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锦集

上传人:葳** 文档编号:145026499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锦集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锦集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锦集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锦集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锦集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锦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锦集(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十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3、会用“崇敬、稠密”造句。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三、教具准备:卡片、挂图、录音、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3、默读课文

2、,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4、交流:板书: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 (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 (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7、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二)写字指导1、“搬、榴、繁、瞻、衍”笔画较多且容易写错,进行笔顺和间架的具体指导,把字写正确,写匀称。2、“樟、稠、拒”左窄右宽。3、“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4、 描红(书上)(三)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段(第13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段与段

3、是怎样连起来的? 2指导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主要写的是谁的事?什么事?(学生归纳段意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事情。) 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她舍不得两棵樟树。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和眷恋的语气“这是两棵樟树”中的“樟树”要重读)。2、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1)学习第4自然段 a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b 默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段从哪几个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的?并画出有关的词语。找出最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理解:“蓬蓬勃勃”的意思形容非常繁荣旺盛。 c 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树叶

4、: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看图理解有关句子。(板书:四季常青) d 指导用“稠密”造句 e 指导朗读,表现樟树特点的词语要读重音。 f 指导背诵要求学生先理解清叙述顺序,弄清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2)学习第5自然段 1 默读课文用“”画出写别的树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2 学习第13句 a 指名读 b 理解“繁衍”“寄生”等词语。 c 说说别的树不好在什么地方。3、学习第48句 a 自由读课文。 b 理解“可贵、仍然、木质、高贵”等词。 c 理解句子。 课件出示: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的香气能永久保持。说说这句话中哪个词能表示樟树

5、和别的树不一样。4、引导理解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象征意义。 a 再读第5自然段,说说樟树高贵在什么地方。 b 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已第5自然段的体会。5、指导朗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高贵,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6、指导背诵 a 师引读课文 别的树怎样?而樟树怎样? 更可贵的是什么? 从哪儿看出它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因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所以说 b 男女生分层读课文。 C 练习背诵。7、指导归纳段意。 第4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 第5自然段写樟树的高贵之处 把两句合为一句话就是第二段的段意。 指名用自已的话说说第二段的意思。(四)细读第三段(第6自然段)1 指名朗读课文2 理解有关词语(崇敬、瞻仰)3

6、 人们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为宋庆龄也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五、教学结束:作业1、写字簿第二课生字词写完。2、抄写词语。3、读课文三遍。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二教学目标:1.体会樟树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感受樟树拒虫的可贵之处。2.感受宋庆龄的品质与樟树的相似之处,品悟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难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7、:一、通读课文,初步感知“不搬家”之理由。1.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1)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哪儿的樟树?(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通过朗读体现: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什么?(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读后,教师小结:不同的朗读所要强调的意思不一样。请同学们再根据要求读一读:本文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什么?(生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强调:对,本文所写的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根据不同的要求读文题,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本文的重点是写樟树,是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2.师:宋庆龄的故居在周恩来同志的眼里小了点,他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宋庆龄却不肯,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快速浏览课文,说说理由。(宋

8、庆龄舍不得庭院里的两棵樟树)3.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什么呢?请通读课文,说说理由。(生命旺盛、品质高贵)二、细读品悟,全面体会“舍不得”之含义。(一)感知樟树“生命旺盛”。1.自读第4自然段,说说哪一个词语最能表现它的生命旺盛?(蓬蓬勃勃)2.樟树给人的整体感觉是“蓬蓬勃勃”,请细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仿佛看到了樟树的哪些部分,及其形态。3.组织交流、讨论枝干:粗壮、多(伸向四面八方)、长(伸得远远的)。(引导体会:枝干越粗越壮,越多越长,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树叶:稠密、绿得发亮。(引导体会:树叶越密,绿得越亮,就越能体现樟树的生命旺盛。)文学是用“形象”说话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千方

