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高中生物第1章微生物培养技术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选修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052900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新坐标高中生物第1章微生物培养技术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生物第1章微生物培养技术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生物第1章微生物培养技术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生物第1章微生物培养技术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堂新坐标高中生物第1章微生物培养技术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高中生物第1章微生物培养技术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新坐标高中生物第1章微生物培养技术章末综合测评中图版选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第 1 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章末综合测评( 时间: 45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6 分,共 60 分)1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A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B氮源和维生素C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D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解析】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碳源、氮源,有的培养基中还含有生长因子。【答案】C2下列对四种微生物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CO2 和 NH3 分别是硝化细菌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NH3 的氧化B CO2 和硝酸盐分别是褐藻的碳源和氮源,该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太阳能C糖类和N2 是乳酸菌的碳源和氮源,该

2、生物所需的能源来自乳酸的氧化分解D葡萄糖既是酵母菌的碳源也是其能源,但CO2 一定不是酵母菌的碳源【解析】乳酸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生命活动所需能源主要来自糖类氧化分解形成乳酸时释放的能量,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不能直接利用N2 作为氮源。【答案】C3产生标准菌落的最初数目和培养基分别是()A同种少数细菌,液体培养基B许多细菌,液体培养基C同种少数细菌,固体培养基D许多细菌,固体培养基【解析】在液体培养基中生活的细菌,无论是一个还是许多,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当数目较少时也是不可见的。而菌落是一个细菌或几个细菌的子细胞群体,形成于固体培养基上,有一定的形态结构,所以肉眼可见。同

3、种细菌形成的菌落,形态结构是相同的。如果有许多细菌形成的菌落,就不可能有比较标准的形态。【答案】C4.(2013 江苏高考) 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1名校名 推荐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解析】微生物分离中培养基的制备应是先灭菌再倒平板,A 项错误;每一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以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B 项正确;接种后的培养皿应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光照会影响温度等条件,C 项错误;培养过程中观察的间隔时间不能太长,适宜条

4、件下一般不超过24 h , D 项错误。【答案】B5固氮菌可以从豆科植物的根瘤中分离出来,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选用大且红润的豆科植物根瘤B分离培养固氮菌的关键是杀死表面杂菌C因材料过大,不能采用平板培养基分离技术D可以利用选择培养基进行纯化【解析】题目中的固氮菌应是根瘤菌。可以在缺氮的培养基上选择培养,也可以利用琼脂平板划线法进行分离。当然,杀死根瘤表面杂菌,将内部根瘤菌制成菌落是实验的关键。【答案】C6把乳酸菌、酵母菌、硝化细菌三种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分别培养在三个半固体培养基中,几天后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图中阴影表示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管中培养的微生物的异化作用类型

5、是自养型B从结构上看,丙管中培养的微生物具有成形的细胞核C乙管中培养的微生物可以进行出芽生殖D这三种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均为有机碳源【解析】乳酸菌是原核生物,属异养厌氧型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属兼性厌氧型,生殖方式有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两种,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属自养需氧型生物。【答案】C7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依次用于消毒或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A接种针、手、培养基B高压锅、手、接种针C培养基、手、接种针D接种针、培养基、手【解析】培养基、 手和接种针都可以接触空气而被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因此都应消毒和灭菌,但消毒和灭菌的方法不同。【答

6、案】C8某混合样品中微生物R 含量极少,要得到大量的微生物R,比较理想的方法是采用2名校名 推荐()A天然培养基B稀释平板计数法C利用适合R生长但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选择培养基D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寻找,再培养【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该微生物能生长繁殖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使微生物R 能在该培养基上成为优势菌种而大量繁殖。【答案】C9将酵母菌的培养液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下面能加快这一变化过程的一项是()A CO2 的释放B丙酮酸转化成酒精C葡萄糖的利用D ATP的形成【解析】由富氧状态变为缺氧状态是将氧气消耗,消耗氧气的过程为有氧呼

7、吸葡萄糖的利用。【答案】C10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粉状蔗糖(NH ) SOH OMgSOCaCl2K2HPO4FeSO442424硫10 g0 4 g100 mL9 25 g05 gA. 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D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解析】分析表中的三种培养基,甲能在无氮源的中正常生长繁殖,说明甲具有固氮能力, 属于固

8、氮微生物; 乙能在无碳源的中正常生长繁殖,说明乙能利用空气中的CO2,属于自养微生物;丙只能在含碳源和氮源的中正常生长繁殖,说明丙为异养微生物。【答案】C二、非选择题( 共 40 分 )11 (20 分 )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3名校名 推荐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1) 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 _法或 _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2) 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_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 24 h ,使其均匀生长,布

9、满平板。(3) 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 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 A 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_;含B 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_ ; 含C的 滤 纸 片 周 围 的 透 明 圈 比 含A的 小 , 说 明_ ;含 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 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 的_。(4)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应选用抗生素_。【解析】(1) 实验室中对微生物纯化培养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

10、。(2) 若让已经获得的单个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大量且均匀繁殖,常用涂布器把稀释的菌液均匀涂满整个平板。 (3) 对某种抗生素越敏感的致病菌,在该抗生素存在的范围内,越不易生存,形成的透明圈就越大。但是,如果在透明圈中还有菌落生存,则说明这个菌落的细菌耐药性很强。 (4) 通过 (3) 可知,在应用时,要想杀死某致病菌,就得选择能使该致病菌大量死亡,即产生的透明圈大的那种抗生素。【答案】(1) 划线稀释涂布 ( 或涂布 )(2) 涂布(3) 敏感不敏感该致病菌对C的敏感性比对A 的弱耐药菌(4)A12(20 分)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

11、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 该小组采用了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 。然后,将 1 mL水样稀释100 倍,在三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 mL的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 和 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2) 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 二 次 及 以 后 的 划 线 时 , 总 是 从 上 一 次 划 线 的 末 端 开 始 划 线 。 这 样 做 的 目 的_ 。4名校名 推荐(3) 示意图 A 和 B 中, 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4) 该小组将得到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 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 另一部分进行震荡培养。 结果震荡培养的细菌比静止培养的细菌生长的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