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疗法(7).ppt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5045032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疗法(7).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物理疗法(7).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物理疗法(7).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物理疗法(7).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物理疗法(7).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疗法(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疗法(7).ppt(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康复医学物理疗法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康复治疗技术 概述: 1、康复治疗 是康复医学的重要主成部份,是使病伤残者身心健康与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常与药物疗法、手术疗法等治疗综合进行。 康复治疗应早期进行。,2、康复治疗的准备工作: 康复治疗组的成立: 对患者的康复评定: 制定康复治疗方案。,3.内容: 物理疗法 作业疗法 言语疗法 心理疗法 康复护理 社会服务,第一节 物理疗法(PT) 1。概念: 应用物理因子治疗病、伤、残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PT)。物理疗法包括利用力、电、光、声、磁、热、冷等人工物理疗的方法,常简称为理疗。 2。特点: 无创、无痛苦、舒适,一般无不良反应,无毒副

2、作用,疗效确切,价廉,操作简便,患者易接受。,一、运动疗法1、概念:根据疾病特点和患者功能状态,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使全身或局部功能得到改善,并促进机体康复的一种治疗方法。 运动疗法涉及解剖学、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生物物理学和临床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二 .运动疗法基础: (一)运动学基础; 运动平面与运动轴 解剖位与中立位 关节运动方向:伸屈、内收、外展、旋转、翻转 生理运动和附属运动 关节的稳定性与灵活性,2、运动力学基础杠杆原理。 F1*L1=F2L2 平衡杠杆:低头抬头运动 省力杠杆:站立时提踵动作 速度杠杆:屈时、伸膝,3、生理学基础肌肉的特性及功能 (1)骨骼肌 骨骼肌是附着在骨骼上

3、的肌肉,当肌肉收缩时,牵动骨骼产生关节运动。约占总体重的40%。,2)肌肉的特征: 1物理特性 伸展性: 弹性: 粘滞性: 肌肉伸长的程度不与外力成正比。,2生理特性: 兴奋性: 收缩性: 从它的特性要知道,肌肉兴奋在前,收缩在后,两者不是同一性质的过程。,3、肌肉收缩及类型 1肌肉的收缩:肌肉的收缩是机体运动的基础。 在通常情况下,机体不断地受到体内外环境的刺激,这些刺激信息传导到中枢NS引起了不同形式的反应,经中枢NS整合后的N冲动传导到脊髓中枢的运动N元,再由脊髓运动N元将冲动传递到所支配的肌纤维,引起肌肉收缩。,2肌肉收缩类型: 等长收缩(静力性收缩):肌纤维长度基本不变,肌张力有改变

4、的肌肉收缩,不产生关节运动 等张收缩:肌内张力基本不变而肌纤维长度在改变的肌肉收缩,能产生关节运动。 可分为:A、向心性收缩: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 B、离心性收缩:下蹲时股四头肌收缩。,4、运动功能的协调 1脊髓的反射弧及其反射 脊髓反射是NS结构中的基本单位,它是由外界刺激引起的;高极中枢活动的作用,是调节控制脊髓反射活动,通过对反射活动通路产生兴奋或抑制调节运动。,2大脑对脊髓的调节 大脑的调节作用是通过调整脊髓或脊髓上活动来完成的。 脊髓抑制解除或对脊髓上抑制的抑制,释放脊髓反射活动而产生运动。,对脊髓上兴奋的抑制或对脊髓上抑制的兴奋,能减弱脊髓反射活动从而使运动反应减弱。 对脊髓上兴奋的

5、兴奋,可加强脊髓反射活动而使运动反应加强。,3运动的协调 是在锥体系的参与下,经大脑基底N节及脑干核团对抑制兴奋成分进行整合,以产生正常活动的协调形式,通过整合能使活动的印迹形成,而进一步的发展并经多次重复能使之达到自动化。,二、运动疗法分类1、按部位分(1)局部运动疗法:(2)全身运动疗法:2、按治疗程序分(1)个别功能训练(2)综合功能训练,3、按治疗目的分 (1)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能力训练: (2)恢复和增强肌力训练: (3)发展和恢复神经肌肉协调功能训练: (4)有氧训练:,(三)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及其 临床应用 1治疗作用 预防和治疗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1)维持和改善运动

6、器官的功能 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促进关节滑液的分泌 牵伸挛缩和粘连的软组织 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提高和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改善和提高平衡和协调能 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2)增强心肺功能: 运动时肌肉作功,消耗身体能源,促进新陈代谢,其程度与运动的强度成正比。 运动时,大量的血液流向肌肉,心 肺的功能活动也相应的增加以适应机体的需要。,(3)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 对某些经过系统运动治疗,其功能仍难以完全恢复的患者,通过对健侧肢体或非损伤组织的训练,可以发展代偿能力,以补偿丧失的功能。此时,通过训练代偿能力,可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生活自理。,(4)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运动是一系列生理性

7、条件反射的综合,适当的运动可以保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神经系统反应性和灵活性,维持正常功能,发挥对全身各个脏器的调整和协调能力。,(5)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能力: 主动运动可以促进糖代谢,减少胰岛素分泌,维持血糖水平;增加骨组织对矿物质(如钙、磷)的吸收。,2临床应用 (1)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意外、颅脑 外伤、脑性瘫痪、脊髓疾患等。 (2)运动器官疾病: 四肢骨折或脱位、脊柱 骨折、关节手术后等;,(3)内脏器官疾病: 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内脏下垂等。 (4)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5)其他: 肿瘤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艾滋病、戒毒后等。,禁忌证 1.感染性疾

