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政治学考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上传人:学无****5 文档编号:145021046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浙江省政治学考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年浙江省政治学考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1年浙江省政治学考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1年浙江省政治学考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1年浙江省政治学考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浙江省政治学考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浙江省政治学考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学考政治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孔子曰:“下学而上达”,这说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2.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3.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都会推动唯物主义的发展。4.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的世界观。5.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6.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观点属于不彻底的可知论。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8.“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的观点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9.唯心主义虽然是“一朵无实花”,但对

2、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0.“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是唯物主义观点。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1.有人认为,物理学、化学、经济学之类的具体科学是真正存在的科学,哲学是一种思维抽象的产物,事实上并不存在。这种观点把共性等同于主观的产物把个别的存在当作唯一的存在认为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ABCD12.“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一论断说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C哲学就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升华D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13.爱因斯坦说过,物理学所面临的困难将迫使

3、物理学家比其前辈更加深入地去探讨和掌握一些哲学问题,与其说我是物理学家,不如说我是哲学家。由此可见具体科学与哲学有密切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具体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的指导ABCD14.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也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神创论,摧毁了唯心主义的目的论和物种论,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事实说明离开了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枯萎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科学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哲学的指导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ABCD15.“哲学虽无小用;但有大用;虽无近用,但有远用;虽无浅用,但有深用。”这说明哲学可以A

4、有力推动具体科学的进步与发展B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为人们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指导D对社会和个人发展具有促进作用16.生活中,很多老年人以“万一将来用到了呢?”的观念而将许多旧物进行保存,同时不少的年轻人则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心态迅速将不用的东西丢弃。其原因在于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不同,做事的具体方法就必然不同D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17.周易记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此话是说从具体的“器”中概括出“道”,这一做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了指导C具体科学

5、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D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18.疫情肆虐之际,钟南山表示,此次的新冠病毒到底是怎么来的,目前还是不清楚,以前是不是早已存在我们也不知道,中间宿主应该不只有穿山甲一种,但病毒的来源人类肯定能查证清楚。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这主要体现了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19.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 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可见,该观点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蕴含着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把简单的本原问题复杂化了思考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ABCD20.

6、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 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A胸有成竹、一叶障目B掩耳盗铃、画饼充饥C盲人摸象、唇亡齿寒D拔苗助长、刻舟求剑21.哲学家休谟认为“我们所确实知道的唯一存在物就是知觉,由于这些知觉借着意识直接呈现于我们,所以它们获得了我们最强烈的同意,并且是我们一切结论的原始基础。我们水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这体现了休谟主张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世界是不可以被认识的ABCD22.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2019年共发现了71种新的动植物物种。这些新物种

7、分布在三大洋和五大洲的洞穴、森林乃至海洋的最深处。这体现了A存在离不开思维B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C思维反作用存在D思维和存在是辩证统一的23.北宋程颐认为“耳目能视听而不能远者,气有限耳,心则无远近也。而明代王夫之则认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C思维能否反作用于存在D思维和存在能否相互转化24.著名画家葛庆友认为,画画和其他任何艺术形式一样,都需要哲学思辨。“黑与白,直线与斜线,点与画绘画中蕴含了很多对比和冲突;不懂辩证法的画家,是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这是因为正确的哲学可以促进实践的发展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可以为

8、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ABCD25.“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吗?”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太阳今天虽然已经升起,但明天能否再次出现在东方,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事情。这一观点属于A可知论B不彻底的不可知论C唯物论D彻底的不可知论26.近日,在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之父”欧阳自远介绍,中国将于2020年探测火星,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生命信息,研究宇宙和天体环境科学以及探讨改造和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由此可知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思维和存在是相互依赖的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ABCD27.

9、“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下列与上述观点一致的是A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D动者恒动,静者恒静28.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未有此气,己有此理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气者,理之依也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BCD29.中医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肺、肝、肾、心、脾等人体五脏,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通过经络相互连结,相生相克而相互调节,维持整体协调和平衡。中医思想的合理性在于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了科学回答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总结近代自然科学

10、成就,丰富了唯物主义A B C D30.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理在事先断章取义形存神存心外无物掩耳盗铃削足适履沧海桑田刻舟求剑ABCD31.管仲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泰勒斯认为:“万物皆由水而生成,又复归于水。”由以上两种观点可以推断出世界的本原问题是哲学必须回答的问题万物与一物的关系是哲学基本问题世界本原问题具有统一不变的形式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都缺乏科学依据ABCD32.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构成万物的最后单元,单子根据其知觉的清楚程度不同而有高低等级之分,最低的是构成无机物的单子,最高级的

11、单子则是上帝。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本原认为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ABCD【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21答案题号2223242526272829303132答案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33.材料一:人类最早关注的不是哲学问题,而是具体科学问题。古希腊和古罗马的许多哲学家往往首先是自然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之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被恩格斯称赞为“最博学的人物”的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还有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他们孜孜以求地探寻

12、着世界某-领域的特殊规律,创建了一门门具体学科。材料二: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视野的不断开阔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认识的对象由起初简单的个别事物逐渐扩大到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后又涉及整个世界。在此基础上,人们形成的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与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而对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便形成了哲学。结合材料,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8分)34.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异同?(4分)(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4分)82021年学考政治单元复习卷: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345678910TFTFFFFTTT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112131415161718192021ADBCCAADCBD2223242526272829303132BACDD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