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50358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4单元 烛之武退秦师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1指出下列加点字中错误的读音并改正。氾南(fn)佚之狐(y)逢孙(png)秦伯说(yu) 失其所与(y) 共其乏困(gng)杨孙戍之(sh) 夫晋,何厌之有(f)【答案】“与”读y,“共”读gng,“夫”读f。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065】例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A因人之力而敝之B晋军函陵C邻之厚,君之薄也 D烛之武退秦师【解析】D项和例句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B项,名词用作动词,驻军。C项,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答案】D3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导学号:76722066】A以其无礼于

2、晋B且贰于楚也C夫晋,何厌之有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解析】C项为宾语前置句,A、B、D三项均为介宾短语后置句。【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动词,增加C越国以鄙远 鄙:卑鄙D与郑人盟 盟:动词,结盟【解析】C项,鄙:动词,把当作边邑。【答案】C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导学号:76722067】(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2)_,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许君焦、瑕,_,君之所知也。(4)_,不知;_,不武。【答案】(1)且贰于楚也(2)越国以鄙远(3)朝济而夕设版焉(4)失其所与以乱易整阅读课文

3、第3段,完成69题。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许君焦、瑕 许:动词,许诺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而:表承接的连词C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结构助词,的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既:相当于“以后”【解析】C项,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C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 D.【解析】A项,介词,来/连词,因为。B项,代词,那/副词,还是。C项,均为连词,假如。D项,代词,这件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答案】C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B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C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D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解析】C项,“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有误。【答案】C9翻译下面的句子。(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译文:(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译文:【答案】(1)越过别国而把远方的(郑国)当作边邑,您知道那是困难的。(2)外交使节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物资,对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最新K12资料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