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2020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三)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5032774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2020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编2020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编2020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三)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编2020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三)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编2020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三)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2020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2020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三)(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 2020 疫情事例:防控疫情典型事例 2020 疫情事例 2020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5 篇)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1 某市某村老党员某防疫先进事迹 某镇某村党总支某支部党小组长某,今年已经 某 岁,但作为一名老党员和镇党代表,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爆发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新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中,彰显了党员的先锋本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某在村疫情防控小组的带领下,日夜坚守在疫情处置和防控工作第一线,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努力克服条件简陋、生活不便、身体疲惫等诸多困难,全力以赴开展疫情宣传、卡口封堵

2、、消毒灭源等各项工作,年近 60 岁的他,连续多日的工作,身体有些疲惫,但他依然坚持在一线,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党员无私奉献的情怀,彰显了担当有为的党员先锋本色。以身作则,靠前指挥。某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本色,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精心组织,靠前指挥,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群众由衷地说:在关键时刻,还得靠党的组织。组织党员对村组进行地毯式排查,了解外来人口,对来自湖北省各市、特别是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武汉返乡人员和车辆进行劝返、宣传和登记,确保及时掌握、及时处置,充分发挥了党员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为稳定我村防控形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实,像某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3、,他们甘愿冒着被病毒传染的风险,冲在一线, 向群众宣传疫情形势的严峻和自我防护的重要性,他们不分日夜,不畏辛苦,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只因他们的名字叫党员,他们的使命就是为人民服务!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2 在这场万众一心,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战疫中,某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奋不顾身,逆险而行,与看不见的对手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 共产党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专业的 90 后某某,就是他们其中一员。 农历腊月二十九,和丈夫某某一起远在四川眉山过年的某某,接到中心党委的全员回岗的召集令!某某的第一反应是:立刻回某某!可怀里尚

4、未断奶的小儿子才9 个月。怎么办? 我是党员,我必须回某某。这一举动得到了全家人的支持,断奶!儿子留在眉山,由某某的母亲照看喂养。 临行前,某某强忍眼中的泪水,对怀里正在吃奶的孩子说,儿子,你是男子汉,坚强点,要乖,要听话,等妈妈打完这一仗,就回来接你! 而已经打点好行囊,站在一旁的某某对岳母说,妈,拜托了!我们一定尽快回来接孩子。 眉山成都某某。夫妻俩带着 5 岁的大儿子,毅然决然,日夜兼程,回到单位。大年三十清早,一辆电动车载着这对小夫妻,悄然进入中心大门。 丈夫某某和某某是大学同学。夫妻俩都在市疾控中心工作。某某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某某从事职业卫生监测。某某所在的疫情信息组,负责全市疫情

5、核实汇总工作,繁杂的统计数据和原始资料,在她手下变得清晰有序。某某在此次战 疫中承担着流调和疫情信息双重任务。但无论是流调任务,还是信息核实,县市防控督导,不管是事业担当,还是家庭责任,他总是做得那么优秀,那么出色。 近十多天来,这对 90 后小夫妻在抗击疫情一线废寝忘食,携手并肩,用火热的青春谱写着夫妻共同抗疫的隽永情歌!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3 两层医用防护口罩再加一个护目镜,两层防护服再加一层隔离衣,一双防护鞋再加两双鞋套,还有三层医用橡胶手套。2 月 12 日下午,市三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某某告诉记者,赴某某区人民医院为新冠肺炎患者会诊那次,是他从医 10 多年来,头一次如此严阵以待地进

6、行心理干预。 某某是 2 个孩子的父亲,平时和父母住一起,瞒着家人接受这次任务安排,他坦言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第一次觉得我的英雄梦离我这么近。某某说。 2 月 6 日上午 8 点多,某某赶到某某区人民医院,层层穿戴好防护设备,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轻症康复病区与重症病区。 第一位患者是女士,以前患过焦虑症。某某与她交流后,得知她因为对新冠肺炎不了解产生了焦虑。某某耐心做了解释,给予了支持性治疗。患者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露出了笑容。我相信我可以很快好起来的。听到她的话,某某也笑了,尽管笑容被厚厚的口罩遮挡。 第二个是小伙子,沉默寡言,交谈时很没精神,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念头。明显可以看出有了

