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501920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各历史时期中国画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1、魏晋南北朝:以人物画见长,形象描绘以达到较高水平;绘画题材虽多以佛教及历史人物故事为主,但作为人物画衬景的初期山水画已经开始萌芽;顾恺之:图、图,精确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线条悠缓自然,富有动感、节奏感,画面生动体现诗赋原文的意境,是美术史上诗画结合的早期范例;2、隋唐:继承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同时,融入南北朝时期的外来艺术,风格、流派丰富多彩,创作技法也有很大提高,并倡导“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以自然为师,描写对大自然的感受)李思训:以金碧山水名世,开创唐代山水画北宗之法门王维:开创泼墨山水之先例阎立本:历代帝王图、步辇图,擅长人物画

2、,其画作人物清俊娟秀,具有魏晋遗风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擅长以浓墨勾线,略施淡彩,人物画达到“八面生意,窃眸欲语”的境地3、五代:山水和花鸟绘画备受重视,官方宫廷中设立“图画院”是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画院的开端荆浩、关仝:墨笔勾勒渲染的“全境”山水画,与前代山水画的青绿勾填之法迥然不同董源、巨然:江南山水写意画,用笔草草,不求形似但求神韵黄筌、黄居采父子:创立细笔勾描的花鸟画,院体花鸟画的规范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擅长人物画4、宋代:注重色彩和水墨的争辉,诗情画意交融,艺术水准很高,山水画趋于成熟李成:以烟景明灭、寒林旷远的平远景致,灵动的丘岳而声名显赫,被宣和画谱誉为“古今第一”范宽:用笔雄强坚

3、挺、造境气度博大,在画史上与关仝、李成合称“三家山水”米芾、米有仁父子:创“米点山水”,开文人墨戏山水画先河,其抽象而水墨迷离的情韵,对后世绘画影响深远5、元代:水墨山水画特别兴盛,南宋时刚劲外露的院体山水技法被摒弃,文人、士大夫表情达意的披麻皴山水得到大力拓展;花鸟画一改宋代设色浓丽精细的传统,多著以水墨或淡彩,画格工整但不精细,体貌清新雅意赵孟頫:红衣罗汉图、浴马图、鹊华秋色图,画作线条谨细深沉,设色浑穆文静,风格古朴稚拙6、明代:宫廷画兴起,形成院体和浙派山水两大画系沈周:庐山高图、沧州趣图,用笔谨细,线条古拙沉缓,形象与造型古朴有韵唐寅:孟蜀宫妓图、秋风纨扇图,其作品有两种风格:一是用

4、笔谨细,设色浓丽的工笔重彩人物,二是率意勾写,用笔方折爽利,粗略概括的写意画陈淳:秋江洁兴图,擅长水墨写意花鸟,笔墨简洁凝练,风格疏爽徐渭:杂花图,擅长泼墨写意花卉,气势豪放,奔狂不羁,挥洒自如,被誉为“天下第一徐青藤”董其昌:虽属吴门,但用笔古雅秀隽,墨韵明洁华滋,其山水画着意追求“静美”、“柔美”之境7、清代:人物画趋于衰落,山水花鸟画较为兴盛,或以地区、师承、风格等形成众多流派。新安画派:风格寒荒萧疏、造境冷寂清旷四僧画家:由朱耷、弘仁、髡残、石涛组成,其鼎新革故、时出新意四王:即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其循规蹈矩、严守法度各历史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代表人物、作品1、中国书法艺术可以

5、分成四个阶段:发皇期(魏晋南北朝)、集大成期(隋唐宋元)、守成期(明至清中叶)、求变期(清中叶以后);2、晋、唐、宋、明、清是书法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和兴盛的五个重要朝代,而“韵、法、意、姿、变”则构成中国书法发展史的核心;3、晋人尚韵书法艺术在幼年期摆脱文字形体、笔画的约束,体现出一种超脱的风神;楷书、草书、行书、隶书等各种书法同时发展,风格多样,各臻奇妙涌现出一批卓越书法家,尤其是王羲之,树立了真、行、草书美的典范;王羲之:东晋最杰出的书法家,创立了研美流便的新书体;该书体表现在楷书上隶意汰尽,草书上变章草为今草,行书上创立了风流妍媚的“王体”书体,风行至今;代表作:兰亭序,字体遒媚劲健,被誉

