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5017855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重点.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显微镜的使用(20分):要求:步骤合理、视野清晰、防止污染。(1) 将目镜放入目镜筒内,并了解目镜放大倍数;(1分)(2) 将做好的载物片放于载物台上,并检查物镜放大倍数;(1分)(3) 调整好光源;(2分)(4) 用粗螺旋把载物台上的载玻片调至与物镜保持最小距离,防止物镜损坏,要从侧面观察;(4分)(5) 在观察染色片时,要用粗螺旋拉大片子与物镜的距离,见到片子上的细菌形态时,再用微螺旋调至视野清晰;(4分)(6) 观察完要将载物台降至最低位置,防止螺旋“疲劳”损坏;(3分)(7) 如用油镜头,用后要用擦镜纸蘸取二甲苯将油镜头擦拭干净;(2分)(8) 观察后的载玻片(如不保留)要放在盛有

2、消毒液的玻璃缸内浸泡消毒。(3分)2、穿脱隔离衣、戴无菌手套(10分)(1) 取衣正确;(1分)(2) 开衣双手穿入正确;(1分)(3) 系领扣、腰扣(或腰带)顺序及方法正确;(1分)(4) 脱衣方法正确;(1分)(5) 折叠衣服正确;(1分)(6) 手套开包正确;(1分) (7) 取手套正确;(1分)(8) 第一只手套戴法正确;(1分)(9) 第二只手套戴法正确;(1分)(10) 戴好手套后双手放置正确。(1分)穿隔离衣:(1)戴好口罩及帽子,取下手表,卷袖过肘(冬季卷过前臂中部即可)。(2)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清洁面朝自己;将衣领两端向外折齐,对齐肩缝,露出袖子内口。(3)右手衣领,左手伸

3、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使左手套入后露出。(4)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举双手将袖抖上,注意勿触及面部。(5)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将领扣扣好,再扎好袖口(此时手已污染),松腰带活结。(6)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直到见边缘,则捏住;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注意手勿触及衣内面。然后双手在背后将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压住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系好。步骤口诀概括:右提衣领穿左手,再伸右臂齐上抖;系好领扣扎袖口,折襟系腰半屈肘。 脱隔离衣:(1)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2)解开两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套塞入袖内,便于消毒

4、双手。(3)消毒清洗双手后,解开领扣,右手伸入左手腕部套袖内,拉下袖子过手;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将右侧袖子拉下,双手转换渐从袖管中退出。(4)用左手自衣内握住双肩肩缝撤右手,再用右手握住衣领外面反折,脱出左手。(5)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若挂在半污染区,隔离衣的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朝外),挂在衣钩上。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染袋中。 步骤口诀概括: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解开领扣退双袖,对肩折领挂衣钩。戴无菌手套:接触手套口翻折部取出手套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已戴好的右手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翻折部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把手套翻折部翻回手

5、术衣袖口。3、消毒剂配制原则:五要: (1)配制时,消毒剂和水分量要精确;(2)盛放消毒剂的容器应洗净并事先消毒;(3)物品应除去脏污后再进行消毒;(4)配制的消毒剂最好当天使用;(5)充分了解消毒剂的性质,因为消毒剂选用不当,反而可能促进微生物生长及污染扩大。七不要:(1)不要把化学消毒剂用作灭菌处理;(2)不要把器械储存在消毒溶液中;(3)容器内的消毒液不要装得太满;(4)不要使用配制较久的消毒液;(5)不要随便把两种消毒液混合使用;(6)不要随意把不合适的洗涤剂加到消毒液中,以防消毒剂失效;(7)不要认为使用消毒剂溶液后,被消毒物品已达到杀菌、可靠和安全。公式:(1)欲配制浓度欲配制数量