7、抑郁的症状。某某对小伙子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认识到,通过前期治疗,他已从呼吸机输氧变为普通给氧,病情明显好转,只要坚强起来,积极配合治疗,一定可以痊愈。渐渐地,小伙子开朗了一些。 最后一位患者是位女士,一会担心输液慢了或停了,一会担心呼吸机停止给 氧。她认为是自己把新冠肺炎感染给了家人,深感自责和愧疚。经过开导,她说出了更多心事:很担心我的小孩,他今年高考,希望不要耽误他的学习;我的母亲也在住院,她已经 85 岁了,身体会不会受得了?一个多小时的心理干预后,她的情绪平稳了很多。 从隔离病区出来,已是当天下午 1 点多。回到株洲,他把自己隔离观察了几天,才回到了家里。 这些天,某某一直关注着会诊

8、患者的情况。得知前两位患者的心理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那个小伙子,现在还能和医护人员调侃说笑了,他非常高兴。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4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战场,当集结号吹响时,挺身而出,永不退缩,这是战士的豪情;当疫情警报拉响时,夜以继日,守护生命,这是医者的温情;当面对求助声音响起时,谆谆叮嘱,殷殷关切,这是侠者的柔情。 某某,某某一医老年医学科主任,省内著名的呼吸内科专家,从医近 40 年,17 年前曾在某某抗非典战役中任专家组组长,某某市甲流指挥部首席专家,获得抗非典杰出贡献荣誉。她是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建国 60 年某某市巾帼女杰。在同事的眼中,某某主任还保持着年青时高昂的

9、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做事永远身先士卒,干脆利落。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某某一医启动应急响应,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专家组,由副院长、主任医师谭小平全面负责,呼吸内科主任肖卫任专家组组长,老专家某某临危受命,与其他两位主任任专家组副组长。此后,某某主任每天从早到晚都泡在新型肺炎防控临床救治专家会诊中心,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 她的一天是从了解回顾前一天危重症病人情况开始,接着,是通过网络远程 调阅每一个病例的医学影像等检查报告,并听取每个隔离病区治疗小组组长汇报每个病例的病情变化、治疗进展,救治专家组专家共同商量,决策每位病人的治疗方案,因为病情进展很快,专家们要根据每位病人的不同

10、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救治方案。他们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来的诊疗方案,最后证实与后来湖北省下发的新版防治指南高度契合,这让大家都充满了信心。同时,每天的工作量也可想而知。某某却说,自己没有想别的,医生的任务就在于救治患者,把病人治好,才能将传染源控制住。 某某主任介绍,她在西院发热门诊坐诊时接诊过一位 50 岁的患者隐瞒行程,在看过他的医学影像学资料后,再次耐心询问他是否去过武汉,告诉他检查显示有问题并请他对自己负责,这位患者才承认去过武汉。她提醒大家,一定不要隐瞒接触史,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当然,是否去过武汉并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黄主任还接诊过一位 60 多岁的老爷子,他

11、没有去过武汉,每天就是接送孙子上学放学,但根据医学影像学检查结果,某某团队考虑,老爷子也许在外出的时候接触了新型肺炎患者,于是立即启动了二级防护级别并向院部汇报。患者发病很快,确诊后就进了重症隔离病房。某某主任凭着抗非典时积累的经验和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救治专家组其他专家们一起研究讨论,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其制定个体化方案对症治疗,维持患者脏器功能,2 月 2 日,老爷子从重症隔离病区转入普通隔离病区。 早在疫情一开始时,某某一医西院启动 24 小时发热门诊,某某主任就主动承担起大年三十的西院发热门诊坐诊任务,她说:我作为老年医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就必须身先士卒,就像打仗一样,只有我上了,才

