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改善手法与技巧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5060302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E改善手法与技巧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IE改善手法与技巧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IE改善手法与技巧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IE改善手法与技巧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IE改善手法与技巧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E改善手法与技巧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E改善手法与技巧精编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E改善手法与技巧,供应厂商管理部,大纲,一、IE改善的手法体系 二、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及改善方法 三、IE七大手法 四、IE改善技巧,2,一、IE改善的手法体系,3,二、解决问题的九大步骤及改善方法,4,三、IE七大手法,5,1、抽查法,2、双手法,5、五五法,3、流程法,6、防错法,4、人机法,7、动改法,三、IE七大手法,6,抽查法:协助我们去认清问题的地点以及问题的事实 。 双手法、流程法、人机法:协助我们做进一步的认清事实的状况,以及建立其改善的基础及启发点。 五五法、法、动改法:协助我们对已知的问题,质问探寻改善的具体方法,以实现改善的目标。,三、IE七大手法-抽查法,1、工作抽样

2、的定义: 工作抽样是利用数理统计的原理,用随机抽样方法研究生产率的一种技术。 工作抽样又称为瞬时观测法,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以随机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间断地观测,并按预定的目的整理、分析所调查的资料得出需要的结果。 2、研究目的: 确定机器设备利用率确定款放,建立时间标准 3、工作抽样的用途: A、收集生产中有关设备和人力资源信息,用以研究改善资源利用、降低成本。 B、验证建立或改进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C、制订工时标准,7,三、IE七大手法-双手法,1、手法名称: 双手操作法,简称为“双手法” 2、目的: 学习有系统的记录人体双手(足)动作的过程 3、意义: 以图表的方式,来记录操作者双手(

3、足)的动 作过程,藉此记录来做进一步之分析及改善。 4、应用范围: 4.1 适用于以人为主的工作; 4.2 专注于某一固定工作地点之研究; 4.3 该件工作有高度重复性 5、双手作业分析的特征主要研究对象是操作者的双手借助于双手作业图进行分析 6、双手作业分析的目的: 研究操作者双手的动作使其平衡发掘“独臂式”的操作,8,三、IE七大手法-双手法,双手法作业图的绘制 6.1 :代表“移动”,表示手由一地点移动到另一地点 6.2 :代表“把持”,一手握住一个物体另一手正式在工作,此时握住东西之手,是为“把持”之态。 6.3 :代表“等待”,一手正在等待下一个动作 6.4 :代表“作业”或“操作”

4、,手正从事有生产性的动作,皆是 例如:将物体结合在一起,分开、弯苗、转动、对準、拿起、放下、抓取等等,9,三、IE七大手法-双手法,例:,10,三、IE七大手法-流程法,1、手法名称:流程程序法,简称为“流程法” 2、目的:学习以符号及有系统化的方法,来观察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 3、意义:流程图图为一种图表,以适当之符号来表现,观察及记录一件工作完成的过程。 4、应用范围 4.1 该件工作必需经历一个以上的不同地点的动作,才能完成。 4.2 该件工作,必需经由一个以上的人来完成。 5、功用 5.1 用以记载现行工作之过程。 5.2 依5.1之记录,加以质问,寻求改善之地方。 5.3 用以比

5、较改善前及改善后之差异情形。,11,三、IE七大手法-流程法,6、图例介绍: 6.1作业:凡物体被改变任何物的或化学的性质,或装上另一物体或从另一物体拆下,或为另一作业、搬运、储存及检验而作之安排或准备,均谓之作业。 6.2检验:为鉴定物体而加以检查其数量、质量或数值者,谓之检验。 6.3搬运:物体由一处运至另一处,人由一工作点移动至另一工作点,谓之搬运。 6.4等待:物体或人员因情况不容许或不立即采取次一步骤时,称为等待。 6.5工作人流程图:按工作人之动作来记录之流程图。 6.6工作物流程图:以加工物为对象,记录其被加工完成之记录之流程图。,12,三、IE七大手法-流程法,例:,13,三、

