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培养实践人才模式的探索研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30762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依托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培养实践人才模式的探索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依托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培养实践人才模式的探索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依托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培养实践人才模式的探索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依托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培养实践人才模式的探索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依托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培养实践人才模式的探索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依托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培养实践人才模式的探索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依托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培养实践人才模式的探索研究近年来各个高校不断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生社团,吸引了众多有能力有特长的学生的参与,高校体育特色的社团实践活动具备良好的成长土壤。 本文以体育课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体育课堂内容实际和特色,以构建体育特色社团为依托,以学生参与课外体育特色社团实践活动为载体,推进高等院校学生课外实践教育改革,明确课外实践教育的理念,探索实践教育人才培养模式。1前言知识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的竞争追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在世界各国的高教改革中,都把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放在重要位置。针对世界各国把实践教育列入培养目标的实际,实施课外实践教育也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

2、容。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在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青年学生社会技能等方面发挥着积极地作用,目前学生社团这样的学生课外实践团体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各种各具特色的学生社团不断的在组建和成长。鼓励高校学生成立课外学生社团,吸引众多有能力有特长的学生参与,这样的社团实践不仅为高校搭起了实践教育的平台,有效地激发了大学生的技能实践意识和创造创新精神。有利于推进我省高等院校大学生课外实践教育改革,明确课外实践教育的理念,探索实践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对实践人才培养的实际意义2.1推动学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学生社团为载体的体育课教

3、学内容具有多样性,除传统教学形式内容外还可以开设体育舞蹈,跆拳道、花式毽球、花式篮球、花式足球、芭蕾形体舞蹈课,瑜伽课等。通过指导学生组建相关项目的课外社团实践,提高了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不仅仅只是学到理论知识,更能在具体社团活动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实践能力的锻炼。2.2紧扣教育实践环节,推动了教学管理,丰富了实践教育的手段“学生社团风采大赛”这样的竞赛活动是课堂教学在实践中应用价值的体现,紧扣教育实践环节,推动了教学管理改革,为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培养方案个性化、教学内容基础化、学生学习主体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和教学管理科学化等方面起到先锋辅垫的作用。2.3改进

4、体育授课模式、创新体育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平常通俗的授课模式虽然也可以唤起学生的想象力,但无法让学生感受到亲自实践与冒险的冲动、挑战的喜悦。将课堂教学与“社团”竞赛活动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的重点是实践教学方法的引导、实践活动过程的督导,以减少活动的盲目性,加强活动落实的约束性。2.4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应对就业竞争的挑战,大学生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开展实践教育就是一个有益的途径,发挥学生在各个项目上的特长和优势,引导他将优势进行实践锻炼,不仅丰富了大学校园生活,使学生的体育活动更富多元化和广泛化,对学生个体来说锻炼了良好的体质和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增强了组织能力,团队领导和

5、协作能力,勇于担当和勇于实践创新等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3依托体育特色“学生社团”培养实践人才的操作构想3.1启动体育特色社团实践活动和体育公选课的联动模式针对学生社团的实践活动,进行考察和调研,在此基础上完善实践体育特色社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启动体育特色社团实践活动和体育公选课的联动模式,让体育特色社团内容和项目更丰富多彩,更多的走近学生的课外生活。3.2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组织学生社团参与到全校的,各个院系的或各个年级等不同规模的社团风采大赛中来,以便能参与到国家、省举办的相关大赛活动中,通过不同规模不同渠道的社团风采大赛,努力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

6、学的氛围,为社团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实践活动设计、制作能力。3.3组织培训研讨各类专题讲座培训的研讨,使学生有机会学习更多的具有体育特色的活动创新的实践思想和方法,并与专家、老师进行互动交流与研讨。4解决的问题4.1大学生体育特色社团活动骨干队伍建设。任何竞赛型人才的培养都呈金字塔型,大学生体育特色社团风采竞赛也不例外。加强这支队伍的梯队建设,关键在于中间人才梯队的培养和供应。4.2高水平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效提高学生社团实践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必须选拔和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体育特色社团实践创新活动,为课外

7、“实践”提供技术支持。要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专门课程,系统地对学生传授有关实践教学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实践创新的技巧和能力。4.3完善的组织管理模式建设。随着在校师生对体育特色“社团大赛关注程度和参与程度的不断升温,每年组建的学生体育“社团”数量会不断增长,原有学校牵头开展的答辩、培训等组织工作很难再集中开展,这就需要形成系、院、校的多维组织管理模式,院系团学组织独立发挥自有的师资、场地等优势,各自开展本社团风采实践创新活动,学校层面整合资源、集中精力、重点选拔,为组织本校优秀作品做好准备。4.4科学的管理与执行队伍建设由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成的课外体育社团创新活动管理与执行队伍,对社团的创新实践活动进行全过程监控与管理。4.5体育特色社团风采实践创新实验基地的建设依托各学院的各个协会组织机构,组织校外养老院,爱心汇演等形成一些固定场合的活动,利用会议室、活动室等场所的资源形成体育特色社團训练基地,保证学生社团有充分的实践活动场所和机会,进行实践培训和锻炼等活动,这样的有实践操作场所和机会的社团,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践的热情。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