12、能带领科室的其他医护人员。她也经常这样交待护士长,只有自己在前面带好头,才能影响周围的人。大年初一初二,她又出现在老年医学科查房,查看患者的病案资料,给出治疗意见。医 院开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网上线上线下咨询通道,一天就有上百人向她求助咨询,面对市民的焦虑她感同身受,只想尽快回答大家的问题,忙起来她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1 月 27 日,医院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救治专家组,她又来到抗疫前线。结束一天十几个小时工作后的她,仍然放不下科室的工作,经常很晚了还在通过电话与科室的二线医生、护士长联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 从大年三十到现在,黄主任就没有见过家人了。记者问:家人担心吗?某某说:因为 1

13、7 年前上过抗非典前线,家里人知道我这回又上前线了,都很理解,也很支持。弟弟是医生也在外地坚守岗位不能回来,家里母亲有弟媳照顾,爱人一个人去照顾另一边的老人了,儿子他们在武汉没有回来。家里人都说,会把自己照顾好,不增加她的麻烦。1 月 28 日,经某某主任儿子牵线,爱心厂家向医院捐赠护目镜某某个。 当前疫情防控任务愈加艰巨。院领导高度重视重症患者救治工作,邱院长、杨书记多次视察,副院长孙亚凌关心关注、副院长谭小平全面负责,救治专家组的资深专家深夜仍在讨论病案,年轻的主任们责任心强,每一件工作都做到严谨细致,护士长和一线护士兢兢业业,抗疫前线的点点滴滴,都坚定我们的信心,黄主任说,面对这场战役,

14、领导重视,社会支持,病人配合,医生护士努力,还有我们这些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专家指导,比起 17 年前,现在医疗设备更先进了,治疗水平更高了,治疗手段更多了,积累的经验更丰富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我们一定会取得这场疫情狙击战的最后胜利! 抗疫情先进事迹材料 5 2月6日0:30,某某一医发热门诊医生某某,接到一个报喜电话,身在某某的妻子, 0:30 产下一名 6 斤半的健康男婴,由于身在抗疫一线,某某却无法陪在他们身边。 某某是某某一医呼吸内科的一名年轻医生,1 月 20 日,科室接到支援感染科发热门诊的命令,虽然家有怀胎十月的妻子,但他毅然主动请缨,同样身为医护人员的妻子也非常支持他,于是成

15、为了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医生,不仅负责接诊,检查判断、收治住院等工作,还要耐心的安抚患者的情绪,某某一心为患者,总是工作到很晚,最忙的时候甚至饭都吃不上一口。 然而即将为人父的他,又怎么不挂心自己的妻儿,手机日历里,清晰的记着孩子的预产日,但只有到换休息,他才能通过电话关心一下妻子。2 月 5 日 20:00,他接到了妻子发作的消息,才坐了一天发热门诊的他恨不得马上飞到妻子的身边,但知道职责在身,他只有焦急的守着电话,4 个多小时后,母子平安的消息才让他放心下来。 又忙了一个上午,午饭时间,某某匆匆扒了几口,又拿出手机与妻子视频感觉怎样?现在吃饭还好吗?宝宝眼睛好像你啊,我觉得他在对我笑呢!宝宝,等疫情结束了爸爸才能回来,你可能都 2 个多月了几句简单的关切和话语中,尽数都是对妻儿的愧疚和思念。 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中,众多医护人员像某某一样连续坚守在隔离和治疗一线,舍小家,顾大家,用自己的行为,彰显着身为医生的责任与担当。 (篇五) 他坐着轮椅,艰难地穿梭于某某社区 500 多户居民中,夜以继日地开展防控巡查。他在县卫健委的支持协助下,一丝不苟的做好从湖北省武汉市返回辖区的7 名重点人物的护理、观察工作和家庭隔离、防护以及环境消毒等一系列防控工作,创下了辖区无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良好记录。 他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