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包括全部知识点)-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030426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5.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亚(包括全部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亚(包括全部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亚(包括全部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亚(包括全部知识点)-(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亚,世界地理,中亚,乌拉尔河,伏尔加河,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1).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 ),位置和范围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 经纬度位置:主要部分 50E 80E,40 N-50 N。 海陆位置: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西起里海,东与中国为邻,北接俄罗斯,南与伊朗、阿富汗毗连。 包括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2) 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我国长安(今西安),经中亚,西抵欧洲黑海、地中海沿岸。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经过的地区:现在中国新疆

2、境内的铁路北疆线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通,在中国太平洋沿岸的连云港,经中亚,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之间架起了“第二条亚欧大陆桥”。,*分析第二亚欧大陆桥建设的意义(从对国内和国外,从对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有利于加强亚洲与欧洲的经济联系; 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的经贸发展与合作; 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节省运输时间; 有利于提高我国沿线城市和港口的国际地位和市场竞争力,扩大我国的对外经贸合作; 有利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发展。 创造有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和平的周边环境。,二、自然地理特征干旱,1.地形:,(1)特征:地形以丘陵(北)、平原(中、西)为主。地势呈现出东南向西北部倾斜的特征。

3、 (2)分布:东南高、西北低 东南部:是帕米尔高原(与中国接壤),地势高海拔5 000米左右,以高山气候为主,多山地冰川和高山湖泊、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东部:天山山脉山体高大,绵延到我国新疆境内; 西部和中部: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北部:为丘陵(哈萨克丘陵);,2.气候,卡拉库姆沙漠,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有高山气候,1.描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2.卡拉库姆沙漠的成因?,思考,深居内陆,距海远,且受地形阻挡,难以受来自海洋的水汽影响,降水少,蒸发旺,冬冷夏热,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稀少且季节分配不均,降水变率很大,冬季寒冷:纬度为中纬引起;亚洲高压加剧 夏季

4、炎热: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多;云量少,减少阻挡;地面增温快 降水少:终年受大陆气团影响,3.河湖:,巴尔喀什湖东咸西淡的原因:,湖西侧有河水注入,对湖泊起稀释作用;湖东侧受淡水影响小,盐度较高。,地处内陆,降水少,蒸发旺盛,是咸水湖;,湖泊呈东西向狭长型,中部狭窄,不利于湖水交换;,多内流河,内流湖咸水湖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锡尔河,阿姆河,额尔齐斯河(唯一外流河) 作用:提供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保证,思考,高山冰雪融水(主要)、山地降水,补给方式:,内陆湖面积缩小的原因:, 河流沿岸工农业和生活用水过度,使入湖的河水减少;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自然:,人为:,思考,深

5、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水量少;流经荒漠地区,蒸发旺,地下水补给少 ,下渗多 ;全球变暖,蒸发加强,危害(产生生态问题):,防治措施:,湖岸线后退(湖面水位下降)盐度上升气候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植树种草生态退耕加强国际合作,统一合理分配水资源,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因素、危害及治理措施,湖泊都有一个自然消亡的过程,但人类的活动加快了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湖泊,洞庭湖,咸海,类型,影响因素,危害,治理措施,外流湖,内流湖,自然原因:降水稀少,全球变暖,蒸发旺盛;人为原因:灌溉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等增多,流入咸海的水

6、量减少;破坏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对洪水的调控能力减弱,易发洪涝灾害;湿地面积缩小,影响生物生存环境,对气候的调节能力下降,沿岸地区降水减少;湖水盐度升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加剧土壤盐碱化,保护和恢复上游植被;加强疏通清淤;退耕还湖,合理分配灌溉用水发展节水农业;适当减少棉花种植;加强湖泊沿岸植被恢复,里 海,咸海,巴尔喀什湖,思考,内流河水文特征(及成因):,流量小 (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汛期短,出现在夏汛,冬季常断流,为季节性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受气温影响较大) 流程短,上游水量大于下游(沿途蒸发、下渗、上游灌溉

7、用水多) 有结冰期、断流、凌汛现象 含沙量较小(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弱),4.植被温带草原、温带荒漠,4.植被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从连云港到鹿特丹的“亚欧第二大陆桥”沿线的降水量有什么变化,自然景观有什么变化,并说明产生原因?,思考,降水先减少、后增多 森林草原沙漠草原森林 原因:距海远近不同,引起降水变化,三、人文地理环境,1.农业,(1)本区农业的特色,有分布面积广大的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分布:山麓冲积扇、河流湖泊附近、绿洲) 中部和南部的畜牧业:水源不足,牧场广阔,发展了荒漠畜牧业,牲畜以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北部和西部的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大,主要种植小麦(:哈萨克斯坦北部)、水

