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5019266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整理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整理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整理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整理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20XX年以来,在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残联的精心指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镇残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东莞市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东莞市扶助残疾人办法文件精神,按照各级领导对残疾人工作提出的要求,积极谋划20XX年的残疾人工作,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残疾人工作的年度目标任务,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现将今年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康复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今年,我镇残疾人康就中心坚持公益性的服务方向,创新社会化的服务模式,深化管理、强化队伍、优化水平、细化服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2、,各项工作取得卓越成效,并推荐5名残疾学员成功就业。省民政厅、市残联、香港残疾人康复机构等上级领导多次莅临康就中心调研指导,并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二、就业工作(一)落实20XX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用工情况申报工作。镇残联于3月25日组织召开了20XX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缴工作落实会议,并通过多种渠道做好宣传工作。今年,我镇共完成120家企业用工情况申报工作,居全市前列。(二)残疾人求职登记、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工作。我镇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并参与由镇人力资源分局主办的“春风行动”企业人才招聘会。今年,我镇共有求职登记的残疾人16名,参加技能培训6名,成功推荐就

3、业10名。三、康复服务工作(一)开展辅助器具评估适配工作。今年,镇残联向127名残疾人免费发放了一批价值17、22万元的辅助器具,包括:轮椅、拐杖、助行器、残疾人机动车等,为残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复条件。(二)开展白内障复明手术工作。今年,我镇共为97名白内障患者免费施行复明手术,让患者重见光明,提高生活质量。(三)开展居家康复服务工作。实施残疾人居家康复服务是20XX年市政府主要目标任务之一,镇残联积极配合市残联做好相关工作。从20XX年10月份开始,治疗师每月4次免费上门为服务对象做不少于1小时的康复服务。截至20XX年11月底,我镇有25名残疾人享受到了居家康复服务,共1470人次,提前完成

4、市残联分配的全年服务人数任务,康复效果也得到残疾人及家属的肯定。四、组织建设工作今年,镇残联严格按照市的要求,不断健全规范化基层残疾人协会工作,严格落实基层残协办公经费及残疾专职委员的工资补贴。同时,制定了残协管理制度和专职委员考核制度,定期对其进行培训、考核,确保我镇基层残协的专职委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提高工作效率。五、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一)落实残疾人相关津贴、补贴发放工作。今年,我镇向225名首办证残疾人每人一次性发放首办证补贴400元,共计9万元;向持证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残疾津贴200元,共计393、54万元;向符合条件的87名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居家护理津贴300元,共计30

5、、78万元;向158户“一户多残”家庭每户发放生活补贴3000元,共计47、4万元。使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二)落实对困难残疾人子女及残疾学生的教育资助。今年,我镇一次性为11名全日制中专(含高中)以上院校的残疾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发放了教育资金,共计3、2万元,及时解决了特困残疾学生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中高等教育。(三)稳步推进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镇残联通过组织相关部门召开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工作会议,要求各村(社区)调查摸底辖区内新发疑似精神疾病患者相关信息,并上报镇残联,市新涌医院派出专科医生对疑似患者进行确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确诊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纳入国家精神病

6、管理系统,并定期随访。今年,我镇登记在册长期需要服药的精神病患者200名,入住市新涌医院的有19名,门诊及住院救助金额共计37、99万元。(四)做好残疾人爱心乘车卡的办理工作。按程序做好爱心乘车卡的申领、上报、发放、统计工作,今年共发放爱心卡301张。六、助残志愿服务工作在20XX年底,市残联选定我镇残疾人康复就业中心作为“志愿阳光行动”省级联系点之一,深化志愿助残活动。镇残联在20XX年加强与镇团委、镇社工中心等相关部门的合作,于4月份成立“爱心助残志愿服务队”,对志愿者定期培训,以“社工+志愿者”的模式,走进残疾人家庭、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助残系列活动。通过积极整合志愿助残服务

7、资源,拓宽志愿助残服务渠道,提高志愿助残服务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残疾人获得了大量优质实效的志愿服务。七、宣传文体工作镇残联每逢“爱耳日”、“爱眼日”、“全国助残日”、“国际助残日”等重大残疾人节日,都会联合社会事务局、社工中心等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扶残助残活动,通过镇文广中心、寮步报社、寮步论坛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助残活动情况,深入报道残疾人自强不息典型以及扶残助残的先进事迹,积极呼吁社会各界多关心、多帮助残疾人,在广大群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征订残疾人杂志和信息报送工作。我镇按照市的要求,完成征订中国残疾人、三月风杂志任务,同时,设有固定的通讯员,负责收集、撰写、报送残疾人工作信

8、息。今年,我镇积极向市残联网站及东莞残疾人投稿,稿件数量达到50篇。(二)开展“全国助残日”系列助残活动。20XX年5月18日是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镇残联结合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协同相关部门开展了五四青年节交流联谊、义卖宣传、慰问残疾人家庭等一系丰富多彩的扶残助残活动,进一步丰富了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掀起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残疾人的热潮,营造和谐文明进步的社会氛围。今年的助残日期间,镇残联向每1730名残疾人每人发放慰问金500元,共计86、5万元。(三)残疾人体育、文艺工作。我镇残联一直都把开展残疾人文艺、体育活动作为协会发展活跃的方向,通过组织村(社区)对辖区残疾人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发

