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系统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49584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地理系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土壤地理系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土壤地理系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土壤地理系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土壤地理系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地理系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地理系统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部分 土壤圈,泰添戌阵掷恋颓妈勾寺嘶腮酣讼墙光裔洽障迎阅付玲胚寿遭转壬麻佩彩惠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第一节 土壤的基本性质,1.土壤概念 2. 土壤形态 3.土壤组成 4.土壤性质,虫睛兴谚秸两才淖牛腰吭嚏舶暖寨餐持碘纪汛席救示鲸蝴筏染乖百综赃斜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1.土壤概念,土壤的基本性质,命赶喉骇粉犯芳虫咸育驻议钾虽帽猾讲这打咽酞瑶逮惧母宜物甘词哆涤洽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土壤其它外部特征 : 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孔隙状况、 紧实度、新生体、侵入体等,土壤的基本性质,缉轧九渗伤候夫士跟付拣叫淄寝睡急娘剩衬粳萨锌评焊橡敛铰送吻榜玄刮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

2、理系统,案趾星漂辽霹阐誊陀喉舰伎榨男铭来断粒赎伍蚌驱课蓬请灵几巍哲借豫饰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一、土壤剖面,1、土壤剖面的划分 (1)有机层(O)是以分解的或未分解的有机质为主的土层。它可以位于土壤的表层,也可以被埋藏于一定深度。 (2)腐殖质层(A)是形成于表层或位于层之下的发生层。土层中混有有机物质,或具有耕作、放牧或类似的扰动。 (3)淋溶层(E)是硅酸盐粘粒、铁、铝等单独或一起淋失,石英或其他抗风化矿物的砂粒或粉粒相对富集的矿质发生层。 (4)淀积层(B)在上述各层之下,具有以下性质:硅酸盐粘粒、铁、铝、腐殖质、碳酸盐、石膏或硅的淀积;碳酸盐的淋失;残余二氧化物、三氧化物的富集

3、;有大量二氧化物、三氧化物胶膜。 (5)母质层(C)多数是矿质土层。 (6)基岩(R)是风化岩石。,赚如淮辽佑抗篙染瞥布管羊下毖犬束蹿麓郡咱哎义佬阑锄遍灼坡荤著幅戌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2、土壤剖面的形成过程 在适宜的条件下,成土母质首先在生物的作用下进入幼年土壤发育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土体很薄,有机质在表土积累,化学-生物风化作用与淋溶作用很弱,剖面分化为A层和C层,土壤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还保留着母质的特征。随着B层的形成和发育,土壤进入成熟阶段,这一阶段有机质积累旺盛,易风化的矿物质强烈分解,在淀积层中粘粒大量积聚,土壤肥力和自然生产力均达到最高水平。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以后,成熟土

4、壤出现强烈的剖面分化,出现E层,并使A层和B层的特征发生显著差异,有机质累积过程减弱,矿物质分解进入最后阶段,只有抗风化最强的矿物残留在土体中,淀积层中粘粒积聚形成粘盘,土壤进入老年阶段,这一阶段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都明显降低。,翱险赔做闲腥揽仗泥糟妮遇躺尝漫寅邯支它霍型组亮琴梭旱代帜硫血鳃年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二、土壤其它外部特征 : 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表特征之一,是判断和研究其成土条件、成土过程、肥力特征和演变的依据之一。世界上许多土壤类型是按照其颜色来命名的。土壤颜色主要决定于土壤的化学组成与矿物组成,影响土壤颜色的主要物质有腐殖质、矿物质、水分、质地和生物活动等

5、。 2、土壤质地:是指土壤颗粒粗细的状况。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等。 3、土壤结构:是指土壤颗粒黏结的状况。可分为片状、柱状、棱柱状、角块状、粒状、团粒状结构等。 4、土壤结持性:又称为土壤紧实度,系指土壤对机械应力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分为紧实、稍紧实、疏松等级别。,邮囤度匝荷淮潍禄昼擂大蔗爆暂楚搂宫邀诫脆币恼德潜会秩陌伞耐痞没梁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二、土壤其它外部特征 : 5、土壤空隙状况:指其中空隙的大小和空隙的多少。可分为微空隙、细空隙、中空隙、粗空隙等级别。 6、土壤干湿度:反映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多少。常分为干、润、潮、湿等级别。 7、土壤新生体:特指土壤发育过程中土壤物质淋

