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050258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04单元 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月球诞生新说蒋 葳关于月球起源的争论由来已久,不久前来自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在约45亿年前的一次大型核爆炸中与地球分离,并逐渐演变成地球的一颗卫星。此次大爆炸的强度相当于在广岛投下400亿颗的原子弹。两位科学家是根据一种裂变理论提出这种观点的,这种裂变理论早在19世纪初就有科学家描述过。该理论认为,地球和月球都来自宇宙中同一旋转的熔岩,后来一部分分离出去形成了如今的月球。然而,除了撞击原因以外,19世纪初的科学家无法用其它理由来解释形成月球的那一部分熔岩是如何分离出去的

2、。目前,关于月球形成,主流科学界中最流行的就是这种大碰撞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在形成初期曾遭到火星体大小的外星体撞击,而月球就是在此次碰撞中形成的。然而,不久前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重新对月球岩石进行了化学分析,他们发现月球和地球拥有相同的氧、硅和钾等同位素元素,这表明两个星体有可能具备相同的起源,月球的物质组成应当仅仅源自地球。因为太阳系进化的模型显示,地球的化学组成和撞击天体的化学组成不可能是同样的。如果地月同源的话,只有大型核爆炸才有能力将地球物质喷射到太空中从而形成新的星体。此前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传统理论认为,地球的内核是由部分结晶的铁和镍铁合金组成的,内核外面是由液态的铁、镍和一种或多

3、种较轻的元素组成的流体核。从1940年以来,这一理论在地球物理学领域一直处于支配地位。最近,美国的地球物理学家亨顿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了核地球的新观点。亨顿认为,在我们脚下6500 千米深的地方,有一个由铀和钚构成的直径达8千米的巨大的核反应堆内核,正在不断地进行核反应,从而产生了地球磁场,并为火山和大陆板块运动提供能量。这正好可以解释传统地球构造理论难于解释的神秘现象:地球磁场平均每20万年发生一次磁场极性倒转,且磁场强度周期性变弱或变强。这个天然的反应堆形成之初体积应该较小,但是随着放射性元素等能产生爆炸的物质逐渐増加,在核心区域附近形成了巨大的液态物质聚集区,岩石中的放射性物质发生反应,当

4、其与足够的燃料相混合的时候,就会产生巨大的爆炸。这一理论恰好也能解释地球所释放出的能量要高于所接收到的太阳能的现象。南非和荷兰的两位科学家相信,在地球形成初期,造成月球从地球分离出去并进入轨道的能量是由地球地幔边界的一种超临界反应堆所产生。这种反应堆产生足够的热量使得地球上的硅酸盐等物质蒸发并被喷射出去。他们认为,要想证明这一理论,需要依靠未来的月球探测任务带回月球更深内部的物质样本。1关于月球起源,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主流学界认为,地球外一个巨型天体与地球相撞,使地球的一部分分离出去慢慢形成了月球。B近期有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地球地幔边界的超级核爆炸将地球的部分物质喷射出去后形成的。C除了

5、地球外天体碰撞说和核爆炸说以外,关于月球起源还有多种说法,但都受到人们的质疑。D所有关于月球起源的说法都是人们的主观假说,至今为止,还没有相应的观测资料等客观证据。2下列有关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月球和地球的同位素元素完全相同,因此它们可能具备相同的起源,月球物质仅仅源自地球。B地球磁场会发生极性倒转,强度有周期性变化,这可能是因为地球内核存在巨大的核反应堆。C只有产生巨大的核爆炸,才可能将月球这么大的一块固体物质抛射到太空从而形成新的星体。D传统地球内部构造理论已被推翻,地核作为一个不断成长的核反应堆,达到临界点就会爆炸。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月球是由于外部力量

