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45018364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病人生存质量、心理状况和患肢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实践中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保乳病人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125例行保乳手术(BCT)的乳腺癌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干预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1年系统的连续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家庭及社会支持和康复干预。对照组病人接受乳腺癌常规护理。结果 连续护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保乳病人的生存质量:两组病人生存质量的总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月、术后3月、

2、术后6月和术后1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沙0.05),干预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焦虑自评的得分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切0.05),在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和术后I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沙0.05),干预组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结论 连续护理模式可以提高乳腺癌保乳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患肢功能和病人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况,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对乳腺癌保乳术后病人实施连续、综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病人的全面康复。关 键 词:乳腺癌;连续护理干预;生存质量;心理状况论文类型:应用研究目录目 录1 绪论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2 研究的目的及目标21.3 关键词及定义

3、21.4 文献回顾22 研究设计52.1 研究对象52.2 一般资料52.3 研究方法52.3.1 资料收集方法52.3.2 干预方案52.3.3 统计学分析62.4 研究步骤63 研究结果93.1 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93.1.1 两组病人各时间点生存质量总分的比较93.1.2 两组病人各时间点生理状况维度得分的比较94 讨论104.1 连续护理干预模式的探讨104.2 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上肢功能104.3 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105 推论及建议115.1 推论115.2 建议11参考文献15声明预览中看不见即可):1 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

4、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一直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癌症诊疗方法的改进,癌症患者的死亡率降低,生存期延长。世界卫生组织报道,乳腺癌高发的地理走向以北美、北欧、西欧等地区最为高发,澳大利亚、南欧、东欧、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较为高发,而乳腺癌的发病率增幅最高的地区则是在发展中国家。据2016年癌症治疗与生存统计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女性患者的5年术后生存率升高至90%。在2011年中国首个大规模乳腺癌流行病调研项目中,调研结果显示我国近四成患者确诊年龄在40-49岁,呈现年轻化的特点。这与2008年对中国部分地区女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的绝经前患病比例占600/a,绝经后占40%的

5、结果是一致的。中国属于乳腺癌相对低发区,主要发病人群集中在经济发达、人口密度高的沿海城市,我国的沪、京、津为乳腺癌高发地区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对癌症生存者的生存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关注癌症患者在长期患病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慢性症状。目前,乳腺癌早期保乳手术在很多国家己较普遍,己经成为早期乳腺癌的一种成熟治疗模式。从我国近几年的病例报告来看有发展趋势,今后势在必行。然而,虽然乳腺癌保乳病人在带病生存期间需要承受的来自身体疾病本身、女性第二性征改变等方面的压力较采取其他术式的病人为小,但是她们也面临着放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如脱发等),这些改变了病人的自我形象,降低了她们的自尊

6、。同时,保乳手术的后期治疗是复杂的,费用也是高昂的,随之而来的便是更多的心理社会适应问题。据调查,治疗期间乳腺癌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表现为焦虑、失眠、社交障碍、严重抑郁等方面。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乳腺癌病人的疾病发展和转归,并且影响到病人的生活,使其生存质量有所下降。许多病人甚至失去了战胜疾病、重新走上社会的信心,从而更进一步地影响了她们的整体康复。乳腺癌的诊断和随后的治疗,不仅给病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痛苦,而且给家庭、社会、经济也造成了负性影响。面对一系列的改变和压力,病人常常出现心理社会适应不良,极大地影响了疾病的治疗、预后和病人的生存质量。因此,关注乳腺癌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生存质量,可以帮助病

7、人更好地适应疾病,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命。乳腺癌保乳病人在患病过程中由于接受综合性治疗,会引起病人各种生理反应,同时病人不仅要经受一般癌症病人的各种不适应情绪和行为反应,还会有关于预后及复发的担忧,由此便会产生诸多不适的心理。虽然普遍观点认为保乳病人能够获得好于一般根治术病人的生存质量,但也有研究表明保乳病人的生存质量并不优于一般根治术。因此,在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保乳手术的背景下,如何提高保乳病人的生存质量成为摆在医护工作者面前的问题。连续护理关注于病人住院及出院后的整个康复过程,是一种比较系统的护理模式。连续性护理干预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乳腺癌保乳病人的生存质量,在乳腺癌保乳病人

8、的治疗、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大多数的研究仅仅描述了乳腺癌病人生存质量的状况及影响因素,而关于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病人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则未见报道。随着带瘤生存人数的增加,如何持之以恒地应对癌症造成的诸多影响已成为了目前的研究趋势,所以了解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可以指导医护工作者帮助病人减轻身心压力,促进康复,提高生存质量。1.2 研究的目的及目标研究目的:为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目标: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乳腺癌保乳术后心理状况的影响。1.3 关键词及定义连续护理:连续性护理模

9、式是一种将医院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家庭的护理服务模式,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有效应对返家后面临的健康问题,使患者安全的从医院转移至家庭。生存质量: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又可译为生活质量,生命质量。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生存质量定义为:处在一定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所关心的事物等密切相关的生活所处地位的感知。1.4 文献回顾目前国内外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的护理干预大多集中于临床,而患者在化疗期住院日较短,出院后的有效护理干预得不到延续。延续性护理模式是一种将医院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家庭的护理服务模式,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有效应对返家