9、现有体育或文艺特长的适龄残疾人就进行登记,积极做好残疾人家属的思想工作,鼓励残疾人参加市的运动员选拔,并协调做好残疾人运动员集训工作。八、无障碍工程改造工作今年,我镇共有25户困难残疾人家庭申请进行无障碍改造,工程投资总额26、11万元。目前,该项工程正在施工阶段,预计年底完工。九、针对薄弱环节,严格制定明年的工作计划20XX年我镇残疾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同时也还存在薄弱环节。一是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仍需加强,保障残疾人的长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二是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委员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三是残疾人康复、就业工作要不断深化。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一)做

10、好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工作。(二)积极开展镇残疾人康复就业服务中心的各项工作。(三)深入开展村(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基层残协建设;二是积极开展残疾防治、康复宣传教育工作。(四)继续做好残疾人相关津贴、补贴发放工作,解决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问题,改善生活水平。(五)深入开展各项康复救助工作。(六)继续做好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用工情况申报等各项工作。(七)认真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加大各种残疾人节日活动的宣传力度。(八)继续深入挖掘、选拔特殊艺术人才和优秀残疾人运动员输送到市残联人才库。下一年,我们有信心通过卓有成效的扎实工作,创新思想观念,继续推

11、进我镇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加大对困难残疾人的帮扶力度,促进残疾人就业,努力实现我镇残疾人事业再上一个新台阶。镇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一、残疾人工作的基本情况(一)概况:文昌镇是由原来的文昌、潭头两乡和原光昌乡的富山、光昌边、杨岸三村合并而成。地处千岛湖的东北湖区,距县城25公里,05省道贯穿全境,杭黄高铁在文昌村设有站点。辖区地域面积约221平方公里,辖16个行政村,12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万人。全镇有残疾人900余人,其中持证残疾人501人。按残疾类型划分,持证残疾人中肢体残疾有292人,占58%;视力残疾有75人,占15%;智力残疾有50人,占10%;精神残疾有30人,占6%;多重残疾有3

12、2人,占6.4%;听力言语残疾有22人,占4.4%。按残疾等级划分,全镇二级以上持证重度残疾人有239人,三级以下残疾人有262人。有村级残疾人协会16个,村级康复服务站1个,敬老院1所,托养院1个。(二)围绕“六个全覆盖”目标,落实好共享小康工程。文昌镇残联紧紧围绕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救助、文化教育、助残服务、无障碍环境、组织网络“六个全覆盖”的目标,认真抓好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1、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工程全面落实。(1)对低保户中的二级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实行“单独施保”。全镇低保户共有322户。其中重度残疾人有106人。全部实行了“单独施保”,全额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金。(2)对家庭人均收入在

13、我县农村低保标准200%以下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参照我县低保标准,全额发放重度残疾人补助金(每月216元)。全镇共发放补助金人数为122人。同时,享受医疗救助及其它社会救助政策。(3)对一户多残残疾人家庭和重度残疾人全面实行“定补”。全镇有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重度残疾人(听力言语除外)84人,一户多残残疾人家庭的有20户,共计104人(户),实行每月80元的生活定补。(4)去年以来,全镇有7户残疾人家庭享受了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发放补助金10.08万元,改善了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5)近几年来,乡财政在资金相当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每年为残疾人缴纳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费。2009年,除县财政承担

14、140名残疾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外,其余还有持一、二代残疾人证350余名残疾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10500元全部由镇财政负担。今年,县残联出台了新的政策,对持证残疾人参加农保实行了全覆盖,镇财政不再负担。同时,还为112名残疾人缴纳了养老保险。(6)近两年,对6名从事经营个体工商户的残疾人和12名残疾人家庭子女就学的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2.残疾人康复工程常抓不懈。认真实施“光明工程”,主要是对家庭人均年收入在低保标准200%以内,有适应指征并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实行“助明、助视、助听、助行”等四大康复工程。近两年来,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的5例,验配助视器12付,助听器15付,安装假

15、肢3付,赠送轮椅35辆,拐杖15付。各村都建立了残疾人协会,文昌村建起了康复服务示范站。今年,免费为32名残疾人进行身体全面体检。3.重度残疾人托(安)养工程重点突出。20xx年已经纳入居家安养的残疾人有16人,2010年增加到38人。已经集中托养重度残疾人13人,其中镇敬老院2人,栅源托养院11人。栅源托养院是一个民办托养机构,是一个试点性的,新建的标准化托养院正在筹建之中,估计这个月底前,基建项目要全部完工,下个月有望投入使用。4就业创业工程力求创新。以县残联开展的“双带”活动为契机,积极鼓励残疾人创业就业。利用文昌镇独特的交通、地域优势,通过培育扶持,全镇涌现出一大批残疾人创业能手:有发展来料加工业的西河村残疾人余有顺、浪洞村林关金,有从事商业经销业的潭头村残疾人胡顺斌,有养猪养鸡上规模的王家源村残疾人郭乔英、栅源村残疾人何喜平、潘年友,有库湾养鱼达500亩面积的栅源村残疾人叶茶女,有种植毛竹面积上百亩的王家源村残疾人王小伍,有种植山核桃大户文昌村残疾人郑上成,还有今年新发展的小酉坞村养兔专业户张竹亮等等,我们积极向县残联申报争取政策,使残疾人创业能手获得一定数额的资金扶持。同时对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去年年底共贴息贷款额32.9万元,贴息金额16450元,今年贴息还没有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