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9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060154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9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9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9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9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9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9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第19讲 氮及其化合物课件[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9 讲 氮及其化合物,第三单元,元素及化合物,考点 1,氮气及其氮的氧化物,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无毒,大,小,无色,红棕色,无味,有刺 激性,有毒,难溶于水,难溶于水,有毒,大,2.化学性质,2NO O2 2NO2,3NO2H2O 2HNO3NO,1什么是氮的固定?,答: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过程。 2NO 为什么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3NO 和 NO2 是否为酸性氧化物?,答:都不是,NO 与碱(如 NaOH)不反应,NO2 与碱(如 Na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4NO 和 O2、 NO2 和 O2 混合气体分别通入水中,溶质仅,为硝酸,写出反应的方程式。,5人类社会生产生

2、活产生氮氧化物的途径有哪些?会造成,什么环境污染?据此提出改善措施。,答:产生氮氧化物的途径: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工 业废气等。引起的环境问题: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被破 坏。改善措施:植树造林;工厂废气、汽车尾气通过净化处理 后排放、推广使用新能源等。,答:4NO3O22H2O 4HNO3, 4NO2O22H2O 4HNO3。,1N2化学性质稳定,下列事实不能支持这种说法的是(,),AN2可填充入灯泡中作保护气 B液态氮用作冷冻剂 C放电条件下 N2 与 O2 化合生成 NO D工业合成氨需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 解析:N2 与 H2、O2 对反应条件要求很高,表明N2 稳定,

3、 化学性质不活泼;液态氮用作冷冻剂,是利用液态氮的汽化时 吸热,与化学性质无关。 答案:B,2无色的混合气体甲中可能含 NO、CO2、NO2、NH3、N2 中的几种。将 100 mL 气体甲经过图 3191 实验处理,结果 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图 3191,解析:N2 在整个过程中不可能参加反应,A、D 不正确; 由于气体呈无色,C 不正确;选项 B 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B,ANH3、NO2、N2 CNH3、NO2、CO2,BNH3、NO、CO2 DNO、CO2、N2,无,刺激性,液化,极易,氨气与铵盐,考点 2 1氨气,续表,续表,;,NH4HCO

4、3 NH3 H2OCO2,2铵盐,1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实验为喷泉实验,下列甲、乙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及原理是什么? 答:图甲装置操作:打开止水夹,将胶头滴 管的液体挤出。原理:是因为上部烧瓶内气体压 强突然减小而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 图乙装置 操作: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 热,原理: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 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图 3192,答:不能,二者都是加热变为气体,遇冷变固体(I2:物理 变化;NH4Cl:化学变化)。将混合物溶于水,采用有机溶剂萃 取的方法分离。,2NH4Cl 与 I2两种固体混合能否用加热法分离?若不能用,何种方法?,答:取少量

5、的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 NaOH 溶液并 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于试管口,观察试纸颜色变化,,3“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 1 所示装置,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 2 所示装置,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实验室,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中采用图 3 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图 3193,A,B,C,D,解析:“绿色化学”的思想是尽量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采取合理安全的工艺合成产物,原子利用率为 100%,无污染, 对环境友好。、的做法均可有效防止对空气的污染;的 做法中,铜丝可以活动能

6、有效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气 球收集反应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待反应后处理,也防止了对空 气的污染,以上三种做法均符合“绿色化学”的做法;而的 做法中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直接排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 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做法。,答案:C,4(双选)氢化铵(NH4H)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又知 NH4H,与水反应有 H2 生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4H 是离子化合物 BNH4H 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NH4H 与水反应时,NH4H 是氧化剂 DNH4H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两种气体生成 解析:NH4H 与氯化铵的结构相似,应为离子化合物,A 正 确;NH4H 与水反应有H2

7、和 NH3H2O 生成,故所形成的溶液显 碱性,B 错误;NH4H 与水反应时,NH4H 中1 价H 失电子, 是还原剂,C 错误;NH4H 固体投入少量的水中,有H2和NH3 生成,D 正确。 答案:BC,考点 3,硝酸,钝化,3Cu8HNO3,Cu4HNO3,玻璃,棕,细,续表,1如何除去浓硝酸中的黄色物质? 答:通入空气。 2Au、Pt 不溶于硝酸,可溶于王水,王水的成分是什么? 答:浓盐酸的体积浓硝酸的体积31。 3硝酸的工业制法是氨的催化氧化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5下列有关硝酸的性质或实验表述中错误的是( 与 FeO 反应时,硝酸既显氧化性,又显示酸性,) 欲迅,速除去铝壶中

8、的水垢又不损坏铝壶,可加入稀硝酸,把浓的,硝酸滴加到表面皿的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最后呈白色,为,减缓一定量的盐酸和过量铁粉反应的速率,且又不影响生成 H2 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KNO3 溶液,A,B,C,D,6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Cu 与浓硝酸反应所得溶液的颜色为蓝绿色,说明有一 部分 NO2 溶解在溶液中 B浓硝酸见光分解,其产物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 有氧气生成 CCu 与稀硝酸反应后,在容器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证 明还原产物为 NO2 D含 0.2 mol HNO3 的浓硝酸与足量 Cu 反应可以得到 0.1 mol NO2 气体 解析:Cu 与浓硝酸反应所