6、为“天下第一行书”;钟繇:杰出书法家,篆、隶、真、行、草皆通,书法成就在于变“八分”为真书,其真书刚柔并济,古朴有余,幽深无际;代表作品:宜示表、戎路表;4、唐人尚法南北朝时期北方产生以刚狠强猛为特色的“魏碑”,与“二王”的风流温柔风格形成鲜明对比;隋朝时“隋碑”的出现,正式确定楷书的形式;唐代是书法艺术进入集大成时期的辉煌阶段,楷书日臻完善,先有“初唐四杰”,后有颜真卿、柳公权;唐代的颜体、欧体、柳体和元代的赵体并称为“楷书四大家”;颜真卿:唐代楷书大家,与柳公权并称为“颜柳”;颜体书法端庄大方,点画肥厚,结构规整疏朗,运笔流畅果断,表现浑厚遒劲、丰润奇伟、大气磅礴的新风尚,极富大家气派;代

7、表作品: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柳公权:曾师法颜真卿,在颜体“结笔浓秀,体法茂密”的书法中独辟蹊径,创造了强调骨力、体态劲健、笔画清瘦的新书法,在书法界享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代表作为草书蒙诏帖;5、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突破“二王”行草书体一统天下,它植根“二王”,益以颜体,开创了行草新风,并强调书法创作不守法度的束缚,不必斤斤计较于点画、布置等具体方法,而应注重作品中的风神意韵以及书家的内在精神与气质,自由抒发胸臆,力求创新,从而反映出宋代“尚意”书风;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为“宋四家”;蔡襄:吸取诸家精髓,备众体之长而自成一家,被戏称为“百衲碑”,用笔圆润婉转,端重中寓含飘逸;

8、传世墨宝:行书自书诗卷;苏轼:初学王羲之、柳公权,字迹瘦劲姿媚;中年学颜真卿、杨凝式,书风笔圆韵胜;晚年形成骨肉丰劲、态浓意淡、自然流畅的“苏体”;传世佳作:新岁展庆帖;黄庭坚:书风以劲秀取胜,运笔刚断,落笔奇伟,多骨丰筋,洒脱舒展;行书气势开张、结字雄放、行笔爽劲、昂藏有态;代表作:行书松风阁记;米芾:宋代尚意书风的代表人物,崇尚晋书的风致神韵,追求真率自然的质朴境界;用笔迅疾劲健,尽兴尽力尽势,追索一种快刀利剑的气势;传世佳作:行书多景楼、苕溪诗帖等;6、“赵体”的反省赵孟頫:反省了唐贤以至宋人的偏颇,楷书重新以“二王”为根基,创立“赵体”,赵体文骨烂漫,遒劲生动,功力深厚;传世名作:行楷

9、胆巴碑;7、明人尚姿明代书法家的作品多注重书法艺术的形态美,标举魏晋风格,强调崇尚古雅,倡导骨力与研美兼善,不失清秀俊美;祝允明:与文征明、王宠、陈道复并称为“吴中四家”;书体风骨烂漫,天真纵意,楷书字体严谨古朴,遒劲苍朴;草书行笔如风驰雨骤,时而刚断豪纵,时而游柔婉妙,洋洋洒洒,一气呵成;代表作:楷书东坡记游卷、草书草书诗;董其昌:临古而能创新,摹古志在变法,极讲究“情趣”;用笔秀逸遒劲,结字疏朗匀称,颇具古雅闲逸的情趣;传世作品:行书张九龄白羽扇赋;8、清人尚变“清初四家”翁方纲、刘石庵、成亲王、铁保;清代中后期,随着考据学的星期,书法艺术的薄弱环节篆、隶二体被发现,于是碑学兴起,书法界追

10、求苍遒生拙,凝重古朴的金石意趣,开创了一代新的古朴书风:“新篆隶”,书法艺术进入求变时期;郑板桥:“扬州八怪”之一,其书法融入真、草、篆、隶为一体,将分书融入行书,创造出自己风格独特的“六分半书”,人称“板桥体”;赵之谦:主要以“二王”和颜真卿行书笔法写篆隶和楷行草书,其行楷笔力雄强,骨肉丰茂,结体密匀疏放,极具个性;有记胜之书屏藏于民间;9、今人书法1999年12月,由中国书法、书法导报社组织评出“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艺术家”是:吴昌硕、康有为、于右任、林散之、毛泽东、沈尹默、沙孟海、谢无量、齐白石、李叔同;第八章 其他基础知识中国各地烹饪流派的菜肴特征、代表名菜、面点小吃1、山东风味(鲁菜

11、系)中国烹饪的主要菜系之一,影响到整个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主要由济南菜和胶东菜构成,孔府菜也自成体系,对宫廷菜、京菜系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主要特征:A、取材广泛,胶东半岛的海产资源丰富,胶东菜夺取用海产品;而在济南济宁一带,选料则山珍海味、瓜果蔬菽尽入佳肴;B、调味极重纯正醇浓,很少有复合味型,鲜、咸、酸、甜、辣各味皆有,善于用葱香调味;C、善烹海鲜,精于调汤;D、精于爆、扒、蒸,形成清、香、脆、嫩、鲜的风味;代表名菜:爆双脆、葱爆海参、糖醋鲤鱼、清蒸加吉鱼、九转大肠、锅塌豆腐、熘肝尖等;面点小吃:福山抻面、周村酥烧饼、潍县杠子头火烧、济南扁食、蓬莱小面、济南糖酥煎饼等;2、四川风味(川菜系)

