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50308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4单元 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4(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本课话题保护文化遗产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它不只是一堆平凡叠积的砖堆,它是举世无匹的大胆的建筑纪念物,磊拓嵯峨,意味深厚的艺术创造。无论是它壮硕的品质,或是它轩昂的外像,或是那样年年历尽风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征意味,总都要引起后人复杂的情感的。这一幅城墙之上的画卷,时时提醒我们要善待老祖宗留下的家业,让历史文物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跨入21世纪的北京城,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前进。在为北京城所取得的巨大变化赞叹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为那失去的老北京城垣风采而抱憾。链接生活中的素材2015年7月4日,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由

2、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海龙屯遗址三部分组成的“土司遗址”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8项,继续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政府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在全世界得到了肯定。“土司”是1320世纪中国国家职官体系中,由中央政权委任西南多族群聚居地区族群首领世袭管理其辖区的职官制度。土司遗址是这种制度的珍贵物证。既真实保存了土司制度废毁后的遗存信息;而且翔实地记载了各土司家族在1320世纪的世系和发展历程,为土司制度在当地的兴衰和土司城的营建提供了珍贵的历史信息。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毛泽东2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

3、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3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吴晗4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蒙森5从城市保护的角度看,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冯骥才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防御()弊害()狭隘()嘈杂()胸襟()气魄()壮硕()轩昂()嵯峨()砖窑()焚毁()颐和园()【答案】ybicojnpshuxuncuyofny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蔓(2)拓(3)刹(4)铺2语境辨析法(5)邻居家养的狗突然发狂,一口咬住主人的脖颈(),伤口逼近颈()部动静脉,差点要了主人的命。(6)对于冰城市民来说,以后去美国游玩选择更多更方便(),价

4、格也会更便()宜。【答案】1.(1)mnwn(2)tut(3)chsh(4)pp2.(5)njn(6)binpin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2)(3)(4)【答案】(1)拆折(2)砌沏(3)蔷樯啬(4)梗哽埂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1慎重庄重两者都指“态度严肃谨慎,不轻举妄动”。“慎重”指谨慎认真,跟“轻率、冒失”相对,着重形容言行的态度,常与“处理、决定、选择、准备、态度”等词语搭配。“庄重”指(言语、举止)端庄稳重;不随便;不轻浮,跟“随便、轻浮”相对,着重形容言语、举止等庄严、端正、持重,常跟“举止、神情、装束”等词语搭配。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选购服装时,闻一下产品是

5、否有刺激性气味,如果有刺激性气味,可能是甲醛含量较高,选购时须_(慎重/庄重)。(2)伊斯兰建筑则奇想纵横,_(慎重/庄重)而富有变化,雄健而不失雅致。宣塔、穹隆、开孔、纹样等特色让伊斯兰建筑更具有独特的韵味。【答案】(1)慎重(2)庄重2蔓延曼延两者都有“向前延伸”的意思。从意义上看:“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曼延”指连绵不断。从适用对象上看:“蔓延”可用来形容杂草、火势、疾病等;“曼延”可用来形容山脉、水流、道路等。从感情色彩上看:“蔓延”多用于贬义,“曼延”是中性词。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小石路在山间_(蔓延/曼延)向前,直到山下的小村子。(2)教育焦虑在社会各个阶层

6、_(蔓延曼延),拥有着较多社会资源和话语权的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往下掉”,而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父母,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更上一层楼”。【答案】(1)曼延(2)蔓延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1)他认为,智能离开人类都无法定义,人类被机器取代纯粹是庸人自扰。()理由:【答案】“庸人自扰”泛指本来没有问题而自己瞎着急或自找麻烦。此处强调的是担忧人类被机器取代,所以应该用“杞人忧天”。(2)全面推进营改增,企业可购置商业不动产抵扣税款。商铺一方面可作为不动产增值,另一方面又可省租金收益,还可抵扣税费,一举两得,相信在预期内将引爆投资市场。()理由:【答案】“一举两得”