10、后面临的健康问题,使患者安全的从医院转移至家庭。我国延续性护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部分学者对癌性疲乏的家庭护理进行了探索,但尚无形成针对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李萍等2010年调查了我国778名住院患者,结果显示患者对出院后连续性家庭护理的需求较高,特别是对专业护理技术、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的需求最高,其中女性及老年人渴望得到更多的照顾。护理人员及社区护士应针对患者的需求提供家庭护理。陈旭东等人对70名乳腺癌患者的癌性疲乏进行了术后住院阶段的护理干预,发现干预后可以减轻患者的CRF,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其干预方法包括问卷评估、循证护理、情感和信息支持、制定个体化

11、方案进行连续性的护理。李亚玲等人对80例康复期的乳腺癌患者的癌性疲乏进行了家庭干预,实施心理干预、饮食千预、活动干预并进行电话督导,干预组患者癌性疲乏消除或减轻,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赵瑾等对64名出院后乳腺癌患者进行延续服务,发现中等强度的居家有氧运动的可延缓乳腺癌患者癌性疲乏的加重。延续性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疾病治疗与护理的连续性,从而导致积极地医疗结果,降低再住院率及复发率,改善护患关系,合理分配使用医疗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外科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随着乳腺癌是全身性疾病这一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外科治疗理念从一个多世纪前的“可以耐受的最大治疗”转变为综合治疗保障下的“

12、最小有效治疗”,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并重的乳腺癌治疗模式被临床普遍接受,保乳手术成为当今乳腺癌手术的趋势张晓菊等人通过给子乳腺癌病人术后至6个月的渐进式康复护理,使得干预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这与Chook-Hee等的干预措施类似,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Chook-Hee的研究是对早期乳腺癌病人进行了为期10周的十预,干预措施包括全身运动、健康教育等,结果显示十预组病人除肩关节活动度恢复显著外,生存质量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进一步提示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病人术后健康相关性生存质量的效果。乳腺癌病人不但具有一般恶性肿瘤病人的不适情绪和行为反应,还要承受由于乳房缺失所造成的巨大心理冲击

13、,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将影响疾病的治疗、预后和病人的生存质量。乳腺癌病人的心理调适可以定义为:乳腺癌病人在遭受心理应激时一的情绪反应、自我评价和认知态度,以及个体行为与各种不同群体如家庭、集体、社会等相适应及与社会规范、习俗等相协调的程度。Stephen等研究结果发现,对病人给予团体教育加讨论性干预可提高病人疾病知识、躯体功能及健康行为,而月病人更能安心工作,对性功能障碍的厌恶情绪降低。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应该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主动配合医务人员的教育,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病人的生存需求得到缓解时,对生存质量的追求自动上升到第一位。这包括对形体美的追求和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适应度。手术后切口

14、愈合,病人面临出院和重新踏入社会的问题。这时,外表形象的改变是病人最大的顾忌,从而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另外手术治疗对病人形体造成较大的破坏,胸部变得坚硬平坦,使病人失去第二女性特征而悲痛,为失去女性的魅力而感到自卑,所以回避配偶,怕遇见熟人,自我封闭、深居简出、拒绝人际交往,这种担心会导致性欲降低和回避性行为,使生存质量明显降低。于轶群等对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病人在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虽然术后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条目及生存质量总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改善,然而接受保乳术病人术后6个月及12个月的生存质量显著优于改良根治术病人,只有社会/家庭状况

15、无差异。而门春梅的研究表明,在术后6月-1年,根治术后病人疲乏、呼吸困难、体象、性功能和对脱发的担忧方面比保乳术后病人差,而对未来健康的担心却比保乳术后病人小。近年来乳腺癌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而不同年龄的病人生存质量存在着差异。王凤玲等人研究发现年长者情绪功能要好于年轻者,但躯体功能比年轻者差。分析原因可能是年轻病人在家庭和社会中承担着较为重要的角色,担心疾病会给家庭和自己的未来带来较大的影响,疾病的打击给病人心理上造成的创伤要大,引起情绪上剧烈的波动。年轻病人由于身体体质要好于年长者,承受手术创伤和放化疗副反应的能力强,术后恢复时间较年长者短,因此躯体功能好于年长者。虽然保乳手术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乳房的外观,减轻了手术对女性形象特征的伤害,但由于年轻病人对身体形象的期望值较高,身体形象方面年轻者低于年长者。配偶是乳腺癌病人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直接接触者和照顾者,病人的病情、治疗康复情况以及心理状态都将对其配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表明,乳腺癌病人的配偶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尤其在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以及恐惧方面明显高于正常人。配偶这些负性精神症状也将反过来对病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病人手术的顺应性、术后的治疗与康复,因此对通过心理干预消除或改善配偶的负性精神症状,将有利于病人的治疗与康复。赵峰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