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章节小考1.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5021932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章节小考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章节小考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章节小考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章节小考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历史章节小考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章节小考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章节小考1.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http:/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 “尊宗敬祖”“认祖归宗”,这是我国民间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下列中国古代制度中,与这些社会现象的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 宗法制 D. 郡县制2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奴隶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嫡长子继承制3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4 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变的角度看,春秋时期“楚王问鼎”的故事从

2、根本上反映了 A楚王公开向周王挑战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宗法制受到公开挑战 D当时政局非常混乱5. 古代中国皇帝制度首创于A.夏朝 B.周朝 C.秦朝 D.汉朝6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发生在秦朝的哪一基本政治史实A政治上四分五裂 B出现了造纸业 C实行了郡县制度 D用泥制陶7.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

3、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8 下图是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实质问题的选项是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分散相权而加强君权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9 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以来,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曾长期延续,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一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其中汉武帝和宋太祖的做法是 A强干弱枝 B内实京师,外销奸猾 C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D加强地方10 中国古代创立的一种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评价有:发展了秦汉的郡县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20070120奠定了今天中国行政区划的

4、基础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封国制C内阁制D行省制11 下列历代措施中,起到限制地方割据势力作用的是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唐玄宗设置节度使 宋太祖派文臣任知州 明太祖设“三司” A B. C. D.12 关于明朝内阁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内阁制度形成于明成祖时期 与六部同为中央一级行政机构 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对皇权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 A B. C. D.13. 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14. 中国古代政

5、治制度专题学习结束后,几位同学画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皇权地位演变趋势示意图”,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的一幅是15. 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 A面积狭小 B.小国寡民 C.互相攻伐 D.主权在民16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17 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18 下列属于梭伦改革内容的是 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 公民大

6、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A. B. C. D. 19 把古代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推向顶峰的是A梭伦 B克利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柏拉图20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21 十二铜表法最重要的历史地位是 A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 B平民利益的保护伞 C最早限制贵族特权的法律 D内容最全面的法律22 “无论是为了罗马人的利益或

7、是为了罗马的安全,都不允许将外国人完全排斥在法律之外。”为此,罗马人 A颁布了成文法 B.完善了公民法 C.实施万民法 D.提出自然法23 罗马法制定的根本目的是A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法律依据 B为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C为了保护私有财产 D为了扩大帝国的势力24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主要是因为罗马法中蕴含着以下哪种观念?A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B.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丈夫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君权至上25 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传统相比,古代

8、希腊罗马政治传统的最大不同是 A小国寡民 B民主法治 C城邦混战 D地跨欧亚非26 资产阶级革命战争或改革完成后,英、法、美、德各国先后建立了形式各异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 外交权27.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商人的权力 B.国王的权力 C.平民的权力 D.教会的权力28 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革命”。这是因为 A工人阶级和下层民众获得了选举权 B.工业资产阶级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力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

9、的长期稳定29 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布朗首相可以 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呈请女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 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A B C D30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总统掌握的权利是A最高立法权 B最高司法权C最高行政权 D最高财政权31.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同意之命令或决议或表决,应呈递于合众国大总统经大总统批准。如大总统不批准,应依照所定关于法案之规则与限制,由参议院及众议院议员三分之二多数再通过之。”该条文体现的原则是民主与法治 中央集权 分权与制衡 平等自由 A. B. C.

10、D. 32. 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曲折艰辛原因的分析,叙述不正确的是A.法国封建势力强大,封建制度发展充分 B.欧洲封建势力与法国封建势力达成了反资产阶级革命的同盟 C.法国共和派力量长期较弱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缺乏群众基础33 近代欧洲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联邦议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这些规定表明该国A皇帝统而不治 B首相没有任何权力C实行君主立宪制 D联邦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34 以下关于近代英、德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君主为国家元首 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是国

11、家权力中心 D.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35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这说明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 D革命的彻底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第36题12分,第37题18分,共30分)36(12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最重要的内容。据此回答: (1) 下图反映了汉、唐、明、清四朝中枢的演变过程,按示例完成空格。(3分)中外朝(2)从上图我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什么趋势?(3分)(3) 请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我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积极影

12、响。(6分)37.(18分)列宁在谈到近代西方政治制度时说:“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制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列宁论国家)以17世纪的英国为开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逐渐建立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各国建立的资本主义政体既有共性也有差异。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国家途径法律(标志)国家政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立宪制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制共和制法国民主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2)即使是政体相同的国家,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试以英德政体为例从君主和议会权力方面说明其差异性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10分)(3)根据以上内容,指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总体趋势。(2分)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中段考试题答题卷班级 姓名 座号 得分 一选择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