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4)人教统编版

上传人:加****8 文档编号:145037331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4)人教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4)人教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4)人教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4)人教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4)人教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4)人教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4)人教统编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统编版)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_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fn zhn sh zhng shn jin fn tng( ) ( ) ( ) ( ) xi shng xun go jn fn wn b ( ) ( ) ( ) ( )二、用表示“说”的词语填空。(不重复,不能含“说”字,4分)1. 冬天快要到了,小松鼠们聚在一起():“怎样贮存粮食呢?”2. “小心,你后边有一辆车!”妈妈()。3. 老师耐心地()我:“沉迷游戏不仅浪费时间 ,还会使你的视力受到损伤。”4. “我的手工作业还没完成,不能和你出去玩了。”我()了好朋友的邀请。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2、。(4分)(1)形容来势凶猛,声势浩大。()(2)泛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3)形容说话或者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4)比喻情况万分危急。()四、选一选,填一填。(6分)陆续 继续 相继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居高临下,( )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1) 射击。(2)班长马宝玉第一个纵身跳入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 )从悬崖往下跳。站立 挺立 屹立(3)一棵小松树迎着寒风( )在山坡上。(4)军民纪念碑( )在广场上。汇集 聚集(5)几个人()拢来,站成一个圆圈。(6)丁字形的广场()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9分)1.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

3、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1)从加点词中可以知道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以 衬托 。(3分)(2)仿写句子。(2分)教室里非常安静,只听见 ,只听见 。2.照样子,根据不同的情境,使用不同的词语代替“说”来表达下面的内容。(4分)示例:背后有人说:“多好啊!”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1)张明明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_(2)李华说:“快点,上课要迟到了。”_六、课文内容回顾。(12分)(1)七律长征全诗是围绕“_,_”这两句来写的。(2分)(2)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_的顺序记叙的,全文记叙的顺序是:接受任务;_;_;_;_。表现了五壮士_的精神。(6分)(3)开国大

4、典记叙了1949年_月_日在首都_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的场面描写来表现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_的感情。(4分)七、综合性学习。(8分)状状要参加主题为“祖国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请你帮他出谋划策。1.下面是状状为了这次演讲比赛搜集的材料,其中与主题不符的材料是( )(2分)A.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慷慨就义。B.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拦回到祖国。C.鲁迅在课桌上刻“早”字。D.苏步青读书不忘救国。2.演讲稿中还需要一些关于爱国的名言警句,请你帮他想两句。(2分)(1)_ (2)_ 3.下面是他演讲稿中一段话的开头,读一读,完成练习。(4分)( )祖国的辉煌历史令人

5、赞叹,( )祖国曾经遭受的磨难也令人难忘 _(1)这段话中的括号里应填入的关联词是(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C.与其不如 D.如果就(2)这段话的后面可以说说哪些内容呢?下面不适合作为内容的一项是( )A.2016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B.外国的坚船利炮击碎了祖国百年的和平。C.鸦片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心。D.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中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化为一片灰烬。八、阅读课文狼牙山五壮士选段,回答问题。(11分)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

6、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读一读画波浪线的句子,思考:“眺望”和“望望”两个词语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_2.品读画横线的句子,并填空。(5分)(1)“这声音”指的是_。“这声音”表现了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_,对党和人民的_。(2)这句话充分赞扬了_。3.我们可以用曹植的名言“_”来讴歌

7、狼牙山五壮士。(2分) 九、课外阅读。(8分)歌声(节选)延安的歌声,是革命的歌声,战斗的歌声,劳动的歌声,极为广泛的群众的歌声。回想从冼星海同志指挥的生产大合唱开始吧。那是一九三九年夏初一个晚上,在延安城北门外西山脚下的坪坝上。煤气灯照得通亮。以煤气灯为中心,聚集了上万的人。印象中仿佛都是青年人。少数中年以上的人,也是青年人的心情,青年人的襟怀和气魄。会场上那些男的、女的,都一律穿着灰布军装,朴素整洁,打扮得都那样漂亮。大家说说笑笑,熙熙攘攘,像欢度快乐的节日一样。是的,正是欢乐的节日,是第一个五四青年节。合唱开始,大概已经是夜里十一点了。就在那样不平凡的时刻,在那个可纪念的地方,我第一次听

8、见唱;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棍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全部到会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复,一直辐散到遥远的地方。抗日战争的前线后方,有谁没有听过,没有唱过那种从延安唱出来的歌呢?1短文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回忆了_的情景,突出了延安歌声的特点,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延安歌声的眷恋之情。(2分)2第段中加点词“熙熙攘攘”在文中形容_。(2分)3第段和

9、第段分别描写了_和_两个场面,共同突出了人_的特点。其中,第段特别描写了人们的穿着和心情,突出了场面的气氛;第段特别描写了冼星海的指挥和歌声的悠扬、淳朴。两个场面结合,表现了延安歌声是_的歌声,凝聚人心,催人奋进。(4分)十、习作。(30分)在小学生活中,我们的游戏丰富多彩!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游戏来写,注意写清楚游戏的场面,将游戏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写具体,将游戏的有趣写出来。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一、奋战 始终 山涧 沸腾 协商 宣告 进犯 完毕二、示例:1. 商量2. 喊道3. 劝导 4婉言谢绝三、(1)排山倒海(2)四面八方(3)斩钉截铁(4)千钧一发四、继续 相继 挺立

10、屹立 聚集 汇集 五、1.(1)全场非常安静 有声 无声(2)示例:笔尖与纸摩擦的沙沙声 同学们轻微的呼吸声2.示例:(1)张明明恳求道:“请再给我一次机会。”(2)李华焦急地喊:“快点,上课要迟到了。”六、(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事情发展诱敌上山引上绝路英勇歼敌跳下悬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3)101北京感到无比自豪和喜悦七、1.C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3.(1)B (2)A八、1.不能互换。因为“眺望”表示远看,说明五壮士完成了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的任务。“望望”说明五壮士不把敌人放在眼里,宁死也不会投降。如果互换位置,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2.(1)五壮士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仇恨热爱和忠诚(2)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九、1答案 一个夏初的晚上听生产大合唱2答案 会场人多热闹3答案 合唱前 合唱时 多 欢乐热闹 极为广泛的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