6、的撞击而从地球分离出去的话,那么它除了地球物质外,还可能有撞击天体的某些物质。B最新的核爆炸诞生月球的说法其实并不新鲜,早在19世纪初就有过这种类似的描述,只是当时人们没有科学的依据。C美国科学家亨顿的铀钚地核观点突破了地球内部构造中传统的铁镍地核理论,这为月球诞生新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之所以地球释放的能量高于所接收到的太阳能,可能是因为地球的核反应堆内核在不断释放巨大的能量。(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47题。蜀道明珠翠云廊庞 旸蜀道明珠翠云廊位于四川盆地北缘的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这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取自清康熙三年剑州(今剑阁县)知州乔钵写下的一首诗:“剑门路,崎岖凹凸石头路

7、。两行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翠云廊,苍烟护,苔花荫雨湿衣裳,回柯垂叶凉风度。无石不可眠,处处堪留句”此诗写的是,在剑门这条崎岖的古蜀道上,路两旁种满了高大的古柏,300里长的驿路上足有10万棵之多,远远望去,驿路像是翠绿的云彩组成的长廊。这首诗写尽了“剑州古柏”的奇、险、美,从此,这条蜀道就改名“翠云廊”了。翠云廊古柏始植于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通达全国的道路,并在道路两旁种上成排的柏树以显示天子的威仪。史书有“道宽五十步,三丈而树”的记载。还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为修筑阿房宫,在蜀中大量伐木,致使“蜀山兀,阿房出”,蜀地百姓怨声载道。为平民愤,秦始皇下令在驿道旁广

8、植柏树。后人把秦朝所植的树称为“皇柏”,并将这条路称作“皇柏大道”。据林业专家考证,现翠云廊胸径2米以上、树龄2 000多年的古柏都应为秦人所植。第二次在翠云廊大规模植柏的是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他曾在离剑州不远的巴西(今阆中县)任太守。当时,军政往来频繁,剑州又是蜀都至中原的必经要地,为了不误羽书传递,张飞命令沿途植柏为记。士兵和百姓同心协力,在驿道旁种上了大量柏树。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张飞当年“上午栽树,下午乘凉”的故事。后人将蜀汉所植柏树称为“张飞柏”。据考,翠云廊胸径1.8米左右的古柏当为“张飞柏”。东晋时期道教兴起,民间颇重风水,剑阁又是道教的发源地。松柏号称“风脉树”,遂被大量种植。北

9、周时,为计里程,人们曾在道旁垒土堆作为标记,但土堆容易被大雨冲毁,后来改为每一里种树一株,以计算里程。唐代天宝年间,因贵妃杨玉环喜食川南荔枝,玄宗皇帝命人每日快马运送荔枝到长安。为保持荔枝新鲜,官府令百姓沿驿道种植柏树。此时的翠云廊又被称为“爱情大道”。经过这一时期的栽补,翠云廊初具规模。北宋时,宋仁宗诏令:“自凤州至利州,剑门关直入益州道路,沿官道两旁,每年栽种土地所宜林木。”这次大规模植树使翠云廊延伸到了整个蜀道。到了明正德十三年,广西人李璧任剑州知州,对南至阆中、西至梓潼、北至昭化的官道进行整治,并沿路大量补植柏树。正如清人乔钵在翠云廊诗序中所说:“明正德时知州李璧,以石砌路,两旁植柏数

10、十万,今昔合抱,如苍龙蜿蜒,夏不见日。”经过2 000多年官民的不断种植修护,翠云廊形成了规模宏伟的数百里林荫大道。此地山区人民历来把修路植树看成一种造福后人的美德,有爱路护树的良好习惯。因此,驿道的树得到老百姓的悉心照顾,这种优良传统一直沿袭到今。自秦汉至唐代都有专人管理驿道树,北宋还颁布了管理行道树的条例。据宋史记载,南宋时曾发布“禁四川采伐边境林木”的诏令。明代时有“官民相禁剪伐”的政令。史载明正德年间,剑州州官换任时,要相互清点行道树,把植树护路的情况当作一项政绩考核,作为升迁的重要标准之一。清代官府还常派差役沿路巡察护树情况。(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4文章第一段引用乔钵的诗的作用是什