6、所需原药量;(2)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3)(欲配制药液浓度欲配制药液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4)消毒剂蒸气量房间容积消毒剂使用浓度消毒剂原液浓度。急救技术(5分)(考试时间:5分钟) 1、 吸氧术(面罩吸氧法)(5分)(1) 是否先检查吸氧器具(1分);(2) 面罩安装与患者面部是否吻合(1分);(3) 氧气瓶阈及流量表开启顺序正确(1分);(4) 氧气流量调节适当(0.5分);(5) 氧气瓶阈及流量表关闭顺序正确(1分);(6) 整个操作流畅、正确(0.5分); 2、人工呼吸(以口对口呼吸为例)(5分)(1) 患者体位、头部位置、保持气管畅通正确(2分);(2) 口对口呼吸操

7、作正确(2分);(3) 吹氧频率、力度掌握正确(结合胸外心脏按压提问)(1分);保持呼吸道畅通和病人口部张开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一手的拇指与示指捏闭病人的鼻孔缓慢吹气两口,扩张萎陷的肺脏,并检验开放气道的效果,每次呼吸1.5-2秒钟深吸一口气,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用力向病人口内吹气(快而深),直至病人胸部上抬吹水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抬起头,眼视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放松捏鼻的手,以便病人从鼻孔呼气每次吹入气体量约800-1200ml。3、胸外心脏按压(5分)合适体位(平卧、去枕、抬高下肢,背后垫一块硬板)正确按压部位(胸骨下1/2的中轴线,双手重叠按压)合适按压力

8、度和频率(两壁伸直,与前胸臂呈90度,垂直下压,胸骨下陷3.8-5.0cm,然后放松,放松时间比1:1,按压频率成人80-100bpm)单人按压15次,人工呼吸2次;双人按压5次,人工呼吸1次。(1) 是否注意患者背部需垫板(或硬质床)(1分);(2) 是否注意先胸前三叩拳(1分);(3) 施术者手掌在患者胸前胸前着力点选择正确(1分);(4) 按压动作正确(1分); 医学教育网搜集(5) 按压频率与力度(按压深度)正确(结合人工呼吸提问)(0.5分);(6) 是否注意保持患者气管通畅(0.5分);辅助检查结果(5分)(考试时间:5分钟)心电图、X线片、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随机选考1项(考试内容

9、参考大纲)。心电1、房性期前收缩:有P 波异性P波,代偿间歇不完全,P-R0.12s;2、室性期前收缩:无P 波,QRS延长宽大一?gt;0.12s;3、窦性心动过速:100bmp,波形密;4、窦性心动过缓:60bmp,间隙宽,易并不齐,时伴有T波倒置;5、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50-250bmp,无P波,QRS波呈室上性(0.12s);6、典型心肌缺血:v4-6ST段呈水平性压低,T波v1v6明显下降;7、急性心肌梗死:初期为ST段抬高,平稳后出现ST段呈红旗飘飘样1. 二氧化碳检测: (20分)1 按下电源开关; 22 稳定约45秒后,读结果并记录在测定表上; 83 更换电池;当电池电量

10、不足时则仪器前面板上红灯亮,则需更换电池; 54 电池充电:将AC220V插头插入AC220V交流电,DC输出插头插入充电插座时,充电器灯亮,充电816小时。 52. 紫外线强度测定(20分)1 测定的紫外线波长范围253.7土5nm; 12 测试空间温度:20土10; 13 测试空间湿度:85; 14 仪器测试范围:第一档 O2000 wcm2; 第二档 O20 mw/cm2; 35 调节“零点”:连接探头与信号处理显示屏,打开电源开关,“调零”,使显示屏出现“000”或“0.00”; 46 选择测试点:将探头放于被测紫外线灯管下垂直距离1m处; 47 打开探头盖,判读显示屏数值并记录,70

