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5066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11课 包身工课时跟踪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包身工一、语言表达专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对于长沙市沃尔玛、家乐福几家门店销售“改期”食品的行为,当地工商局给予了没收违法所得、收缴货物、罚款等处罚。这板子打得不免太轻了。B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C儿童天性顽皮、好动,做事粗心大意,犯点小错误也是不足为训的,因此,作为父母不要求全责备。D在企业中讲“以人为本”,工人们最喜欢看到的是真实具体的行动,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不是把“以人为本”挂在口头上,干打雷不下雨。解析:选DD项,干打雷不下雨:干,空。比喻只有声势而没有实际行

2、动。口语中也指人在哭的时候很大声,但是不掉眼泪。A项,不免: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应改为“未免”。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B项,朝歌夜弦: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C项,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用在此处属于望文生义。2下面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格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芦柴棒,去烧火!妈的,还躺着,猪猡!B她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棒梗一样C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

3、。D她们是顺从地替带工赚钱的“机器”。解析:选AA项,句中的“芦柴棒”是用特征代替本人的名字,所以是借代。B项,是比喻中的明喻,C、D项,是比喻中的暗喻。3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句子的句式,根据文意选出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1)(2)(3)ABC D解析:选B(1)是被动陈述句,以被动者“工房区域”为陈述对象。是主动陈述句,以主动者“弄堂马路”为陈述对象。联系上下文,这里着重介绍的是监狱般的“工房区域”,所以必须用被动句式,才能表达准确、语气连贯。(2)句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并用“是的”强调了语气。句则是没有强调语气的肯定陈述句。(3)句中的“粥菜”单提出来,一顿一问,起强调作用,突

4、出包身工的饮食极端恶劣。句是一般陈述句,显得很平淡。4根据以下信息,给“包身工”下一个定义。旧社会一种变相的贩卖奴隶的形式。被贩卖的是青少年,由包工头骗到工厂、矿山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包工头所有,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答: 参考答案:包身工是一种在旧社会由包工头将青少年骗到工厂、矿山做工,没有人身自由,工钱全归包工头所有,受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剥削的变相的贩卖奴隶形式。5下面是“新生代农民工未来的打算”调查结果表,请根据要求答题。未来的打算新生代农民工(%)合计已婚未婚男性女性男性女性坚决不回农村8.15.25.67.612.5尽量留在城市,实在不行再回农村37.031.732.

5、238.840.3挣够钱就回农村22.227.929.421.315.6一定会回农村11.215.113.711.37.1不好说21.520.119.121.024.5请概括出该调查结果表反映的主要信息。(不得出现具体数字)答: 解析: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看懂图表,准确理解图表横栏和竖栏的信息,将其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再用简明、连贯的语言表述出该调查结果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即可。参考答案:接近一半的新生代农民工有在城市定居的打算。其中,未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已婚的新生代农民工打算在城市定居的比例更高,而未婚女性想在城市定居的愿望更为强烈。6SOS儿童村是一个以家庭方式抚养孤儿的国际慈善组织,天津儿童

6、村是我国首批建立且规模最大的一个。儿童村中每个“家”都有一个“妈妈”,她既要照料七八个孩子的生活,还要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妈妈们用青春和无私的爱,使一个个孤儿享受到家的温暖。6月23日是“国际SOS儿童村日”,请你写一段话,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要求:感情真挚,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48字。答: 解析:注意审清题意要求:内容上,向儿童村妈妈表示敬意和祝福;形式上,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等。参考答案:(示例)妈妈,是你的关心给了孩子无限的支持,相信这无私的爱,最终会汇成绵延的爱的海洋,流进孩子们的心田。二、阅读理解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

7、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201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估。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

8、、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 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 000万元以上。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 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 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

9、录工作迫在眉睫。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材料二:“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

10、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圈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11、B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C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D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解析:选AB项,材料二说“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并非不接受。C项,材料三只是说借助现代传播手段,而不是说要改变非遗文化的内涵。D项,从材料二可见非遗传承人也需要增加收入,三则材料皆未有要非遗传承人不计报酬之意。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A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

12、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重视。B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C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D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E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解析:选AEB项,材料二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C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较多,材料二和材料三只是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D项,材料三用了一些网络词语,如“网红”“圈粉”等,不能说风格与其他二则材料一致。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 参考答案: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关注;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