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酶与ATP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053981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酶与ATP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酶与ATP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酶与ATP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酶与ATP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生物酶与ATP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酶与ATP》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酶与ATP(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高二生物酶与 ATP一. 考点内容全解(一)本讲考什么1. 酶的发现与特性( 1)酶的发现:按时间顺序了解酶本质的研究历程及研究方法的精妙( 2)酶的特性:2.ATP 与能量(1)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但它在细胞内的含量并不高,因此细胞内ATP的形成与分解相当频繁。(2)在 ATP的形成与分解时都涉及到能量,但两者能量的性质有差异。(二)考点例析 例 1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B.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量是RNAC. 酶只有在细胞内才具有催化功能D.淀粉酶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1名校名 推荐 解析 本题是对酶的基本性质的考查。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2、具有催化能力的化学物质,具有三个特性。酶虽然是活细胞产生的,但酶不仅在细胞内具有催化作用,在细胞外的适宜环境中也同样具有催化作用,典型的如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作用。答案 C特别提示 对概念的理解一定要准确,虽然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但作用的部位却可以是多样的,联系实际分析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消化道内的消化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例子。 同类变式一 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 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步 骤方法观察结果的一组实验方法及结果, 通过分析实验不能1常温下自然分解氧气泡少而小得出的结论是2常温下加铁离子氧气泡稍多而小A. 酶的催化效率有高效性3常温下加入鲜肝提取液氧气泡极多而大B. 酶

3、的催化条件有温和性4加入煮沸后冷却的鲜肝提取液同自然分解一样C.酶的催化对象有专一性D.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解析 本题是以实验现象来分析酶的特征,在考试中比较常见。实验1 是其它实验的对照,实验3 与 1比较可得出酶具有高效性的特点,实验4分析可得出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即必须是在常温下有效。实验 3 与实验 2 比较说明酶的催化效率比普通的化学催化剂要强。但整个实验不能得出酶有专一性的特点。答案 C特别提示 实验结果的分析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以主观判断代替实验分析,否则实验本身就失去了意义,实验就成为一种形式。科学的价值在于通过具体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发现事实的真相。 同类变式二 下

4、图所示中的A、B、C 三图依次表示酶的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 的关系 .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 A 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 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_(2) 图 B 中, a 点所对应的温度称 _(3)图 B 中。 a 点到 b 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4) 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 12和 75水浴锅中, 20 分钟后取出转入 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为:甲 _;乙 _.(5) 图 C 表示了 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植物淀粉酶 解析 本题要根据曲线对酶的性质作出判断,考查图文转化能

5、力。(1) 由于酶的浓度是一定的,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因此,在A 图中,当反应物在低浓度范围内增加时,反应速度迅速上升。当反应物达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度几乎不再增加。这是因为:酶虽然具有高效性,但它的催化能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所有的酶都发挥了最高效能后,反应物浓度再增加,反应速度也不再增加,这是受2名校名 推荐酶的浓度的影响(2)温度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在一定范围内,酶的催化效率与温度成正相关,超过这个温度( 最适温度 ) 呈负相关。 B 图中, a 点酶的催化效率最高,因此,它所对应的温度就是酶反应的最适温度。(3)从 a 点到 b 点曲线急剧下降,这是因为温度升高,

6、酶的活性下降。(4) 由于甲试管的温度较低,抑制了酶的活性,反应速度很慢,当转入37(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 ) 的水浴锅中保温后,其反应速度会迅速增加。乙试管在5高温下,酶变性失活,当转入 37的水浴锅中保温时,酶的活性不能再恢复,仍无催化反应。(5)酸碱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基本一样,见图C。不同的酶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是不同的。如胃蛋白酶是左右;唾液淀粉酶是,而胰蛋白酶是8-9 。答案 (1)受反应液中酶浓度的限制( )酶反应的最适温度(3)温度升高使酶活性下降( 4)速度加快无催化反应( 5)C例2 下 列 关 于 “ ATPADP+P+ 能量”反应式的叙述正确的是iA反应式