12、中国烹饪的主要菜系之一,发源于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明清之际因辣椒传入而进一步形成稳定的味型特色;主要特征:A、取材广泛B、味型多样,变化精妙,百菜百味,以麻辣、鱼香、怪味等擅长;C、烹饪技法众多,尤以小炒、小煎、干烧、干煸等擅长;代表名菜:宫保鸡丁、麻辣豆腐、鱼香肉丝、锅巴肉片、樟茶鸭子、怪味鸡块、干烧岩鱼、干煸牛肉丝等;面点小吃:特点是品种特别丰富,制法多样,味型众多,物美价廉,主要有赖汤圆、钟水饺、龙抄手、担担面、夫妻肺片、宜宾燃面、火鞭子牛肉、灯影牛肉等;3、江苏风味(苏菜系)中国烹饪的主要菜系之一,春秋时出现现端倪,明清时完全形成流派;主要由淮扬(淮安、扬州)、京宁(镇江、南京)、苏锡(

13、苏州、无锡)、徐海(徐州、连云港)四部分组成;主要特征:A、选料严谨,讲究鲜活;B、讲究刀工,擅长刀技;C、善用火候,讲究火工,善用炖、煨、焖、蒸、烧等技法;D、原汁原味,一菜一味,清淡适口,醇和宜人;E、重视调汤,浓而不腻,风味清新;代表名菜:三套鸭、清炖狮子头、大煮干丝、叫化鸡、松鼠鳜鱼、香松银鱼、生炒蝴蝶片、水晶肴蹄、清蒸鲥鱼、炒软兜、霸王别姬、羊方藏鱼等;面点小吃:苏式面点荤素兼备,清淡而甜咸适中,造型多而美观;有三丁包子、苏州糕团、蟹黄汤包、淮安茶馓、常熟莲子雪糯饭、芙蓉藿香饺、文蛤饼、太湖船点、黄桥烧饼等;4、广东风味(粤菜系)中国烹饪主要菜系之一,秦汉时开始具有岭南特色,南宋以后

14、初具雏形,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部分组成;主要特征:A、取材广博奇杂而重“生猛”;B、善于博采中外烹饪技法之长,善于变化,长于泡、炒、清蒸、煲,尤擅焗、煀、软炒等;C、口味清而醇,夏秋重清淡,冬春重醇浓;广州菜是粤菜系的主体,清而不淡,鲜而不俗,选料精博,品种多样,口味重鲜、嫩、滑爽;潮州菜汇闽、粤两地之长,自成一派,以烹制海鲜、素菜和甜食见长,口味清醇,偏重香、浓、鲜、甜,汤菜最具特色;东江菜则多用肉,主料突出,口味偏咸,以砂锅菜见称,注重味醇;代表名菜:油泡鲜虾仁、白云猪手、脆皮乳猪、东江盐焗鸡、爽口牛丸、太爷鸡、脆皮炸海蜇等;面点小吃:特色是花色品种丰富、制作精细、味型多样。有:各式

15、月饼、糕点、粥品、鸡仔饼、煎堆、粉果、肠粉、蟹黄灌汤饺、红豆沙、双皮奶等;5、浙江风味(浙菜系)以杭州、宁波、绍兴的地方风味为代表;杭州菜制作精细,清鲜爽脆;宁波菜讲究咸鲜合一,注重原味;绍兴菜讲究汤浓味重,富有乡村风味;名菜: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油焖春笋、冰糖甲鱼、清汤越鸡、干菜焖肉、糟熘白鱼等;风味小吃:虾爆鳝面、宁波汤圆、吴山油酥饼、猫耳朵、五方斋粽子等;6、福建风味(闽菜系)以擅长烹制山珍海鲜著称,以清鲜、醇和、荤香、不腻为其风味特色,口味福州偏酸甜,闽南多香辣,闽西喜浓香醇厚;名菜:佛跳墙、炒西施舌、鸡丝燕窝、沙茶焖鸭块、白斩河田鸡、梅开二度、荔枝肉、橘汁加吉鱼等;风味小吃:蚝煎、鱼丸、蛎饼、锅边、油葱馃、光饼、手抓饼等;7、湖南风味(湘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湘江流域菜系以长沙、衡阳、湘潭为中心,以长沙为代表,风味重香鲜、酸辣、软嫩;洞庭湖区菜系以常德、岳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