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及状物类话题作文讲解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4503075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及状物类话题作文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及状物类话题作文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及状物类话题作文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及状物类话题作文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及状物类话题作文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及状物类话题作文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模板及状物类话题作文讲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 .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精华版)1.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 (4)反映人物情感变化 2.动词理解: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3.句子分析: (1)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析:修辞+修辞作用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比喻:用XX比喻XX,表现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拟人:把XX拟人化(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或描绘出的画面,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排比:使句式更整

2、齐,气势更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夸:突出特征 反问: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态度鲜明,增强语气。) 设问: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 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4.文章运用表现手法作用: 例题:请问这题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读文章有何好

3、处(意义)?(1)对比,作用:XX和XX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事)物XX的特点 (2)象征,作用:使文章立意深远,含蕴深刻 (3)伏笔,作用:对将要出现的XX事物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4)照应,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使文章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更加严密 (5)烘托、渲染,作用: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情感,突出主题 5.某段起什么作用: (1)开头,作用: A、A、总领全文B、设置悬念,吸引读者C、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D、首尾呼应E、与下文进行对比F、反衬出G、点名所要描写的对象H、照应文章标题 I、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2)此段在文中,作用:A、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为情节发展埋下

4、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3)结尾,作用:A、总结全文 B、揭示文章主旨C、照应前文 D、照应题目 E、引人深思 6.文中画线句、段运用何种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1)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里、神态、正面、侧面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表现人物XX的特点,突出人物XX的性格(品质、思想)(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作用:烘托一中XX的气氛,表达一种XX的思想感情 7.用简洁的言语概括文章(或文段)容: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 8.本文(某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9.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特点:首先分析文章的结构,注意文中的连接词(首先、其次、还、然后、也、最后

5、、此外),这些词语外面的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特点。 小学语文答题的小技巧(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上下文。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

6、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

7、,表围等),换了后就变成,显得太绝对化,与事实不符。用了“XX”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先搞清楚再写能不能哦!)(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

8、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语文答题公式及常见修辞方法 一修辞格与体会文章表达。1读出佳句在文章中的位置及地位。2公式: 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夸:采用了夸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排比:采

9、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二、插叙的作用。1、读出插叙的语段的位置及和全文的联系。2、公式: 采用了插叙的写法,既对文章的容加以补充,又突出了文章的的主题(或丰富了主人公的性格)。三、归纳文章的中心。公式:写人为主:记叙了赞扬了表达了 记事为主:记叙了(批评了)歌颂了表现了 写景状物:采用了手法,借助描写,赞扬了抒发了 游记:描写了表达了感情 议论文:文章论述了阐明了四、记叙的要素的作用。公式:时间:以的时间为序(或线索)来写,使记叙的过程更清楚。地点:以

10、的转换为序来写,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 事件:以的事件来写,突出人物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丰富鲜明。 人物:以的活动来写,推进故事情节向前发展。五、描写手法的作用。1、读出描写手法在语段中的位置及目的。2、明确描写类型及相关知识: 外貌(肖像)描写的主要作用: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的主要作用:表露人物感情,提示了人物心世界 动作(细节)描写作用:显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可使人物具有活力,栩栩如生 心理(神态)描写的主要作用: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尤其是复杂的心理主刻画,更能提示人物的精神世界3、公式:外貌:描写了的样子,表现了语言:的语言,生动、传神地展示了心,表现了动作:用运的词语,

11、生动、准确地刻画了心理:等词语写出了,表现了六、环境描写的作用。1、找出文段开头或中间及末尾的环境描写语句。2、公式:的景物描写,写出了的景色(或环境),烘托了人物的性格和品质。 的景物描写,结合人物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的景物描写,反映了的情景,为全文定下了的感情基调。七、仿写句子。公式:数清例句的字数。 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八、称谓变化。公式: 1、找出人物称谓的变化词语。2、采用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认识 3、称谓变化也反映了情感的变化。小学生

12、状物作文写作技巧状物,就是把动物、植物、静物(主要指日用品、工艺品、玩具、特产和建筑物)如实地、细致地、准确地描绘出来,使人感到逼真,栩栩如生,如见其物。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里的顺

13、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文一 我的文具袋我有一个既漂亮又实用的文具袋,它就住在我的书包里,已经陪伴我度过了两个春秋。我的文具袋它穿着一件蓝色的外衣,外衣上镶嵌着一幅美丽的案:三只狗,两只猴子拿着书、尺子,还有一只小老鼠扛着一支笔向我走来,真是有趣极了。它共有三层。第一层是橡皮和改正纸的家,第二层是钢笔、圆珠笔、三芯笔的家,第三层是尺子、转笔刀的家。它可是我学习的好帮手。每当我拿铅笔写错字的时候,文具袋就会派出橡皮擦来帮我改正错字。当我要画直线时,尺子便会跳出来帮我画。上课时它静静地躺在课桌的右角,似乎在提醒我:“小主人上课要用心哟,作业时才不会有错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