6、IE七大手法-人机法,1、手法:人机配合法(Man-Machine Chart),简称为“人机法” 2、目的:学习如何记录人与机器配合工作时之过程。 3、意义:以图表的方式,记录操作者与一部机器或多部机器之操作关系,并以此记录来做进一步之分析与改善。 4、应用范围 (1)1人操作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 (2)数人操作1部机器或多部机器。 (3)数人操作一共同之工作。 人机作业图的记录符号 表示工作 表示空闲,14,三、IE七大手法-人机法,例,15,三、IE七大手法-五五法,、手法名称:W1H法又称何法,又称质疑创意法,简称五五法。 、目的:学习本手法的目的是在:熟习有系统的质问的技巧,以协助吾

7、人发掘出问题的真正根源所在以及可能的创造改善途径。 .意义5WIH是一个探讨问题质疑的技巧,是告诉我们同样的,最好要 “问5次以上”才好,才能将问题的征结所在发掘出来。类似我们的 “打破砂锅问到底” 之精神。 提问法:5W1H 根据需要研究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形成检查表,然后一个个核对讨论,从而发掘出解决问题的大设想的创造性技术。,16,评价,改进,三、IE七大手法-防错法,1、定义: 不管谁去做不管做法如何也不管做多少数量结果是一样的不会发生偏差。简单的说就是不管愚笨的还是心不在焉的人去 做都可以防止他做错的方法。 2、具体表现: 即使有人为疏忽也不会发生错误不需要注意力 外行人来做也不会错

8、不需要经验与直觉 不管是谁或在何时工作都不会出差错不需要专门知识和高超的技能。,17,三、IE七大手法-防错法,3、防错法基本原则: A.轻松原则难以辨认难拿难动等作业使作业员容易疲劳而发生失误。 可以这样进行改善: 用不同颜色区分容易辨认 加上把守容易拿 使用搬运器具动作轻松 B.简单原则需要高度技能与直觉的作业,容易发生人为失误。考虑用治具及工具,进行机械化,使新进人员或支持人员也不容易出错。 C.安全原则有不安全或不安定因素时,加以改善使其会有危险;马虎作业或勉强作业有危险时,设法安装无法马虎或无法勉强作业的装置。 D.自动化原则依赖像眼睛,耳朵等感官进行业时,容易发生失误。制作治具或使

9、之机械化,减少用人的感官来判断的作业。一定要依赖感官的作业,譬如:当信号一红即同时有声音出现,设法使之能够二重三重的判断。,18,三、IE七大手法-防错法,例,19,三、IE七大手法-动改法,1、手法名称:动作改善法,简称为“动改法”,是:省力动作原则、省时动作原则、动作舒适原则、动作简化原则 ; 在生产过程中,物(MATERIAL)、机器(MACHINE)及人(MAN)是可缺少的主要因素。人是一切事物的主宰,因此每一件工作的完成都具有一共同的因素-人。在每一制造程序中或每一机器的操作中总有人运用他的手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在操作。虽然同样一项工作,每个操作者都有同样的手,脚等身体部位,然而其作业效

10、率却往往相差很悬殊。因此,科学家、工程师与科学管理者乃对人体的操作状况加以研究分析,以寻求一最经济有效省力省时的动作方式。,20,三、IE七大手法-动改法,2、目的。 学习有关动作经济的二十二个基本原则。应用这些原则来改善个人、家庭及公司内的工作改善,以达到舒适、省力、省时、有效率的境界。 3、意义 3.1 为配合人体及手之动作,将有关之事物,归纳出最省力省时的动作原则,用以检视工作场所及操作效率是否有否改善之处,以减少工作人员的疲劳并提高工作效率。 3.2 动作经济原则为”吉尔勃斯”(Gilbreths)所首创称为”动作经济与效率法则”后经若干学者详加研究改进而成,称之为”动作经济原则”。