7、指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收获。此处有三种收获,应该用“一举三得”。(3)不少中国知识分子不了解问题背后牵涉到的诸多事实,对于现代民主国家的理论与发展进程更无认识基础。这种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空洞的民主理想,正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大阻力。()理由:【答案】“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道事物的一方面不知道事物的另一方面。符合语境。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代宗师梁思成梁思成(19011972),生于日本东京,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1928年回国后,先后创办了东北大学建筑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中国营造学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30年代组织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大规模抢救中国古建筑的普查工作,在研究和

8、保护中国古建筑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曾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并参与了国内外许多著名建筑的设计工作。1972年于北京逝世。20世纪50年代,成为新中国首都的北京开始规划城市建设方案,当时的意见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苏联专家为代表,提出以旧城为基础进行扩建,以天安门为中心,沿长安街建设政府机构;另一派,以梁思成与陈占祥先生为代表,提出完整保存北京古城,另在古城之外建设行政中心区的方案。当时拆除派的声音越来越大,梁思成不得不为之一搏。他抱病写下了本文,发表于1950年5月7日出版的新建设杂志。历史选择了前者,历史也让今天的北京为当初的选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

9、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这篇文章首先说明北京城墙的存废是一个重要问题,应该慎重讨论,然后归纳拆除派的四大理由,认为拆除派的观点“是有偏见的,片面的,狭隘的,也缺乏实际的计算的”,“都是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见树不见林的”;作者认为城墙并不阻碍城市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丰富人民大众的生活,久远地成为我们可贵的环境。他的辩驳有理有据、有节有情,显示出高瞻远瞩的气度与风范。【答案】人民智慧结晶阻碍交通一、阅读课文第15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第2段的论证思路怎样?这样写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答案】(1)首先正面强调讨论的意义与价值,说明城墙的存废“确是一个重要的问

10、题,应该慎重地研讨”,并指出只有“得到正确的了解”,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然后归纳拆除派的四大理由:“失去功能”“封建遗迹”“阻碍交通”“有利可图”。(2)这样写在行文上的作用是:既明确辩论的必要性,又确立了一个良好的辩风“应该慎重地研讨”,还为下文的驳论树起了靶子。2第5段作者为什么介绍欧美工业化发展这一内容?【答案】介绍欧美工业化发展,城市居住人群越来越密集,且市区的嘈杂、拥挤、路程遥远等不适于居住和工作,为下面的论证提供了依据。以外国的失误为论据,表现出思想观点的先进性。二、阅读课文第61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第10段主要是针对拆除派的什么观点进行驳论的?驳论又是如何展开的?【答案】

11、(1)该段主要是针对拆除派“城墙阻碍交通,限制或阻碍城市的发展”的论点展开驳论。(2)先以“选择适当地点,多开几个城门,便可解决”辩驳,化解了“阻碍”的疑问;进而从现代道路设计的原则上辩驳,指出适当地多开城门还可以完成控制车流的任务。从根本上驳倒了“阻碍交通”的理由。三、阅读课文第1823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从第21段来看,拆除派所持的观点是什么?第22段作者又是怎样进行驳论的?和第10段相比在表现手法和效果上有何不同?【答案】(1)拆除城墙“有利可图”。(2)作者从建筑专业的角度,解说墙土的质地,计算运土的代价,深入浅出地讲道理,说明拆除城墙“不但是庸人自扰,简直是罪过的行动了”。(3)与第10段相比,本段在辩驳中使用了不少问句,以和缓的语气启发人们思考。无逼人的气势,却有说服人的力量。四、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5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一文中“主张拆除者”提出了哪些理由?“主张保存者”认为城墙有什么实际用途?【答案】拆除理由城墙是古代防御的工事,现在已失去了功用,它已尽了它的历史任务了城墙是封建帝王的遗迹城墙阻碍交通,限制或阻碍城市的发展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