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军训的反思与提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016401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军训的反思与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军训的反思与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军训的反思与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军训的反思与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军训的反思与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军训的反思与提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生军训的反思与提升摘 要中小学生军训是国防教育的基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探索军训的新思路、新模式。继承传统文化,让军训具备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落实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依法执教。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军训工作放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高度去认识和实践。关 键 词中小学生军训;国防教育;立德树人作者简介江峰,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中学高级教师;常晋军,中国传媒大学附属中学,中学一级教师2020年,是我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我国正式开展中小学生军训3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我们有必要仔细梳理一下我国中小学生军训的历史发展过程,从法理层面凝神思考一

2、些关键的理论问题:什么是学生军训?为什么要进行学生军训?学生军训与国防教育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中小学生军训和基础教育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一、概念与意义什么是学生军训?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在2020年制订的学生军事训练工作规定第三条给出了如下界定,“学生军事训练是指普通高等学校、高中阶段学校组织的学生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以及与学生军事训练有关的其他活动。”为什么要进行学生军训?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于2020年7月29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是这么阐述的:“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要着眼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保卫者和接班人,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

3、年的国防教育。”学生军训与国防教育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200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中小学生军训和基础教育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二、历史与反思在认真疏理完这些相关法律法规之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在我国最高决策层面上,一直是从大国防观、大教育观层面上高

4、度重视中小学生军训的。那么,为什么我国目前的中小学生军训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出现了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呢?这得从三方面来看。其一,我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小学生军训工作的认识比较复杂,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虽然,我国很早就有军训思想。先秦时期,学校教育中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御”就相当于军训。一直到唐朝,我国传统文化中都激荡着尚武精神,非常重视军训。但是到了宋朝以后,虽然游牧民族依然保有军训传统,汉族却逐渐走向“重文轻武”的文化路向,发展到极致后,竟然出现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民谚。宋朝以后民间流行的神童诗更是宣扬“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校军训,也

5、就逐渐废弛了。这种社会观念,一直到清朝末年,我国不断遭到西方列强侵凌,才稍稍有所改变。康有为、梁启超等首倡学校教育中引入尚武教育。蔡锷、蒋百里进而提出军国民教育。风气激荡之下,清朝于1906年颁布教育要旨,正式将学生军训纳入学校教育。中华民国初年,学生军训一度受到高度重视。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弥漫全世界的反战思潮影响下,学生军训又迅速陷入停滞状态。直到1929年,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侵略野心昭然若揭,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又开始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倡导学生军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影响,中华民国时期我国的中小学生军训,存在着相对严重的形式主义作风,敷衍塞责,应付差事。

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也曾经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军训工作。可随着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周边局势的缓和,中小学生军训工作又被弱化。直到2001年国防教育法颁布以后,中小学国防教育和军训工作才又得到有效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已经有30多年没有过大的战争威胁了,民间“重文轻武”的传统文化又有所抬头。很多家长和学生并不能从国防教育的思想高度去认识中小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认为军训不如上补课班重要,结果导致中小学生军训工作推动起来遇到较大社会阻力。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居安思危的古训,可是也有承平日久就刀放府库、马放南山的历史教训。如何让全体国民时刻不忘“忘战必危”的历史教训,尤其是牢记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侵

7、略我国造成的巨大创痛,时刻保持警醒,让每一位学生和家长都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地履行爱国义务,是做好中小学生军训工作的文化保障。其二,我国公民教育工作没有深入开展下去,导致中小学生没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没有把参加军训看作自己作为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思想上不太重视军训工作。按照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一书中提出的观点来看,现代民族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我国依然处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切实有效的公民教育,来有效增强中小学生的民族认同,让青少年在精神层面上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愿意承担自己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承担的国防义务,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严肃课题。在世界现代史上,由于忽视军训和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导致亡国的惨痛教训是有的。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被纳粹德国一举击溃,迅速亡国。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例子。历史学家马舍夫斯基在现代战争史法国之败中说:“欲战争必须教育民众,使其敢战而不畏战。国民教育为国家战备之要务。”只有站在国防教育的思想高度去认识和指导我国中小学生军训工作,我们才能真正从思想深处将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起来,并且坚决地执行落实下去。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