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总复习纲要分析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45026700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总复习纲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纲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纲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纲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地理总复习纲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总复习纲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总复习纲要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 . 高三地理总复习纲要分析区华侨中学 萧功政高考总复习是每位高中生进入高三学习的头等大事,也是每位高级中学的领导和高三一线教师非常重视的教育大事。高考总复习越来越引起了社会、家庭、学校的极大关注。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地理高考总复习的一些体会。一、透析考纲、瞄准过去、把握现在,抓好高三第一轮复习高三第一轮复习是对学生高中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教师指导学生对高中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准备参加高考的一个系统工程。高考第一轮复习首要做的工作,就是要透彻地剖析近年尤其是当年的“高考地理科考试大纲(包括综合地理考试说明)”,理解它的涵与外

2、延。其次,就是要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摸清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知识点的考查重点、考查方法和考查思路,重点从中寻找出关于能力考查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式,更好地把握复习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使复习备考有了正确的方向。具体做法如下:(一)要脚踏实地,夯实基础学习来不得投机,要一步一个脚印。在高考第一轮复习中,该背的还得要背,该画的还得要画,该练习的就不要玩空手道,该理解的就不能打迷踪拳。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肚无货,胸中无墨,是怎么也作不出好文章来的。在第一轮复习中,往往出现下列现象:一是背记不牢,基础知识复习不扎实。在平时的测试中,有的题目基本上没有设坎或设坎不高,试题主要以基础知识的呈现

3、为主,但还是会有较多学生在这方面出现较多问题或错误;二是理解不透,容易颠三倒四。有的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理解不透,死记呆背,一旦题目稍作变幻,就不知所云或者答非所问。而在测试后与同学商讨或在试卷讲评时经老师一点拨,学生如醍醐灌顶,马上明了;三是思维不活。这主要体现在基本技能上,主要是学生知识迁移转换能力差,思维的跳跃性不强,习惯于定势思维的原故。地理知识纷繁复杂,在第一轮复习中如果基础不牢,在高考中又怎能不出现“漏洞”、“空洞”或“断层”呢?因此,在高考第一轮复习中,基础知识要层层落实,每个知识点都要掌握,一节一节地来复习,一单元一单元地来总结巩固,切不可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以免又回过头来炒生饭

4、,既浪费时间又效果不佳。(二)要善于培养和运用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考试制度改革的要求。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如果片面强调条件反射式的练习、机械式的死记硬背、简单拼盘式的综合训练或直线式的理解,就会阻碍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思维的发展,使知识的迁移能力大为降低。现在的试题,虽然考查的知识点是即定的,但考查的方式、试题的类型和质疑的方式,都具有灵活性、新颖性、跳跃性,被考查者很难或者不可能一眼就能看穿试题的意图。在思维的过程中,考生要批判地、发散地、聚合地仔细思考判断每一个环节。特别是现在的综合试题,学科的与学科外的知识起来,“重熔再生”,这样的试题对学生的要求就更加苛刻,地理这门学科尤其明显。如由于地

5、理学科具有整体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联想和归纳两种思维成为地理复习中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如由欧洲的地形地貌受冰川作用影响大,我们可以联想到北美五大湖区也受冰川作用影响大、非洲东部大裂谷受板块运动等力作用影响大、我国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区受流水溶蚀作用大等知识。又如高中地理的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的区位条件,归纳起来主要只有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种。自然条件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矿产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发展历史、科技水平、经济基础、市场、国家政策等。把握了这一点,即使教材知识或结构再繁杂,复习者也会宏观调控、运筹帷幄。(三)要勤于实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现代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表明,教育与生产

6、劳动相结合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的本质特点,而且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和普遍规律。当前,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教育就必须有开放性。在现代社会里,学校已不再是一座孤岛或世外桃源,它早已打破自我封闭的围墙,主动走向社会,融入开放的社会之中,促使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通过采访、调查、参观、生产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学生逐步对社会上的事物形成一定的知觉与印象,使其将书本上的理性认识同客观对象进行比较对照,并用其实践活动的结果来检验理性认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这样,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就会有本质的飞跃。学生也可以通过开放的学习活动,逐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

7、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如2004年高考文综全国卷第7、8、9题,综合题第36题的第5小题,综合题第39题第5小题等,无一不是从社会实践这个层面来设计问题的。以上这些题一般从所给材料中不可能直接得出答案,需要考生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认知来作答。公路或铁路的短途客运情况、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情况、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旅游景观、2003年广西两省缺电的自然原因等,都不可在教材里找到答案,教师也不可能一一提及。这些问题都需要考生们从现实社会实践中去认知和了解。如中国与东盟关系问题、农民工问题是当今社会热点,特别是农民工问题,在不同年份的高考试题中就多次出现,这也启示