7、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B反应式能量可逆,物质不可逆C两者均可逆D生物体内, ADP转变成 ATP所需能量都来自呼吸作用 解析 ATP 与 ADP的转变仅仅只是物质上的可逆,并不表示化学上的可逆反应这是因为:()从反应条件上看: ATP的分解是一种水解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于水解酶;而ATP的生成是一种合成反应,催化该反应的酶属合成酶,而酶具有专一性,因此反应条件不同。( ) 从能量上看: 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而合成ATP的能量主要有化学能和太阳光能。因此能量来源不同。()从 ATP的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上看: ATP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而ATP分解的

8、场所较多。如细胞膜(主动运输消耗 ATP)、叶绿体基质 ( 暗反应中 ATP放能、贮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 ,细胞核 (DNA的复制和 RNA的合成耗能 ) 等. 因此其合成与分解的场所不完全相同. 综上所述,ATP与 ADP相互转变的反应并不是简单的可逆反应 . 答案 A同类变式 下右图示意生命活动有关能源物质之间的联系,请分析回答( 1 )生物细 胞 内主要 的储能 物质 是图中 的_。( 2)当动物体内 ATP 不足时,会发生 C 的变化补 充 ATP ( 丙 ),请 写 出 生 成 ATP 需要 的条 件_。( 3 ) 生 物 体 内 最 终 的 能 源 物 质 是 图 中 的_,它表

9、示 _。( 4)图中三项生理活动的名称分别是:A_, B_D_.解析 本题的解答需要明确生物体内能量物质的转变过程与条件。核心是葡萄糖的形成与分解。由图分析,形成葡萄糖的途径为甲丙葡萄糖或乙丙葡萄糖,而题干已经提示C 过程是补充形成ATP 的途径,则乙应当是 ADP和 Pi ,甲应为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它也是能量的最终来源。 答案 ( 1)多糖、脂肪( 2)ADP 、 Pi、酶、能量( 3)甲太阳光(4)光合作用光反应光合作用暗反应呼吸作用延伸拓展 图象分析的关键之一是要明确关键点,这是解题的题眼,另外要正确应用已知条件,如本题3名校名 推荐中丙为 ATP,可大大减少解题的

10、障碍。二能力提升技巧(一)考试技巧在哪里本讲内容比较基础,但实验问题很多,要求能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或利用实验原理设计实验。1. 实验现象的分析一定要实事求是,尽可能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解释相关现象。2. 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实验设计现已纳入高考的考试要求中,如何进行实验:一定要了解实验的基本要求,如对变量的控制、对照实验的设置等。证明酶特性的实验可举例如 例 4。例 3 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土豆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土豆片X 上出现泡沫,在土豆片Y 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A. 土豆片 X 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B. 土豆片 X 是煮过的

11、,因为在没煮过的土豆片中的酶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C.土豆片 X 是没煮过的,因为细胞中含有酶,促使H2 O2 的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效D. 土豆片 X 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土豆片中的酶 解析 本实验中实验现象明确,分析问题时可思考为什么在滴过氧化氢溶液时会冒泡:细胞内有过氧化氢酶,酶的特性是发挥作用需要常温条件,加热后使酶蛋白变性而失去活力,本例中过氧化氢酶将H2O2 分解而出现气泡。 答案 C 例 4 实验研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准备5 支含有等量酶溶液但pH 各不相同的试管,每支试管加1 块1 cm3 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试管均置于25 室温条件下,将各试管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记录于下表:酶溶液的 pH12345蛋白块消失的时间(min)139114560( 1)酶活性最强时的 pH 是 _。( 2)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_。( 3)请以 2 种方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4)在人体消化道中,能分泌本实验中酶的部位是_。(5)为确认蛋白块的消失是由于酶的作用,还应对实验进行什么设计? 解析 本题不同于上例的是除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外,还需要对实验进一步完善,即需要实验设计。通过对实验数据分析可知道,蛋白块消失越快,酶的活性应当越强。为了加快实验进程,可对实验进行改进:酶的特性有高效性,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