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54518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国开(中央电大)行管本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十年期末考试简答题题库 (电大期末纸质考试必备资料) 说明:1.试卷号:1248; 2.资料整理于2020年11月15日,涵盖了2020年7月至2020年7月中央电大期末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各国公共人事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答:(1)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 (2)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各国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别只在于其在这条发展道路上的位置不同而已; (3)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

2、专才模式过,专业化的要求目趋强烈,尤其是对科技专才的需求,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4)在人事价值现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哪些作用? 答:(1)维持政治稳定; (2)促进行政发展; (3)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 (4)实现人事管理技术科学化; (5)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 22.在进行绩效评估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1)管理若成为业绩考核的中坚推动力量; (2)目标管理与行为评价有效结合起,协调好业绩评估的监誓职能与引导职能; (3)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4)要往意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5)要注意评估标唯的合理

3、性; (6)要性意评低过程的完整性。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与人事行政管理有哪些不同? 答:(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中的人本身看作资源,强调其再生性和高增值性; (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能动性; (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不断进行拓展,不仅包含传统人事行政管理的基本内容,而且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发展的需求,重视和增强了一些新的管理内容; (4)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的是人力资源使用和开发并重。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答:(1)确立目标;(2)收集信息;(3)进行供给和需求预测;(4)制定并实施规划;(

4、5)评估和反馈。 22.有效激励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1)按需激励原则。(2)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相结合原则。(3)适时适度原则。(4)公平原则。(5)多种激励形式有机结合原则。(6)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原则。(7)奖惩相结合原则。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有哪些不同? 答:(1)价值取向差异使管理目标不同; (2)管理对象的行为取向不同; (3)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对员工任职资格的要求有差异; (4)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不同; (5)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适用法律方面有差异。 21.如何理解人力资本的含义? 答:(1)人力资本不是指

5、人本身或人口群体本身,而是指一个人或一个人口群体所具有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 (2)人力资本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生产能力; (3)一个人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并非与身俱来,而是后天靠投入一定的成本而获得的。 22.简述绩效评估的程序? 答:(1)制定绩效计划; (2)持续沟通; (3)实施绩效评价; (4)提供绩效反馈; (5)绩效改进指导。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么? 答:(1)合理确定工作分析信息的目的;(2)科学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3)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进行分析;(4)搜集工作分析信息;(5)让工作相关者审查和认可所搜集到的信息;(6)编写工作说明

6、书和工作规范书。 21.发展中国家的公共人事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答:(1)做官重于任事。权位取向明显,公务人员热衷于争取权势地位,却未必勇于任事;(2)人情恩惠重于人事法制。重视在行政体制内编织“关系网”,亲情、朋友意识浓厚,在人事任免上注重于亲情、裙带关系,因而往往因人而异;(3)身份观念重于职位观念。看重身份与品位等级,而且身份与品位与工作能力和绩效在取向上不一致;(4)公务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要求,各级行政组织中多缺乏科技人才与管理人才;(5)政治因素影响浓厚。政党政治、政治特权、政治活动等因素对公共人事制度的介入和干预程度较高。 22.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

7、:人力资源,也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 人力资源的含义一般包括以下三层内涵:其一:指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二: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其三: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人力资源总量表现为人力资源数量与平均质量的乘积,即: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平均质量。 2020年6月试题及答案 20.最成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现存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答:(1

8、)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可比性;(2)岗位之间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不一致;(3)考核制度设计也有不尽合理的地方;(4)考核中没有规定不称职人员的比例。 21.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么? 答:(1)合理确定工作分析信息的目的;(2)科学确定工作分析的执行者;(3)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作进行分析;(4)搜集工作分析信息;(5)让工作相关者审查和认可所搜集到的信息;(6)编写工作说明书和工作规范书。 22.各国公共人事制度共同的发展趋向是什么? 答:(1)在发展的方向上都指向现代的功绩制;(2)在发展的路径上都是由封建制而官僚制,继而为民主型的开放制。各国在发展路径上的差别只在于其在这条发展道路上的位置不同而已;

9、(3)在对公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上,由传统的通才模式向专才模式过渡。专业化的要求日趋强烈,尤其是对科技专才的需求,已成为各国发展的关键之所在;(4)在人事价值观上由重视个人权威及特权观念向对事不对人的平等价值观过渡。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西方国家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机制有哪些特征? 答:(1)注重法律建设,规范行政行为;(2) 监督与约束的主体独立性强;(3) 约束与监督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与公共部门公职人员的利益相结合。 21.双因素理论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以运用? 答:(1)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2) 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

