合,【拓展提示】 “福利国家”的出现从根本上讲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部分,此外与工人阶级长期不懈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日益成熟也有密切关系。因此,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挽救资本主义制度而不得不支付的一种代价,它不可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知识研读考点整合,【案例二】 (2009广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

11、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知识研读考点整合,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字相当。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的合理性。 (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设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知识研读考点整合,(

12、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角度论证皆可),知识研读考点整合,【解析】 第(1)问,首先明确法国的福利水平要高于美国,也就是说法国穷人的生活更有保障。其次,根据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可知法国人的税收负担较重。第(2)问,材料中的国家的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同步,说明福利水平并非越低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第(3)问,解答本问的关键是观点与理由的统一,反对的理由要从福利制度的负面影响方面寻找,支持的理由要从福利制度的积极影响方面寻找。,知识研读考点整合,【答案】 (1)法国比美国福利水平高;法

13、国富人的税收负担较重。 (2)否。数据显示,相对而言,有的国家高福利高增长,有的国家低福利低增长。 (3)考生应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反对的理由,例如:福利制度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和成本;劳动积极性下降,不利于经济发展。支持的理由,例如,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二战后福利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快速增长的局面。,知识研读考点整合,【即时巩固二】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到“福利国家”制度时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下列关于“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 ) 罗斯福新政中的一些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使政府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缩小了“福利国家”的规模 A. B. C. D. 【答案】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