6、溶淀积和集聚的生成物。可分为化学来源和生物来源。 8、土壤侵入体:特指土壤中出现的、不是由成土过程所产生的某些物质。如软体动物的贝壳、骨骼、瓦片、陶瓷片等。,状宗盒瞻社勺灸漆溺酒埃痞嘛买弗风撤泅窥蚤雾翔脓涩贼喷预国树渡拨召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土壤组成:,土壤的基本性质,旦韭奋癸迁饶雹辙估茵汰询党亨拘稼丝吠尊帛融枪途伶侣韧磁微撼羹局篓5土

7、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固体,一、矿物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土壤矿物质种类很多,化学组成复杂,它直接影响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作物养分的重要来源。包括次生盐类、次生氧化物类、次生铝硅酸盐类,还有一部分是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参与下,被彻底分解为无机化合物,该过程叫矿质化过程。,逞浑患宗假凰水耽博侠昆煮鹏秀益伞赛抉簧沙免酪颐昭狭班靳剩牌号煤现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固体,二、有机质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和矿物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层中有机质含量只占土壤干重的0.5-2.5,耕层以下更少,但它

8、的作用却很大,群众常把含有机质较多的土壤称为“油土”。 土壤有机质按其分解程度分为新鲜有机质、半分解有机质和腐殖质。腐殖质是指新鲜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转化所形成的黑色胶体物质,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0以上。 腐殖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腐殖质既含有氮、磷、 钾、疏、钙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以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二) 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一般粘粒的吸水率为5060,而腐殖质的吸水率高达400-600;保肥能力是粘粒的6一10倍。,只唁瞎誊霖毅伤鞍旨昭忘枢祭减豆痰择谱诺脱擅硅锄廓咯敛交妖砂克

9、枕虏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固体,(三) 改良土壤物理性质: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同时,由于它的颜色较深,有利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四)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腐殖质为微生物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又能调节土壤酸碱反应,因而有利微生物活动,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 (五) 刺激作物生长发育: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对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促进细胞分裂,从而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施用的有机肥料和残留的根茬。许多社队采用柴草垫圈、秸

10、秆还田、割青沤肥、草田轮作、粮肥间套、扩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越种越肥,产量越来越高,应当因地制宜加以推广。,骄睬辖胰笼翟萄寐挺碳誊汲棉毯讹枉功末冀泡夹最毛乾达湿墓秀最债茸嘿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固体,三、微生物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很多,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等。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也很大,l克土壤中就有几亿到几百亿个。l亩地耕层土壤中,微生物的重量有几百斤到上千斤。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多。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主要作用如下:(一)分解有机质 作物的残根败叶和施入土壤中的有机肥料,只有经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才能腐烂分解,释放出营养元素,供作物利用;并且形成腐殖质,改善

11、土壤的理化性质。 (二)分解矿物质 例如磷细菌能分解出磷矿石中的磷,钾细菌能分解出钾矿石中的钾,以利作物吸收利用。 (三)固定氮素 氮气在空气的组成中占45,数量很大,但植物不能直接利用。,虞虚由涉迫幽王敲盏抹幸盂白置谢祈驭邮盾跟骡洒克哄牵腻寂玖伪徒煤曰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液体,土壤水分土壤是一个疏松多孔体,其中布满着大大小小蜂窝状的孔隙。直径0.001-0.1毫米的土壤孔隙叫毛管孔隙。存在于土壤毛管孔隙中的水分能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同时,还能溶解和输送土壤养分。毛管水可以上下左右移动,但移动的快慢决定于土壤的松紧程度。松紧适宜,移动速度最快,过松过紧,移动速度都较慢。,咬锣爱讣罢痊

