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训练卷(一)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022339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训练卷(一)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训练卷(一)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训练卷(一)学生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20-2021学年必修3高二上学期第七单元训练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指出,在世界全球化加速的时代背景下进行的科

2、技研究,总结、汲取别人或国外的经验没有错,也是应该做的,但弯道超车往往成了投机取巧的代名词。由此可以推知中国某些科研工作者在科技研究中尚( )A存在忽视理论的短板 B缺乏脚踏实地的情怀C存在盲目自大的情绪 D缺乏虚心学习的精神2.表1 1958年 苏联故意拖延履行核协定 中国提出“全民办铀矿”“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口号 1959年 苏联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 中国已经在“全民办铀矿”的过程中获得了土法炼铀的经验,“大家办原子能科学”也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 20世纪60年代 苏联决定撒走全部在华专家 中国进入完全自行研制原子弹的历史,并于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据表1推断( )A

3、“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具有前瞻性 B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受制于中苏关系C中国人民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 D“大跃进”运动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英国星期日快报曾经报道:“中国这次向空间进军的成功,意味着毛泽东和他的科学家通知美国和俄国这两个核大国,中国也有了投掷洲际距离核武器的能力了。”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发射成功4.下表是在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古代史分期大讨论中影响最大的两种观点。这反映出当时西周封建说和战国封建说( )学说 主要依据 西周封建说 私田构成封建土地所有制、宗法制则为其上层建筑 战国封建说 以“初

4、税亩”为标志,地主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逐渐通过战国的变法夺取政权 A官方意识形态影响学术研究 B“双百方针”没有得到贯彻C土地问题是史学研究的重点 D古代史研究很难有统一观点5.20世纪80年代初期,流行音乐在中国异军突起,风靡一时。歌曲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如写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到了流行音乐领域。这一现象( )A导致了文艺方针的调整 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C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 D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普及6.1978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作品中对人性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文艺的清规成律,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

5、”思潮。这类作品( )A遵循了写实风格 B抒发了浪漫情怀C突出了理性思考 D表达了幻灭反叛7.高中毕业会考是测定学生是否达到国家程度和标准的测试。首次出现于1788年的普鲁士,1808年拿破仑于法国确立会考制度。1932年中华民国政府面对20、30年代的社会状态提出整顿教育就是在整顿救国的基础,中国开始实行会考。这一制度( )彰显着国家控制权 全民普及义务教育 实现全体国民达标 强调国家教育标准A B C D8.新中国成立初期,各地的冬学教育大多沿袭了根据地和解放区时期的传统,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诉苦、对比和算账等。同时,适时开展时事教育,培养农民整体观念,实行城乡互助。冬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 )

6、A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 B促进民众的自我觉醒C建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D提高民众的文化素养9.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出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调动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这次大会( )A完成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 B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恢复C有利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D响应了科教兴国的号召10.下表所列史实说明( )1949年以前 部分学者 主张“体育救国”“体育强国” 1952年6月 毛泽东 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 20世纪50年代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 反对国际奥委会制造“”的错误做法,甚至不惜退会 A体

7、育往往被赋予特殊意义 B发展体育可以张扬国威C人民体育体制的逐步确立 D体育的教育功能被挖掘11.建国初期,各大城市的许多医院、学校取消了原名,而代之以数字序号命名,如将“仁济”“培德”等名换成某某市第一中学、某某市第三人民医院等。这种做法意在( )A强调各类机构的平等地位 B塑造新时代的价值观念C消除半殖民地社会的遗留 D继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12.到2022年,我国德智体美劳育人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将进一步健全。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发展历程,其中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确定是在(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文化大革命”结束后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3在1964

8、年前后,江青开始插手“京剧现代戏”,并将沙家浜、红灯记和智取威虎山等几部有良好基础的剧作培养成自己手中的“样板”。这几个剧目在“文革”中几乎成了当时仅有的可以公开演出的剧目。材料所述现象( )A体现了无产阶级文艺发展方向 B反映了现代京剧的发展风格C实际是对“双百”方针的破坏 D显现了文艺正确的发展方向141979年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重放的鲜花短篇小说选集,该选集编选些在19561957年间有着广泛影响,后来被打成“毒草”的作品,一经出版立刻引起轰动,并且在一年内再版。这反映出( )A出版界思想解放的景象 B上海改革开放正式启动C社会创新作品严重不足 D民众对短篇小说的欢迎151979年

9、,邓小平在文艺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这意味着( )A“百花齐放”方针的确立 B文艺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C文艺界拨乱反正任务完成 D文艺界率先开始对外开放16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设立了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文学奖,以奖励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家。上述奖项的设立( )A助推了新时期文学的多元化 B引领了新时期文学的新思潮C表明了文学改革的持续深化 D清除了文学的“左”倾障碍171950年,人民教育刊文要求中等

10、以上学校系统的揭露、批判美帝国主义过去在中国所传播的一切有毒害的思想影响,包括所谓美国生活方式、美国科学、文化等。这反映出新中国教育( )A已出现“左倾”冒进思想B侧重于政治的同时忽视了科技C政策具有政治性和时代性D在世界上与美国进行全面博弈18读新、旧中国教育发展比较表。由此标信息可以推知新中国( )1965学校数比旧中国高峰期增长1965年在校生人数比旧中国高峰时增长高等学校434所11倍674万人33倍中等学校80993所141倍1432万人69倍小学1681939所49倍116209万人39倍A初步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B已经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注重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 D侧重于提高在校人

11、数规模19“文革 ”时期,虽然坚持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 “两个必须 ”的教育方针;但“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 ” 的方针,在实践上异化为 “为阶级斗争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在实践上异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教育方针的这种“异化”( )A适应了工业跃进建设的需要B与当时国家政治气候格格不入C巩固和扩大了党的执政基础D阻碍了对教育方针的理性探讨20记忆图刊刊登一组题为“白卷也能上大学的年代”回忆图文,“白卷也能上大学”主要得益于(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B义务教育法的正式实施C“文革”期间推荐上大学的政策 D“文革”后高考制度的恢复211978年至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共培

12、养本专科生和研究生18O115万人,其中博士生6万人,硕士生3946万人。这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 )A逐渐实现了国际领先 B弥补了“文革”造成的损失C形成了多层次的格局 D遵循了精英教育的发展路线22邓小平提出,教自要面向现代化。要求中国现代教育必须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主体、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模式。这一“要求”( )A说明了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现代化B推动教育增加了经济方面的课程C有利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D回应了以经济建设为重心的决策2320世纪90年代,国家实施了211和985工程,一批重点院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壮大,涌现出了以北大方正为代表的新型校办企业。中国上述教育工程的实施( )A改变了高

13、等教育落后面貌 B密切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加速了国民素质整体提升 D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大众性24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套广播体操正式颁布,此后经数次修改,最新的第九套广播体操于2011年8月8日发布。这一年也是全民健身日。广播体操的数次修改( )A反映了政府对体育的重视 B增强了青少年身体素质C使中国逐渐成为体育强国 D满足了全民健身的需求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 1956年春,中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科技发展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把发展以原子弹、氢弹为代表的尖端科技放在突出位置。苏联专家撤走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下决心自力更生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这坚定了国防科研人员突破“两弹一星”科技难关的信心和勇气。科研人员大力协同,“娃娃博士”邓稼先带着他的28星宿啃着饼干挑灯夜战,用原始的珠算计算着各种数据,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材料二 中国的原子弹爆炸以后,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逊表示中国的核试验“不出所料”,让美国的盟国不必担心,并说中国有弹没枪。中国的导弹、氢弹相继研制出来以后,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在1969年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