9、百计地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生动的形象,并在这种转换中体会语言的魅力。4.体会“四季常青”的特点。樟树一年四季要经历多少磨难,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请学生想象不同的情境,进行口头表达。出示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口头填写内容后,再请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所填的内容。)学生填写、朗读的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合理想象樟树一年四季经受各种磨难之后仍然蓬蓬勃勃的过程。5.不管周围的环境多么恶劣,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多么顽强的樟树,同学们好好读一读,将樟树的形象留在脑海中。(二)体会樟树“品质高贵”。1.学生默读,用笔画出描写樟树可贵的句子。2.组织交流(1)围绕

10、“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展开交流。a.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你在哪里闻到过香气,这种香气会发生变化吗?b.小结:这就是樟树,它活着的时候,香气不变,死了的时候,仍然有香气,且这种香气不因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多么了不起,多么可贵。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樟树的香气与生活中其它的香气是不同的,即生活中的不少香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这样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樟树香气能长久保持是了不起的;这样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的过程。(2)抓住 “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进行朗读指导,引导

11、学生读中感悟。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生:就怕它一天。)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师: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千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千年。)师: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在哪里呢?(樟树的香气能长久保持,樟树的香气能永远拒绝虫类的侵害。)这种反复、递进式的朗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樟树“香气拒虫、香气长久”特点的认识,也使学生对樟树的情感随着一遍遍的朗读得以深化。3.这一自然段,不仅写了樟树,还写了别的树木,如石榴。课文为什么要写石榴呢?(组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比较”的写法。这样的写法更加突出了樟树的与众不同,可贵。)4.

12、朗读这一自然段,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以及写法的精妙。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情与理,同时也要使学生明白文章是怎样表达的。而这一教学环节,不仅引导学生认识了“比较”的写法,还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一写法的好处。三、适度拓展,深刻理解“人与树”之相似。1.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这是两棵香气永存的樟树,这是两棵让虫子害怕的樟树,这是两棵让宋庆龄舍不得离开的樟树!那宋庆龄是怎样的人呢?2.请学生结合课前的资料收集,谈谈对宋庆龄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认识。3.出示中外人士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朗读(1)美国记者安娜说:“她是我所知道的世界上最温柔,雅的女性。”(2)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你认为我们卓越的宋庆龄

13、只是一枝香溢全球的美丽鲜花吗?不,不,她是一头要冲破天罗地网的雄师。”(3)美国作家、社会活动家海伦福斯特斯诺说:“多亏我结识了宋庆龄,她的坚贞不屈,勇敢忠诚和她的精神美,是活的中国最卓越的象征。”(4)毛主席1936年在致宋庆龄的信中这样写道:“一九二七年后,真能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之精神的,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毛主席称宋庆龄为先生)4.师:樟树的香气让虫子离得远远的,而宋庆龄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同样令人敬佩!学到这儿,我们认识了一位怎样的女性?相机板书: 精神蓬勃、正气凛然、高贵典雅5.请学生说说“人与树”的相似之处。交流后教师小结:宋庆龄美好的品质,就像她故居樟树的枝干

14、一样伸向四面八方,就像她故居樟树的绿叶一样蓬蓬勃勃,就像她故居樟树的香气一样永久保持、拒绝害虫的侵蚀。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课前学生的资料收集,课上的简要表达,辅之以中外名人对宋庆龄的评价,学生对宋庆龄这一人物形象有了较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她与樟树进行比较,就容易了。四年级语文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教案范文三教学目标:1、运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龄”、“衍”,正确识记“稠、瞻”等生字字形;通过看图想象、联系上下文、比较等方法理解“稠密”、“繁衍”、“瞻仰”等词的意思。2、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感受樟树外形特点和可贵之处。通过搜集的资料领会樟树和宋庆龄高尚人格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与怀念之情。3、用“无论总是”、“只要就”等关联词造句,练习背诵全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樟树的可贵之处。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句,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追求开放性;读中感悟怡情养心,注重人文性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揭题1、出示樟树图片,谈话引入阳春三月,百花争艳,树木葱茸,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两棵树上。(幻灯)知道这是两棵什么树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