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训练卷(一)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021394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训练卷(一)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训练卷(一)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训练卷(一)学生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密 启用前2020-2021学年必修1高一上学期第六单元训练卷历 史 (一)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政治

2、协商会议组织法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以避免同国家权力机关所通过的具有强制性法律效力的“法”和“条例”相混淆。这反映了当时( )A人民政协的职能面临转变 B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出现曲折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创建 D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已经结束2.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该是按照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非常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 )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3.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

3、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这一规定表明( )A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正式结束B人民政协在特殊条件下暂行人大职权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新中国政权组织形式D人民代表大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4.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作解释说: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 )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斯大林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

4、”伟大构想5.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此规定意在( )A强调宪法和法律的重要 B重申公民政治权利C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总结民主建设经验6.学者俞可平曾指出:建国以来的政治文明建设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搭建了基本的框架,属于“民主存量”,而后期的发展则属于“民主增量”。据此推断这一“增量”包括( )A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 B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7.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

5、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逐步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 )A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改变了国家的基本法律架构C适应了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 D标志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立8.下列会议中,在推进国家领导体制改革和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方面迈出重要一步的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C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9.郭溪土在试论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中指出:“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1955年,周恩

6、来在作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地、公开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这表明我国政府( )A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确立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政策C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 D对台政策灵活务实积极主动10.港珠澳大桥连接了香港、珠海和澳门,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下列项中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属于中国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B的回归实现于1999年C是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特别行政区D问题的解决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范例11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

7、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 )A丰富了“一国两制”内 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性 D消除了势力的干扰12.为了解决台湾、香港和澳门问题,邓小平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一构想( ) 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A B C D13新中国初期所确立的三大政治制度“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最初得到的一个基本评价是“得人心。”之所以得人心,主要是因为三大制度( )A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B奠定

8、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C体现“人民性”和“民主性”原则D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政治制度14美国观察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等;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文中的历史事件( )A维护社会主义制度不被动摇B促进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发展C严重践踏中国的民主和法制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15号称“四大”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大民主”,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反右运动,盛行于时期并曾于1975年写入宪法,在1980年被断然取消。材料反映了党和政府( )A对国内外形势的重新认识B

9、对民主法制认识的理性回归C开始重视民主与法制的建设D工作重心由政治转向经济16“真正政治意义在于改革,即去除革命激进主义(文化大革命),确立宪法权威重新构建社会与政治、经济秩序,并且首次宣示宪法作为根本大法,任何个人、组织均不得凌驾于宪法之上。”高全喜教授评论的这部法律文献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72018年,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 )A有利于依

10、法治国理念的贯彻B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C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D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181978年至1992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重要法律230多部,其中主要包括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出现了一个立法高峰,通过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多部法律。上述法律( )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础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成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ABCD19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2004年,

11、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这说明我国( )A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20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部法律的颁布表明,我国( )A开始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C继续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211986年4月,电影血战台儿庄在香港举行首映式。万民争看,轰动香港。蒋经国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

12、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上文中大陆对台政策调整体现在( )A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B两岸已经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C大陆放弃武力统一D大陆成立了“海协会”222001年9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国际论坛会议开幕式讲话中指出:“我们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台湾情况不同,我们仍将按照同一方针,争取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这个“不同”是指( )A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港澳问题属于外交、主权问题B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后,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而香港和澳门不行C

13、解决台湾问题有战争的可能D台湾的文化传统和港澳不一样23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 )A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B国际社会创造两岸关系和解机会C两岸关系缓和有利于中国D“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242017年9月,香港理工大学校内的“理事亭”出现“港独”标语。理工大学当晚发表声明表示不赞同“港独”,移除校内有关鼓吹“港独”的横幅,是希望保护学生,以免他们有可能触犯法律。校方声明的立场基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B“

14、港独”言论危害香港社会的繁荣C“港独”言论危害香港市民的利益D学生思想受到国外反华势力的控制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52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根据1954、1975、和1978年三部宪法的规定,只有全国人大享有制定法律的职权。1982年宪法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扩大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对二者的立法权限作了具体划分。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各种重要的法规近两千件,但总的说来还是不健全不完备。 论我国新时期的经济立法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 (1)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期扩大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权的意义。(5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