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数量变动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052385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数量变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数量变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数量变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数量变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高中生物必修3种群的数量变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种群的数量变动合作与讨论1. 澳大利亚野兔成灾,实际上是种群数量的变化问题,那么种群的数量变化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我的思路: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等决定的。凡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的因素,都会引起种群的数量变化。这些因素有自然因素,如气候、食物、传染病等因素;也有人为因素。现代社会中,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的是人类活动。2. 生物数量的增长曲线呈现“ J”型,那么出现“J”型曲线需要什么条件?又有什么规律?我的思路:生物生活在食物或养料充足、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的条件之下,生物数量的增长曲线就呈现“ J”型,因为生活中没有这样的条

2、件,所以只有在理想的条件之下才会出现“ J”型曲线。在理想条件下,如果某种生物的寿命只有一年,每年只生殖一次,起始数量为 N0,年增长率为 ,t 年后该种群的数量为Nt =N0 t ,坐标图呈现“ J”型曲线。3. 种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在一定时期内种群的增长大致符合“ J”型曲线,达到一定程度就呈“ S”型。那么“ S”型曲线具有哪些特点呢?我的思路:由于受环境条件限制,种群不可能按照“ J”型曲线无限增长,种群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 K)后,数量就会停止增长,呈现“ S”型曲线。“ S”型曲线具有以下特点:开始时经过一个适应环境的停滞期后,即进入指数增长时期,种群密度增加,然后增长速度

3、变慢,最后增量和减量相等,种群不再增长而达到最高密度的稳定期,这时种群的数量达到一个最大值。种群的数量变动思考过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曲线种群的数量在不同条件下(或不同环境下)表现不同的增长曲线。( 1)种群增长的“ J”型曲线。环境条件:没有任何限制因素,如食物永远充裕、空间足够大、气候适宜、没有天敌、无疾病等,这种条件下,影响种群数目变动的因素只是自然出生率和死亡率,由于环境能提供足够充裕的生活条件,种群内不同个体的生理寿命很长,因而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这种条件的环境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所以我们称之为理想条件或理想环境,这种环境中的种群数量是连续增长而没有下降(即无 K 值)的。种群数量增

4、长公式:设 N0 为种群起始数量,每年增长率不变,且第二年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 倍,则 t 年后种群的数量 Nt =N0t 。这一增长方式在数学上称为指数式增长,它的数学曲线“ J”型增长曲线第 t 年的种群数量取决于两个因素: N0(即起始数量); ( 值取决于每年的自然出生率与死亡率) 。“J”型数量增长的两种情形: 在实验室条件下;当一个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环境时。( 2)种群增长的“ S”型曲线。环境条件:有限的生存环境。有限的空间和食物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种群数量停止增长。种群数量增长的“ S”型曲线能反映或体现达尔文自然选择中的生存斗争。1名校名 推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