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201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第一部分 专题7 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人教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504448 上传时间:2017-10-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201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第一部分 专题7 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创新】201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第一部分 专题7 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创新】201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第一部分 专题7 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创新】201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第一部分 专题7 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创新】201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第一部分 专题7 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201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第一部分 专题7 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201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突破+破译命题密码)第一部分 专题7 遗传的分子基础 新人教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 7遗传的分子基础1S 型细菌的 DNA 能使活的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2噬菌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在侵染细菌时只有 DNA 注入细菌内。3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1)两条长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 DNA 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3)DNA 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DNA 分子具有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等特点。5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6基因的功能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7DNA 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8复制、转录和翻译都

2、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条件,除此之外,翻译还需要运输工具 tRNA。9一种氨基酸可对应多种密码子,可由多种 tRNA 来运输,但一种密码子只对应一种氨基酸,一种 tRNA 也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10生物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11中心法则可表示为:12中心法则体现了 DNA 的两大基本功能:(1)通过 DNA 复制完成了对遗传信息的传递功能。(2)通过转录和翻译完成了对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1(2012重庆高考)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B以宿主菌 DNA

3、 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噬菌体增殖特点等相关知识。知识依托噬菌体专营寄生生活,在活细胞内完成复制增殖。噬菌体只将其DNA 注入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自身的物质。解析选 A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是以细菌氨基酸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是以噬菌体 DNA 为模板而不是以细菌 DNA 为模板;当噬菌体在宿主菌内增殖到一定程度后,会使宿主菌裂解死亡,而不是噬菌体外壳蛋白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的合成而使其死亡;噬菌体是

4、病毒,不以二分裂方式增殖。2(2012福建高考)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 DNA 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 DNA 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 合成时,在 DNA 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 GTACATACATG 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 4 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A2 种B3 种C4 种 D5 种命题立意本题考查 DNA 结构的相关知识。DNA 分子中 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解析选 D由题干分析可知,题中所给的单

5、链模板中含有 4 个“A” ,其中每个“A”均可能与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配对,当单链模板上的“A”与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配对时子链延伸终止,因此当单链模板上的“A”与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配对会有 4 种不同长度的子链;若单链模板上的“A”只与脱氧核苷酸结合,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子链只有 1 种,综上所述,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5 种。3(2012山东高考)假设一个双链均被 32P 标记的噬菌体 DNA 由 5 000 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 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 31P 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 100 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

6、要 3105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酶等C含 32P 与只含 31P 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 149D该 DNA 发生突变,其控制的性状即发生改变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的相关知识以及 DNA 分子的有关计算。知识依托双链 DNA 分子中 AT,GC,AGACTGTC50%。DNA分子复制 n 次的过程中,消耗的某碱基数量为(2 n1) a。DNA 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不论复制多少代,子代 DNA 分子只有两个 DNA 含有亲代的母链。DNA 发生突变,遗传信息一定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控制的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3解析选 C该 DNA

7、分子中含有鸟嘌呤个数为 5 0002(50%20%)3 000(个),产生 100 个子代噬菌体至少需要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为 3103992.9710 5(个);噬菌体以自身的 DNA 分子作为模板进行增殖;子代噬菌体中含 32P 的有 2 个,只含 31P 的有98 个,其比例为 149;DNA 分子发生突变,改变的密码子所对应的氨基酸可能不变,其性状不发生改变。4(2012新课标全国卷)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AtRNA 种类不同BmRNA 碱基序列不同C核糖体成分不同D同一密码子所决

8、定的氨基酸不同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相关知识。知识依托决定蛋白质各种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mRNA 上密码子的排列顺序不同。生物体内的 tRNA 共有 61 种。解析选 B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的决定与参与蛋白质合成的 tRNA 种类没有关系。这两种分泌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mRNA 的碱基序列不同。核糖体都是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5(2012安徽高考)右图表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A真核细胞内,一个 mRNA 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 mRNA

9、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知识依托真核细胞内,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在同一场所进行,且转录的同时也进行翻译过程。一个 mRNA 分子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以便快速高效地合成大量蛋白质。解析选 C依图示,该细胞内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可直接判断出该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内,从而排除 A、D 选项;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是在 mRNA 上移动的,故排除 B选项。1从考查内容上看,DNA 是遗传物质的

10、实验、DNA 的结构和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是常考点。42从考查角度上看,结合细胞分裂、基因突变考查 DNA 结构与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以实验分析形式考查 DNA 是遗传物质。3从命题趋势上看,预计 2013 年高考命题,还将集中在 DNA 是遗传物质的探究、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表达等知识点。尤其注意以同位素示踪为实验手段的经典实验分析和图表分析题目。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例 1(2012江苏高考)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

11、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解析A 项,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并没有证实其化学本质;B 项中,因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通过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将 DNA 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开来,故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 项,沃森和克里克构建 DNA 双螺旋结构时利用了别人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嘌呤数等于嘧啶数;D 项,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并不能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 RNA。答案B探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比较实验比较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噬菌体侵

12、染细菌的实验设计思路 设法将 DNA 和其他成分(特别是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分离方法直接分离法:将 S 型细菌的 DNA 与其他成分分离,然后用每种单一成分分别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同位素标记法:利用 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过程中 DNA 注入大肠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大肠杆菌体外,使DNA 和蛋白质自然分开观察指标 观察 R 型细菌能否转化为 S 型细菌观察放射性物质存在于上清液中还是沉淀物中结论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5传物质;说明了遗传物质可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质不是遗传物质;说明了 DNA 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NA

13、 能自我复制1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 1952 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 DNA 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B只将其 DNA 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CDNA 可用 15N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蛋白质可用 32P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解析:选 B噬菌体的结构物质有蛋白质和 DNA,对蛋白质和 DNA 进行标记要用特有元素 35S 和 32P,不能用共有元素 15N。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一般没有 P。噬菌体侵染细胞时把DNA 注入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一特性将蛋白质和 DNA 分离开,实验结

14、果更科学、更准确。2在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证明遗传物质是 DNA 的实验中,用 DNA 酶处理从S 型菌中提取的 DNA 之后与 R 型活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 R 型肺炎双球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A证明 R 型菌生长不需要 DNAB补充 R 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C直接证明 S 型菌 DNA 不是促进 R 型菌转化的因素D与“以 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解析:选 D用 DNA 酶处理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 并与 R 型菌混合培养就是与“以 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DNA 分子结构及复制

15、 例 2(2012淮安调研)下图为细胞内某基因( 15N 标记)结构示意图,A 占全部碱基的 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 S 元素B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 32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部位,DNA 解旋酶作用于部位6D将该基因置于 14N 培养液中复制 3 次后,含 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 1/4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其组成元素有 C、H、O、N、P,A 正确;在双链 DNA 分子中,AT,T 也占全部碱基的 20%,由于 ATGC100%、CG,得出 C 和G 各占全部碱基的 30%,所以该基因的碱基(CG)/(AT)为 32,B 正确;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部位的磷酸二酯键,DNA 解旋酶作用于部位的氢键,C 正确;复制 3 次共产生 8 个 DNA 分子,16 条脱氧核苷酸链,有两条母链含 15N,所以含 15N 的脱氧核苷酸链占子代总脱氧核苷酸链的 1/8,D 错误。答案D与碱基互补配对或 DNA 复制相关的计算(1)据 T 或 U 可判断核酸种类,DNA 中含 T,RNA 中含 U,双链 DNA 分子中嘌呤之和嘧啶之和,即 AGTC。(2)在双链 DNA 分子中,已知某碱基的百分含量,求其他碱基的百分含量,可用AT,G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