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优秀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55829 上传时间:2020-09-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去来兮辞优秀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归去来兮辞优秀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归去来兮辞优秀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归去来兮辞优秀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归去来兮辞优秀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归去来兮辞优秀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优秀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去来兮辞,陶渊明,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名潜,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 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5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五言诗成就最高。他的五言诗可为两类:一

2、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后代批评家常称其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文12篇,篇数不多,影响却很大。在艺术上平淡、朴素,全无半点斧凿痕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主要作品: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饮 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3、。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二、写作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元年(405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

4、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不为五斗米折腰,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不为五斗米折腰:比喻有骨气、清高。,千百年来,归去来兮辞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东坡题跋卷一引)敬服之情,无以复加。而归去来兮辞确实是在艺术上精心结撰、刻意求工的力作。,题 解,归 去 来 兮 辞,语气助词,回去吧,回去,是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也称楚

5、辞。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 1 、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 2 、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朗读节奏,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圆/日涉/以成趣,门/虽设/

6、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朗读节奏,归去 来兮!请 息交 以绝游。 世 与我 而相违,复 驾言兮 焉求? 悦 亲戚 之情话,乐 琴书 以消忧。 农人 告余以 春及,将 有事于 西 畴。或命 巾车,或棹 孤舟。既 窈窕 以寻壑, 亦 崎岖 而经丘。木 欣欣以 向 荣,泉 涓涓 而始流。善 万物 之 得时,感 吾生 之行休。,/,/,/,/,/,/,/,/,/,/,/,/,/,/,/,/,/,/,/,/,/,/,/,/,/,/,/,/,/,朗读节奏,已矣乎!寓形 宇内 复几时,曷不 委心 任去留?胡为乎 遑

7、遑 欲何之?富贵 非 吾愿,帝乡 不可 期。怀 良辰 以孤往,或 植杖 而耘籽。登 东皋 以舒啸,临 清流 而赋诗。聊 乘化 以归尽,乐夫 天命 复奚疑!,/,/,/,/,/,/,/,/,/,/,/,/,/,/,/,/,/,/,/,/,/,/,朗读节奏,解读文本,体味情感,1、小序向我们交代了什么?,交代了本文的写作时间和背景,叙述了作者就职的经过和辞官的原因,明确: 一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二是“饥冻虽切,违已交病”; 三是“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四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结合全文看,奔程氏妹丧显然只是 表层原因,另外三点才是根本原因。,2、小序交代陶潜辞官归隐的

8、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解读文本,体味情感,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这一段写了弃官归田的原因和弃官回家路途中的情形,表达了诗人因误入官场而自责、因能及时醒悟而自慰以及归途中无比欢快的心情。 2、谈谈你对这一段中“觉今是而昨非”一句的理解。 明确:昨日之“非”,今天之“是”,陶渊明算是彻悟,一了百了。故一个“觉”字,真有一种迷途知返的味道。陶渊明率性而行,鄙弃官场,向往田园,做了千古的榜样,可千百年来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 3、结合归园田居和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鄙弃官场,蔑视权贵,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问题探究一,解读文本,体味情感,1、第二段写了

9、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这一段描写初进家门时的情景和归家后的生活情趣 (居室之乐、庭院之乐)。 2、找出这段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诗人的感慨、喜悦不是直接生发,而是在描景绘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借助对景物形象生动的描绘而表现的。用悠闲自得的自然景物展现自己对自由自在的追求,出则无心,归责有意,正是作者出仕和辞官情形的真实写照。 3、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淡泊明志,闲适自在的隐士情怀。,问题探究二,解读文本,体味情感,1、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写厌恶官场,固穷守节的坚定决心和定居后农村生

10、活的乐趣。 2、从中看到哪些方面的生活乐趣? 明确: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与乡邻交往之乐(劳作之乐)、弹琴消忧的生活、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3、本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明确:中国士大夫写劳动,都是倡导别人去劳动,自己是旁观者,而陶潜是中国士大夫中第一个劳动实践者,此乃其躬耕田园,诗酒琴书的隐士情怀。,问题探究三,解读文本,体味情感,1、第四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而问,自我解答,卒章显志。 2、如何正确理解结尾处两句话“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明确:陶潜顺应自然,乐夫天命超生死,有别于“立德”“立功”留名于世的儒学家,也有别于炼丹学道求长生的道学家,这里边有他遗世独立

11、、超脱生死的旷达乐观精神,也流露出他无可奈何、听天由命的思想情绪,这是他欲冲破黑暗而不能的保身之计,也是他人性减弱的一种表现。,问题探究四,解读文本,体味情感,归去来兮,自责自悔,归思,自安自乐,居室之乐,庭院之乐,劳作之乐,出游之乐,乐天安命,厌恶富贵,(缘由),(主旨),归田,归心,总结,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行文线索,感情线索,课堂小结,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 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 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 躬耕田亩是他的生活保障, 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 固守节操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 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有人说陶渊明弃官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选择,也有人说他的选择是勇敢高洁的,那么你又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这种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的?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探究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