11、么?5根据文章,简要概括古代统治阶级沿道植树的原因。6文章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7翠云廊的古柏能够保存至今的具体原因有哪些?(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810题。忠诚超导终成贤记赵忠贤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忠贤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常客”。赵忠贤在1989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3年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还曾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7年1月9日,76岁的赵忠贤登上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里的首位“40后”。生于辽宁新民的赵忠贤,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性格里透着东北人的直爽和幽默。“我就

12、是个普通人,只要大家说这个老头还不错,我就挺高兴。”接受采访时,他饶有兴趣地讲起40余年持续研究超导的往事。超导是指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值以下时,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从核磁共振成像仪到超导磁悬浮列车,超导正在或即将为人类创造可观效益。无数科学家试图回答“超导体为何会超导”的问题,并寻找临界温度更高、更适于应用的超导体。乍看之下,赵忠贤是个幸运者,他也总说自己“运气比较好”。偶然的一份招生简章,让他迈入科技大门;1964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成,他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至今。人类发现超导百余年来,高温超导总共出现了两次重大突破,他都抓住机遇且取得重要成果。但是倘若没有常年坚守,

13、运气不过是昙花一现。赵忠贤及其团队取得第一次重大突破是在1987年,那时距离他提出“结构不稳定性可以导致高临界温度”的观点已有10年。面对质疑,他们终于突破被奉为圭臬的40K(约零下233摄氏度)麦克米兰极限,获得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体。传统理论崩塌,“北京的赵”崭露头角。这份执着在取得第二次重大突破上更为突出。高温超导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遇到瓶颈,赵忠贤的团队由此坐了近20年的“冷板凳”,精打细算从淘汰物品里刨设备。“热的时候坚持,冷的时候坚持。”他说。最终,团队在2008年合成绝大多数50K以上铁基超导体,又创造出大块铁基超导体55K的世界纪录,掀起高温超导新“热潮”。“你问我遇到困难时怎

14、么想,就像有人打麻将,即使坐得久了挺难受,也还是想打。我就是在享受科研过程。”赵忠贤风趣地说,“我每天能够看到新的事情,很多人享受不到这种乐趣。再说我们也是经常和牌的。”如今,赵忠贤依然带着团队成员包括他名下的4名学生活跃在实验室。“我已经干不动了,最近一两年就出了点主意,他们做得挺来劲儿。”他解释说,自己眼也花、手也抖,要说还在科研一线工作已不现实。但在研判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前景上,恐怕没有谁比他更有发言权。赵忠贤认为一方面是科学,即弄清“铁基超导体为什么会超导”的微观机制,继续领跑世界前沿。另一方面是应用,“配电站、滤波器、超导磁体、陀螺仪”,他列出一串关键词。对超导事业布局,他呼吁国家给予

15、更多重视;对超导事业后继者,他希冀年轻人集中发力,潜心十年必有所成。“忠诚超导数十载,后学尽忙挠耳腮。哲贤升温铜雀台,人皆仰止齐喝彩。”中科院物理所超导八组成员在赵忠贤七十大寿时所作的祝辞,巧妙嵌有“忠”“贤”二字。赵忠贤对“忠”的理解,与他大学时的老师严济慈、张宗燧等中国物理先贤一脉相承。他说,科技实力花钱买不来,白送更别想,只能靠自己咬牙攻关,知识报国,把个人志趣与国家命运结合在一起。科学家的志向不止于此。“我们做科学研究,其实就是一滴水,汇集到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古代中国曾为人类文明做出很多贡献,今日的中国人依然有这个志气和能力。”他说。(有删改)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6、A赵忠贤是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常客”,他多次获得国家重大奖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B赵忠贤所研究的超导目前已经被运用到核磁共振成像仪和超导磁悬浮列车等领域,超导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可观的效益。C赵忠贤在超导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如他和团队获得液氮温区的高温超导体,合成绝大多数50K以上铁基超导体等。D赵忠贤认为中国高温超导研究一方面要弄清“铁基超导体为什么会超导”的微观机制,另一方面是高温超导在配电站、滤波器、超导磁体等领域的应用。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文中引用“打麻将”的事例,在说明赵忠贤幽默风趣的同时,也表现了他兴趣爱好广泛,能从日常生活中感悟出人生道理。B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