11、wcm2为合格; 48 关闭电源开关,盖好探头盖。 23. 一氧化碳检测(20分)1 检查电池:将控制开关旋至“TEST”位置,显示器数值在50以上,说明电池充足,可以正常工作,若低于50,则需更换电池; 62 测定:将控制开关旋至“GAS”位置,稳定后,显示的数值即为现场CO浓度; 83 调零:在标准空气中显示非“000”状态,打开显示器盖子,旋转“ZERO”钮,将读数调至“000”即可;64. 现场噪声的测定(20分)1 打开电源:按下“ONOFF”键; 22 测定即时噪音量:按下“SLOW/FAST”键,使“FAST”灯亮,读数; 43 测定平均噪音量:按下“SLOW/FAST”键,使“

12、FAST”灯灭,读数; 44 测定最大噪音量:按下“HOLD”键,使“HOLD”灯亮,读数即为最大噪音量; 45 手持声级计或将声级计架在三角架上以麦克风距离音源11.5米为宜; 26 检测完毕后按下“ON/OFF”键,关闭电源; 27 核对并做好记录。 25. 温湿度计的使用(20分)1 温度测定:(1)将“TEMPRH”键按下,灯亮后便进入温度检测状态; 3(2)显示器(L、C、D)反映出温度()的变化,待稳定后纪录下所显示的数值,即为所测现场温度。 42 湿度测定:(1)将电池盖打开,装上一枚9V电池; 2(2)按下“0NOFF”键,打开电源; 2(3)开启电源后仪器处于湿度检测状态,此

13、时“TEMP”灯不亮; 3(4)显示器(L、C、D)将立即显示出湿度(RH)数值,做好纪录; 3(5)当改变测试环境时,需等待数分钟后,再读取稳定的湿度(RH)值,并做好纪录。 36. 应用20%戊二醛原液,怎样配配制1000 ml 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10分)1 计算配制1000 ml 2%戊二醛,应取20%戊二醛的毫升数:(1000ml x 2%)/20% = 100 ml 32 取100 ml20%戊二醛,倒入1000 ml量筒内,再加水至1000 ml。 33 最后将1000 ml 2%戊二醛倒入玻璃缸内,混匀,再将需消毒的医疗器械放入缸内,浸泡30分钟。 47. 如何使用

14、喷雾器对传染病疫点进行消毒(20分)1 取某一种消毒剂若干,按消毒对象配制成所需的应用液,如固体消毒剂,要过滤除去不溶解的成分,混匀,装入消毒桶内; 52 装入配制好的消毒液不应超过规定的刻度线,将盖盖好,并拧紧螺丝; 53 加压打气,筒内压力达到足够时,拧开喷杆阀门,对消毒对象进行均匀喷洒消毒,如压力不足,再关闭阀门加压后再消毒; 54 消毒后,要用清水刷洗消毒筒内残余消毒剂,擦拭清洁晾干后备用。 58. 应用20%过氧乙酸原液,如何配置成1000mg/L的过氧乙酸5000ml对餐具进行消毒?(10分)1 计算配置1000mg/L过氧乙酸5000ml,应取20%过氧乙酸的毫升数:(5000m

15、l x 1000mg / L)/200000mg / L= 25 ml 32 取20%过氧乙酸原液25 ml ,倒入5000毫升的量筒内; 23 加入4975 ml (5000 ml -25 ml )水至量筒内,使液面达到5000毫升刻度线上,再将配好的5000 ml 应用液,移到大容器内,最后将餐具放入1000 mg / L 过氧乙酸内,浸泡3分钟进行消毒。 59. 照度计的正确使用(20分)1 打开电源,选择适合测量档位; 32 打开光检测器头盖,将检测器放在欲测光源之水平位置; 43 读取照度计测量值,如左侧最高位数显示“1”,即表示过载,应立即选择较高档位测量,设定20000Lux/fc档位时,须10倍才是测量的真值,设定200000Lux档位时,须l00倍才是测定的真值; 64 读值锁定开关,按HOLD开关一下,LCD显示“H”符号,且显示锁定数值,再按HOLD开关一下,则可取消锁定功能; 45 测量完成后,将光检测器头盖盖上,电源开关切至OFF。 310. 如何用含有效氯2.5%的漂白粉上清液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