9、得溶液的颜色为蓝绿色,说明生 误;Cu2+和浓硝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降低,还原 产物为 NO2、NO 的混合物,D 错误。 答案:B,热点 1,氨气的实验室制法,1实验原理 (1)加热氯化铵与消石灰Ca(OH)2的固体混合物 2NH4Cl,Ca(OH)2,2NH3 CaCl22H2O。,(2)加热浓氨水,NH3H2O,NH3H2O。,(3)生石灰与浓氨水,浓氨水中有 NH3 H2O,NH3H2O,2实验装置,实验仪器根据原理,流程(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进行选择,组装成整套制备装置,请在 下表中填写所选装置的字母以及理由。,A,E,C,B 或 C,碱石 灰为固态,

10、氨气 极易溶于水, 比空气轻,有 刺激性气味,氨气极 易溶于水,要 防止倒吸,(1)气体发生装置,图 3194,(2)气体净化装置,图 3195,(3)气体收集装置,图 3196,(4)尾气处理装置,图 3197,【典例 1】图 3198 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图 3198,A,B,C,D,解析:错在直接加热氯化铵(NH4Cl 分解生成的NH3和 HCl在试管口又生成NH4Cl);错在试管口向上倾斜。 答案:B,1实验室进行某项实验并检验反应产物的装置如图 3199:,图 3199,将足量浓氨水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烧瓶中后,如图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黑

11、色氧化铜粉末变为光亮红色;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集气瓶中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1)请回答下列问题:(1)虚线框内是否应添加必要的干燥装 置?_(填“是”或“否”)。若需要,应选择的干燥装置 是_(填编号,若不需要,该空可不填)。,(2) 最终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_,_。,(3)CuO 粉末处发生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_ _。,答案:(1)是,I,(2)N2,(3)2NH33CuO,3CuN23H2O,解析:观察实验装置,易知进行的是 CuO 氧化NH3 的实验, 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产物有H2O生成,故原料气应进行干燥 处理。,热点 2,金属与硝酸的反应,1金属与HNO3 反应的一般通

12、式 (1)金属浓硝酸金属硝酸盐NO2H2O (2)金属稀硝酸金属硝酸盐NOH2O 2反应规律 (1)金属与硝酸反应一般不生成 H2。浓 HNO3 一般被还原为 NO2 ,稀 HNO3 一般被还原为 NO。铁与稀硝酸反应,先生成 Fe(NO3)3 ,若 Fe 过量,Fe(NO3)3 再和 Fe 反应生成 Fe(NO3)2。 (2)铜与浓 HNO3 反应,若 Cu 过量,开始时硝酸的还原产物 为 N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 HNO3 变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 NO,最终应得到 NO2 和 NO 的混合气体。,3计算方法,(1)原子守恒法,式存在于溶液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转化为还原产物,两部分 中氮原

13、子的总物质的量等于反应消耗的 HNO3 中氮原子的物质 的量。,(2)电子守恒法,HNO3 与金属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HNO3 中氮原子得,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失电子的物质的量。,HNO3与金属反应时,一部分HNO3起酸的作用,以NO3形,(3)离子方程式计算法 【典例 2】把22.4 g铁粉完全溶解于某浓度的硝酸中,如反 应只收集到0.3 mol NO2和0.2 molN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生成的盐只有 Fe(NO3)3 B反应后生成的盐只有 Fe(NO3)2,C反应后生成的盐为 Fe(NO3)3 和 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13,D反应后生成的盐为 F

14、e(NO3)3 和 Fe(NO3)2,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31,2铜和镁的合金 4.6 g 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 还原只产生 4 480 mL 的 NO2 气体和 336 mL 的 N2O4 气体(都已 折算成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0.02 g,B8.51 g,C8.26 g,D7.04 g,解析:因两种金属都是2 价金属,可推知 1 mol 金属被氧 化得 2 mol NO2。所以两金属总的物质的量为:(4 480 3362)/44 8000.115 mol,两种氢氧化物总质量可用金属离子 质量加氢氧根离子质量来计算:4.

15、6 g0.115 mol217 g mol,1,8.51 g。 答案:B,1(2010 年广东韶关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的冶炼、电镀、燃料的燃烧、食物的腐败等都包含 有氧化还原反应 B利用潮汐发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海洋是水资源的宝库,也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库 D汽车尾气中除含有氮氧化物,还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 的碳氢化合物,会污染大气 解析:潮汐发电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B,2(2010 年广东广州模拟)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合理的是(,),解析:A 项试管口应向下,收集氨气的试管口应有一团棉 花;B 项 NO 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C 项 H2 的密度小于空气, 进气管短。 答案:D,3(2010 年广东韶关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 通入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均褪色,说 明 SO2具有漂白性 B用蒸馏水将 pH 试纸先润湿,可用于检验氨气 C在常温下,将氯化铝溶液蒸发结晶,最后能得到氯化铝 晶体 D某无色溶液中加 Ba(NO3)2 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答案:B,答案:D,5(2011 年广东广州调研节选)某合作小组同学将铜片加入 稀硝酸,发现开始时反应非常慢,一段时间后反应速率明显加 快。该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其原因。 (1)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