8、稻棉花(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等。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利用河流水源发展了灌溉农业,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秋季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管理和收摘 地形平坦开阔 临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 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水资源短缺但由于气候干旱,农业主要分布在降水比较多的北哈萨克和灌溉条件比较好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北哈萨克地势较高,且受北冰洋和大西洋影响,降水相对较多,是中亚耕作条件最区。 *小麦、棉花和畜产品丰富,可供出口。,中亚发展棉花种植自然条件?,思考,有利:,不利:,中亚

9、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带来的生态问题?,深居内陆,植被破坏,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蒸发加剧,过度引水灌溉,土地裸露,地下水位上升,入湖水量减少,次生盐渍化,湖面减少,土壤积盐,生态、气候恶化,湖底析盐,土地荒漠化,“白风暴”,大风天气,思考,中亚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地表多疏松物质,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气温、降水变率大,自然:,人为:,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对资源利用不合理如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不合理利用,2.工业特点: 矿产资源:煤、铁、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 工业: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棉毛纺织工业,地毯编织和畜产品加工业

10、也较发达。 不利:木材缺乏,许多机械制品,轻工产品需要进口。,(2)石油、天然气的分布与生产 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沿岸及湖底,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三国。煤:哈萨克斯坦北部、吉尔吉斯斯坦;铁矿:哈萨克斯坦中部。 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新疆的独山子,总长3088公里(中国境内270公里),设计年输油量5000万吨。,中哈石油管道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哈石油丰富;我国进口需求量大;中哈关系良好;运输距离较近;便于与现有的西气东输管道相连接,建设意义:,利于开发里海沿岸石油;缓解中国石油供应紧张

11、及能源安全问题; 促进中哈经济发展;对中国石油储备有重大战略意义,施工中面临的困难:,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风沙东段地表起伏大,其他 中亚是个多民族的地区,约有130多个民族,除与本国同名的主要民族外,还有俄罗斯、乌克兰、维吾尔等民族。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 哈萨克斯坦-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 哈萨克斯坦西临里海,北与俄罗斯、东与中国、南与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相邻。位置深居亚洲内陆。面积270万平方千米,为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也是中亚各国中面积最大的国家。 哈萨克斯坦资源丰富,耕地和草原广阔,小麦、棉花和畜产品自给有余。矿产资源方面煤、石油的储量和产量都很多,能源充足。铁矿、有色金属矿产也占有重

12、要地位。目前,国内已建立起以能源、采矿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卡拉干达是著名重工业基地,煤炭、钢铁等工业发达。阿拉木图是全国最主的城市。首都阿斯塔纳位于阿拉木图西北。,深居内陆,距海远;地形阻隔,干旱、半干旱气候,发展了畜牧业,牲畜以细毛羊、羔皮羊为主,发展了灌溉农业,农作物以棉花、小麦为主,丙河的汛期在 季。其主要补给水源为 、 。(7分),甲地降水的水汽来源于 、 ,其降水量较多的原因是(7分),大西洋 北冰洋,位于相对较湿润的偏西风的迎风坡,且地势较高,夏,冰雪融水 雨水,(02高考)读图,甲地年均降水量为680mm,丙河年径流总量为118亿m3(黄河年径流总量为575亿m3)。,乙湖具有明

13、显的咸淡分区,它的 (东部或西部)盐度较高,成因为 ;另一部分盐度较低,成因为 (10分),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虽地处内陆,但有流量相对较大的伊犁河的淡水注入,R1和R2两河的主要补给是 ,影响流量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6分),图示平原地区侵蚀作用的主要外力是 。(3分),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气温(温度),风力,(04高考)图6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 被称为“白风暴”。读图6,完成下列要求。,20世纪50年代,在L湖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这对土地产生哪些影响?(6分),该地区气候干旱,垦荒会(使地表疏松)导致土地沙漠

14、化(荒漠化、土地退化),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当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层,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在开垦的同时,大量引河水灌溉。不合理灌溉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简要分析在该地区不合理灌溉对土壤的影响,并说明其发生过程。(9分),大量引R1、R2河水灌溉会对L湖产生什么影响?(6分),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6分),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L湖是咸水湖),(08高考),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各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12分),土尔扈特在回归造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8分),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2分),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4分),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4分),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2分)。,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