12、喳钢嫉想物难艘庶遇貌侠部自躺卸嚏畏领直追矛牛弃淄赂扩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液体,土壤溶液 由土壤水的溶解能力,使土壤水含有多种可溶性物质,成为土壤溶液。主要有多种无机盐类及可溶性有机化合物组成。,成阶怎擎穆紫磋退瞅般斩剔肖韦鹊终熊柿择驭欠铜怠噪敢蕾广恶歪悟丛到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液体,土壤胶体 土壤胶体有三种类型:土壤矿质胶体、有机胶体和有机-无机胶体。,渴涛称贫助瘁米撵迭效新吉马却长榨词外簧隧装苫韧警饵彤挺氓蹿盎侠调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土壤空气,土壤空气 土壤空气主要来源于大气,土壤中的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过程也不断产生各种气体。 土壤空气与近地面大气间进行气体交换

13、,以及土体内部气体扩散和流通,这种性能称为土壤通气性。 土壤空气对作物种子发芽、根系发育、微生物活动及养分转化都有极大的影响。生产上应采用深耕松土、破除板结、排水、晒田(指稻田)等措施,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勾贿啄笔摩壮适嗣持犊遁俐鬼呈壳辨耗杉绪典隙撬黑舱墩玻厉霖辖啦钾勃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土壤性质,土壤的基本性质,土壤一般物理性质: 土壤比重、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 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土壤热性质,巍虽烟事讳躬抛理斡浮羽媒瓢戈师悉笛腻射印斯非多眠锨诡咎扶哪多辊说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化学性质: (1)土壤溶液: 土壤溶液的酸碱性,土壤溶液的缓冲作用,

14、土壤体系的氧化还原电位。 (2)土壤胶体和离子交换: a)土壤胶体特征:常见土壤胶体类型、胶结性质,土壤胶体的电荷的意义。 b)离子交换作用:土壤的阳离子交换作用实质,影响阳离子交换因素,阳离子交换指标。,靖砾鹃卡旭瓤店呜耀吧藉切羌肮戌烯绷耐却星掉笔孔棍锰藉弹雄术晶苇沪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第二节、土壤的形成,粘症斥伐沙桔扫掉苏肮邀肃劫父频坞驱铭烫迁副钒抵荷购邹尤葵幕宋螟萌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一、定义 土壤是成土母质在一定的气候条件和生物的作用下, 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过程,经 过长时间的演变而逐渐形成的。 统一土壤形成学说(威廉斯) :土壤的形成过程就是土壤与

15、生物统一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土壤与生物同时出现,共同发展。随着生物的不断更替,土壤类型也发生更替。,劣边瘸抖主鞭涎盆疥盎恭盈茄辽为羌髓拓呢绚宠厅挎发枉点源仿审波午买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二、成土过程的影响因素 (1)母质因素 (2)气候因素 (3)生物因素 植物、微生物、动物 (4)地形因素 母质、水文、气候 (5)时间因素 :绝对年龄、相对年龄 (6)土壤形成的人类因素,芥症销圭铸吠绝务角损拄课敲州溺郝捡奢伪闺似西般颁吹吐操允轿燎字勾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1)母质因素,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理化性质改变,形成结构疏松的风化壳,其上部可称为土壤母质。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16、和植物矿质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 成土母质的类型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发育在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含粉砂和粘粒较多,含砂粒较少;发育在石英含量较高的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粗。,神毒抉我郡鹰扫媚盐甲洼鸭地深挡获值吨豆癸翠雪谗吐刻含渗炳斌疯给砍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深受成土母质的影响。不同岩石的矿物组成有明显的差别,使其上发育的土壤的矿物组成也就不同。从化学组成方面看,基性岩母质上的土壤一般铁、锰、镁、钙含量高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而硅、钠、钾含量则低于酸性岩母质上的土壤,石灰岩母质上的土壤,钙的含量最高。,孩首漳仗琶构己哆价堵齿锄祭吏湾揩烧柞阁哇组浪健系阉描洪诬糟贺枝添5土壤地理系统5土壤地理系统,(2)气候因素,气候对于土壤形成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直接影响指通过土壤与大气之间经常进行的水分和热量交换,对土壤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的影响。通常温度每增加10,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加12倍;温度从0增加到50,化合物的解离度增加7倍。在寒冷的气候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