8、我们不能轻视或回避已考过的热点问题。又如中东问题、朝鲜与伊朗的核问题、能源问题、贸易争端、欧盟问题等,也是命制高考综合试题的好材料。因此,在高考第一轮复习时,就要要求同学们要本着“考试大纲”,在通熟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涉猎个方面知识,增长社会见识,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四)剖析情商,减少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随着高考试题的改革,情商比智商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现在,影响学生考试水平正常发挥的因素中,情感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刻。对于高三学生而言,影响考试水平正常发挥的情感因素主要是自信心不够、心理紧等。自信心不够表现在一旦遇到稍有创新的试题(不管是形式上创新还是容上创新),就认为自己可能解答不出或者根

9、本不打算认真思考它,如是便偃旗息鼓,遇难就绕、就弃了。其实,这类试题只是换了一下包装,形式新颖或设问新巧而已,所考查的知识并没有脱离书本和高考考纲要求。因此,在高考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对学生要有意识地分析情商对考试的作用与影响,要争取化不利影响为有利作用。二、去粗取精、知识重组、归纳综合,抓好高三第二轮复习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是继第一轮复习基础上去粗取精、专题归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以专题的形式把地理学科繁杂的容条理化、规律化,针对性很强,也促进考生掌握应试技艺,增强分析判断题意和快速形成解题方法的能力,加强对思维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因此,高考第二轮复习容,是高考

10、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地理高考第二轮复习应主要从下面八个方面着手。(一)太照图和天体空间位置关系的判读能力地球的运动是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难点。不仅涉及到较多的计算容,而且读图识图能力要求在这一单元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以太照图的判读难以理解。快速地读懂光照图,对解决地方时与区时的推算、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等高考常涉及的重要考点有很大作用。在第二轮复习应考中,考生尤其应加强这方面的读图综合训练。(二)计算能力随着地理科学在社会生产实际中广泛地应用,计量地理的地位越来越显重要。一些有关可以量化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在高考中的频繁出现。从最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来看,不管试题怎样改革,不管

11、分地区还是分省出题,年年都涉及了计算题,而且一般是两个题以上。因此,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气压差值的计算、绝对和相对高差的计算等,都应成为第二轮复习的重点。考生要学会在综合练习训练上把握原理,掌握规律。(三)重要经纬线的灵活记忆地理学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地理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区域位置判读的能力。最近一些年来,高考试题年年都涉及到根据经纬网确定区域地理的试题,而且有区域愈考愈小的趋势。这就要求考生对重要经纬线所经过的地形区的名称、主要气候类型、国家、农业地域类型、交通线、城市、文化旅游景观等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根据近年来考题的走势分析,南北纬300、600、400、2

12、3.50及00纬线;东经150、300、600、900、1000、1100、1200、1350;西经600、900、1200及00经线等经纬线确定的地域,现已成为高考的重点。考生必须在第二轮复习中,采用建构经纬网格,可以专题形式进行重点复习。(四)分析等值线能力和绘图能力有很多地理事物或现象是用数据来描述的。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盐度线等构成了地理一个个数据网络系统。等值线的判读、画图、转化等引出了无数的判断题、作图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值线的分析能力现已成为地理高考的重要能力测试点。从最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来看,有关等值线题的难度系数都较小。同时,由等值线导入的绘图试题也已成为

13、高考的热点。如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的绘制,在近几年高考中频繁出现。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如何判读等值线图及如何绘制相关地图,应成为培养考生读图绘图能力的重要切入点。(五)分析统计图表能力地理统计图表把各种地理数字具体化、形象化、规律化,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实质,形成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按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柱形统计图表。如降水量柱状图、各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量的对比图等。 圆形图表。如,地壳中主要元素含量百分比示意图,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等。 方形图表。如世界水储量图、我国和世界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图等。 曲线图表。如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中国的人口增

14、长图等。 象形图表。如我国森林覆盖率的增加图、中国原油产量增长图等。现在,又有一些新的统计图表如玫瑰图、雷达图、三角形图、金字塔图等的判读,的确让人眼花瞭乱。因此,在第二轮复习时应重点放在能识别图表的结构和用法,能明了图表的作用,能对图表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六)交通网中的线和点识别与分析能力在地理学中,交通线点成为沟通社会生活、联系经济据点、网络文化旅游景观的纽带。交通网中的线和点知识广泛地应用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多年的高考中常常体现,有的还是以综合题出现。如亚欧大陆桥、中国主要铁路干线、世界大江大河大湖、世界及中国主要海港和河港、航空港等,都成为高考综合试题追逐的对象。在第二轮复习中,考

15、生要善于将交通网中的线和点相关知识放到区域地理中来分析理解。(七)根据自然和人文地理原理描述区域特征和提供区域整治意见的能力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近年来高考试卷中明显反映出区域地

16、理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许多能力要求的体现,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容为载体。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掌握,既要了解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优势地位或作用,又要能找出不足区位因素并能分析其原因,最终找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第二轮复习的方法采用规律总结与精讲精练相结合可能会较好些。(八)分析新问题和热点问题的能力关注社会新问题与热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新问题和热点问题几乎是每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必考容,因而新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教学复习也是高三地理教学复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第二轮复习时,要注重新问题与热点问题的资料收集和巩固训练,主要是平时要重视时政地理的新闻报道,把地理学习或复习,与现实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