11、3.3 动作经济原则可分为三大类二十二项。,21,三、IE七大手法-动改法,1双手并用原则; 2对称反向原则; 3排除合并原则; 4降低等级原则; 5免限制性原则;,22,6避免突变原则; 7节奏轻松原则; 8利用惯性原则; 9手脚并用原则; 10适当姿势原则;,动作改善22项原则 关于人体动作方面(共十项),三、IE七大手法-动改法,1、利用工具原则 2、万能工具原则 3、易于操作策略 4、适当位置原则,23,动作改善22项原则 关于工具设备方面(共四项),三、IE七大手法-动改法,1.定点放置原则 2.双手可及原则 3.按工序排列原则 4.使用容器原则 5.用坠送法原则 6.近使用点原则

12、7.避受担心原则 8.环境舒适原则,24,动作改善22项原则 关于场所布置方面(共八项),三、IE七大手法-动改法,25,人体各部分动作等级分类,四、IE改善技巧,26,一个忘:动作经济原则 四大原則: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五个方面:操作/运输/贮存/检验/等待 5W1H技朮:what/why/when/where/who/how 大步驟:选择/记录/分析/建/实施/维持 作业七化:程化/简单化/合化/标准化/系统化/信息化/网络化,备注,1、脑力激荡法 脑力激荡法(Brainstorming),又称头脑风暴法,1941美国奥斯朋(Dr.Alex F.Osborn)所创。利用创造性想法为手段

13、,集体思考,使大家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根据一个灵感激发另一个灵感的方式,产生创造性思想,并从中选择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可批评与会中人的创意,以免妨碍他人创造性之思想。 2、查检表 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 3、统计表,28,备注,4、 5W1H 是对选定的项目、工序或操作,都要从原因(何因why)、对象(何事what)、地点(何地where)、时间(何时when)、人员(何人who)、方法(何法how)等六个方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5、5S 指整理(SH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等五个项目。 6、流程图 流程图

14、是流经一个系统的信息流、观点流或部件流的图形代表。,29,实例:,备注,7、 鱼骨图 鱼骨图也称为因果分析图或石川图。它看上去有些象鱼骨,问题或缺陷(即后果)标在鱼头外。在鱼骨上长出鱼刺,上面按出现机会多寡列出产生生产问题的可能原因。鱼骨图有助于说明各个原因之间如何相互影响。它也能表现出各个可能的原因是如何随时间而依次出现的。 8、层别法 指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9、作业分析表 作业分析也称操作分析(Operation Analysis),通过对以人为主的工序的详细研究,使作业者、作业对象、作业工具三者科学合理地布置和安排,达到工序结构合理,减轻劳动强

15、度、减少作业工时消耗、缩短整个作业的时间,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为目的而作的分析,称为作业分析。,30,备注,10、 抽样法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11、差异分析 差距分析是指在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将客户实际业绩与战略期望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进行战略的评价与修订。 12、相关性分析(散布图) 散布图是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又称相关图,用于分析两测定值之间相关关系,它有直观简便的优点。,31,备注,13、 趋势图 趋势图,也可称为统计图或统计图表,是以统计图的呈现方式,如1柱型图,2横

16、柱型图,3曲线图,4饼图,5点图,6面积图,7雷达图等,来呈现某事物或某信息数据的发展趋势的图形。 14、直方图 又称柱状图、质量分布图,将一个变量(如长度、重量、时间、硬度等计量什的数据)的不同等级的相对频数用矩形块标绘的图表(每一矩形的面积对应于频数)。 15、柏拉图 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帕累托(Pareto)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32,备注,16、 系统图 是指系统寻找达到目的的手段的一种方法,它的具体做法是将把要达到的目的所需要的手段逐级深入; 17、决策矩阵法 所谓矩阵,就是由”行”和”列”组成一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定量分析,做决定。它适用于在多个可供选用的方案,或者两个方案中选择确定一个。 做法是把每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作为一“行”。针对每个方案在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每个因素定出一“列”。给每个因素定一个判别准则,以便在行和列的交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