8、病、体温38以上 2.器官功能失去代偿,严重衰弱,四、运动疗法的基本形式 1、被动运动 不用力,肌肉不收缩,肢体处于放松状态。 作用: 1预防挛缩和粘连形成,防止畸形发生。 2放松痉挛肌肉,保持肌肉的休息态长度。 3帮助受累关节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髋关节伸展训练,踝关节背屈训练手法,股二头肌牵拉训练方法之一,2、助力主动运动 在治疗师或器械的辅助下(滑轮、悬吊等),完成的主动收缩。 治疗作用: 1作为肌肉再训练的前期辅助训练 2增强肌肉的肌力 3建立协调动作的模式,3、主动运动 由患者在无辅助的情况下完成全套动作 作用: 1改善肌肉功能和增强肌力 2促进局部骨代谢平衡,增强骨的支撑力和负重能

9、力 3改善和增加身体对各种功能的调节能力和体质 4增强心肺功能 5最大限度地发展代偿能力,4、抗阻力运动 在施加外来阻力(治疗师或机械装置)时进行主动运动。抗阻力运动是发展肌力较快的一种训练方法,一般在肌力达34级时进行。 治疗作用: 1发展和增强肌力 2通过肌力增强可保护关节,增强受累关节的支撑力,防止受累关节发生损伤。,临床常用的运动治疗技术: 关节活动技术 关节松动技术 软组织牵拉技术 肌力训练技术 神经生理治疗技术,Bobath技术 一、基本理论: 目标是重新学习正常运动 核心问题是抑制异常运动模式,促进正常反应:张力正常化,正确姿势反应。 二、应用范围 脑瘫、中风、颅脑外伤等一切脑损

10、伤疾病,三、临床应用 1.良肢位设计 仰卧位:平卧,患肩下垫软枕,使其处于前伸位,患手下垫软枕,双膝垫软枕,稍屈膝。,患侧卧位 : 患肩胛肌伸出,肘伸直,前臂旋后,下方腿伸直,上方腿垫枕、稍屈。,健侧卧位 : 患手在上方,肩胛骨处于前伸位,前臂旋前,患侧下肢髋、膝关节屈曲,,置于软枕上,下方健腿膝关节稍屈曲。,2.四肢关节被动活动 肩屈曲: 仰卧,治疗者一手托其肘关节下部,一手抓住其手部,将上肢抬离床面。,肩外展和内收:仰卧,治疗者一手握住肘部,一手托住腕部,水平面活动上肢,使上肢外展90度时,再将上肢抬起向身体内侧运动,即完成外展、内收。,肘屈伸:仰卧、上肢自然放在体侧,治疗者一手握住肘后部

11、,一手握住前臂远端、作屈肘,伸肘运动。,腕关节被动活动:仰卧,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治疗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一手握住掌骨、分别作腕的掌屈、背伸、桡偏、尺偏运动。,屈髋屈膝:仰卧、治疗者一手托住腘窝,一手握住足跟,作屈髋屈膝动作。,外展髋:仰卧、下肢足立位、治疗者一手放在腘窝处,托住大腿、一手放在踝关节后方托住小腿,双手同时作下肢的外展动作。,踝背伸:仰卧,治疗者一手握住小腿远端、一手托住足跟,前臂掌侧抵住足底,前臂将足底压向前端。,双桥训练:双下肢屈曲、双足平放在床面,双手交叉,双肩关节屈曲90度、肘关节伸展,指示患者将臀部抬起,即完成搭桥运动。,3床上翻身 仰卧向侧卧翻身法:双手十指交叉,

12、双掌对握、伸肘、屈膝,先将伸握的双手摆向健侧,再反方向摆向病侧,借惯性翻向病侧。,4.床边躺下和坐起 在健侧床边躺下: (1)患者用健手侧屈慢慢前移将头垫于枕头上。 (2)用健腿将患腿托起并移至床上。 (3)用床上翻身方法平卧于床。,5. 床轮椅转移 将轮椅放在患者健侧斜前方45,刹车,脚踏板竖起,患者从床上起立后,用健手扶远端轮椅扶手,以健侧下肢为轴,身体旋转,坐在轮椅坐垫深处。,6.站立训练 (1)双下肢负重的站立训练: (2)患肢负重的站立训练:,8.步行训练: (1)躯干稳定性差,步行谨慎,步幅小。 (2)在平衡杠上扶持行走。 (3)使用手杖练习行走。,腕关节屈曲肘关节伸展的强化训练,

13、运动治疗处方 1运动治疗项目: (1)耐力性项目: 以健身、改善心脏和代谢功能、防治冠心病、肥胖为目的,属于有周期性、节律性的运动。 (2)力量性项目:以训练肌肉力量和消除局部脂肪为目的。,(3)放松性项目: 以放松肌肉和调节神经为主要目的。 (4)矫正性项目: 以纠正躯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异常为目的。,2运动治疗量 是指运动治疗中的总负荷量。 运动治疗强度: 运动处方的核心,是确定运动治疗量的重要因素,一般用以下指标衡量: 心率:可靠指标,心率范围为最高心率的7085%。 最高心率的测定:自行车运动试验 195年龄,机体耗氧量:4060%. 代谢当量:简称梅脱(MET)机体代谢率。 主观感觉:身体对运动治疗量的反应。表现:感觉舒适或稍微在气喘,呼吸节律不浑乱。,2)治疗频度: 小运动治疗量:Qd大运动治疗量:Qod 间隔3天,运动疗效的蓄积作用消失。 3)治疗待续时间: 取决于运动治疗的强度。 准备:小强度活动,逐渐适应练习部分 的运动治疗 练习:主要部分2030 结束:放松性活动,3注意事项: 1)掌握好适应证:效果与适应证是否适当相关 2)循序渐进:少多、易难、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