10、员工的保健因素;(3)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4) 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地发放工资和奖金;(5)管理者要要注意正确运用表扬激励。 22.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答:(1)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2)人力资源政策体制建设环境还不完善;(3)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滞后;(4) 劳动力市场环境还不成熟。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公共行政人事环境对公共人事行政价值、制度具有哪些作用? 答:(1)公共人事行政价值与制度都是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2)环境不仅决定了公共人事行政价值与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还规定了其内在的目标、规模、结构、行为方式和意识

11、形态;(3)人事行政系统中的各种要素,都要从环境中输人,没有环境所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公共人事行政价值就不能形成,人事行政制度也就不可能建立;(4)公共人事行政的价值与制度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答:(1)确立目标; (2)收集信息; (3)进行供给和需求预测; (4)制定并实施规划; (5)评估和反馈。 22.目标设置理论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以运用? 答:(1)目标是一种外在的可以得到精确观察和测量的标准,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直接调整和控制,具有可应用性;(2)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帮助下属设立具体的、有相当难度的目标,使下属认同并内化为自己

12、的目标,变成员工行动的方向和动力;(3)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尽可能地使下属获得较高的目标认同; (4)加强和做好目标进程的反馈工作。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与西方国家相比较,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监控与约束系统有什么特点? 答:(1)在我国,公职人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作,“党管干部”是我国对公职人员管理的基本原则。共产党对公职人员的监控与约束是实施党的领导的手段和必然要求;(2)在西方各国,工会在监督政府人事管理活动、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我国的公职人员不是特殊的利益集团,不存在工会对人事的监控; (3)根据我国宪法中人民主权的原则,我国的群众监控是一种独立的重要监

13、控形式,通过各种人民团体对政府的监督来实现,而西方不存在独立的群众监控; (4)我国的行政监察部门隶属于政府,属于行政系统内监督。而在西方国家,大多采用的是系统外监控方式,且其监督公务员的机构都是与政府相对独立的。 21.双因素理论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加以运用? 答:(1)管理者要充分了解员工的兴趣爱好,尽量将员工安排在其喜欢的工作岗位上; (2)管理者首先要注意满足员工的保健因素; (3)管理者要使员工的工作丰富化,满足员工的高层次需求; (4)管理者要注意正确地发放工资和奖金; (5)管理者要注意正确运用表扬激励。 22.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答:(1)不同等级的公务员一起考核

14、; (2)重视年度考核,忽视平时考核; (3)考核过程中出现论资排辈评优秀的现象; (4)按比例分配名额。 2020年7月试题及答案 20.公共部门如何实现培训成果的转化? 答:(1)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动机;(2)改进培训项目设计环节;(3)培育有利于培训成果 转化的工作环境;(4)积极而有效地沟通。 2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特点和趋势是什么? 答:(1)专家治理以及政府管理职业化;(2)从消极的控制转为积极的管理;(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发展的重视和强调;(4)人力资源管理与新型组织的整合;(5)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电子化;(6)政府人力精简与小而能的政府;(7)绩效管理的强调与重视;

15、(8)公务伦理责任的强调和重视。 22.目标设置激励理论如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 答:(1)目标是一种外在的可以得到精确观察和测量的标准,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直接调整和控制,具有可应用性;(2)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帮助下属设立具体的、有相当难度的目标,使下属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目标,变成员工行动的方向和动力;(3)人力资源管理者应尽可能地使下属获得较高的目标认同;(4)加强和做好目标进程的反馈工作。 2020年1月试题及答案 20.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存在哪些问题? 答:(1)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不平衡性;(2)人力资源政策体制建设环境还不完善;(3)人力资源管理环境滞后; (4)劳动力市场环

16、境还不成熟。 21.产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损耗的原因有哪些? 答:(1)制度性损耗:制度性损耗是指由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和不合理而导致的人才未尽其用的损耗现象,这种损耗是一种隐形损耗;(2)人事管理的损耗:管理的损耗就是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问题导致没有充分调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其聪明才干; (3)后续投资的损耗:由于人才知识结构老化得不到及时更新,从而适应不了新技术环境下公共部门工作要求所造成的损耗,这在一定程度是由于公共部门与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对再教育再学习的投资不够而引起的。 2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是什么? 答:(1)确立目标; (2)收集信息; (3)进行供给和需求预测; (4)制定并实施规划;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