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015981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主要内容,什么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 参考资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身心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社会安全等事件引起的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的公共卫生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级)和一般(级)四级。,为何学校较易发生传染病的流行,学校是人群集中的特殊场所 学校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所,人群聚集,接触面

2、广,一旦有人感染上某种传染病,很容易造成相互传播,特别是容易引发一些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的流行。 中小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个体的免疫力较低,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传染。,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概况,据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资料统计显示,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事件中约五分之四是呼吸道传染病,其次是消化道传染病。在学校发生的传染病流行事件中,前五位的病种分别为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细菌性痢疾。 学校传染病流行发生的高峰时间一般是四月和十一月。农村中小学传染病的发生率高于城镇中小学。,6,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概况,2004-2010年,7年间我省累计报告发生在学校内的

3、公共卫生事件412起,占事件总数63.98%。发生在学校的事件累计波及人数达368429人,发病14142 人,死亡4人,分别占总数的38.47%、52.93%、3.88%。 学校事件发生在农村地区251起,城市155起,未指定地区6起。发生在乡小学内的事件达到159 起,占农村地区事件数63.35%。,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集中发生在农村地区和学校。乡镇中、小学校中的寄宿制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的重中之重, 特别是麻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水痘等呼吸道及密切接触性传染病极易在此类易感人群集中、卫生条件、居住环境均较差的区域暴发流行。,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概况,201

4、2年以来,全省共报告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9起,其中发生在学校的事件69起,占所有事件总数的69.70%。 其中肺结核发病率自2012年以来,一直居于全国学校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的首位。 全省学生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占传染病总报告病例数的比例逐年增加,由2012年的9.93%逐年上升至2017年的16.64%。 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一直处于学生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前两位,其中高峰年份报告发病数超过10万例,托幼儿童和学龄儿童发病占20%左右。 学校食物中毒等事件频发、传染病防治机制不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不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薄弱等,学校卫生、常见病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学

5、校常见传染病,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猩红热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腮腺炎 结核病,细菌性痢疾 伤寒和副伤寒 霍乱 病毒性腹泻 甲型肝炎 手足口病 乙脑 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学校其他需要关注的传染病,艾滋病 禽流感 SARS 输入性传染病 新亚型流感 中东呼吸综合征 寨卡病毒病 黄热病 登革热 不明原因肺炎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诺如病毒感染暴发和防控,案例1,我国诺如病毒暴发疫情-媒体报道,2015年3月13日20:00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南阳市疾控中心电话报告,南阳理工学院学生发生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病例异常增多现象。 河南省疾控中心先后3次派调查组和专家赴现场进行调查和指

6、导防控。,2015年河南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南阳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概况,2015年3月16日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卫生管理中心在“大疫情网”报告南阳理工学院发生1起病毒性腹泻暴发疫情。 自3月4日出现首例病例,至4月3日结案共报告病例753例。所有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呈稀便或水样便,少数病人伴低热,病程平均2-3天。无重症病例,无住院治疗病例,无死亡病例。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病例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排除食物中毒和水源性传染病,判定南阳理工学院急性肠胃炎事件为诺如病毒GII.17型引起的暴发,传播途径主要为接触传播。,病例管理 病例:在其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

7、72小时应进行隔离 隐性感染者:自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72小时内也应进行居家隔离 从事食品操作岗位的病例及隐性感染者:连续2次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手卫生,预防控制措施,暴发疫情中学校的职责和防控措施,发现疑似疫情或异常病例增多立即以电话或传真向属地县、区疾控中心报告 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和采样 配合并确保防控措施落实 -及时提供真实、详细的信息,协助病例隔离和管理 -学校教学及住宿环境消毒 -确保供应的食品和水安全 -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健康教育,督促防控措施落实,16,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案例2,17,2017年6月1日上午9点,河南省疾控中心接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8、电话报告,登封市某学校A出现疑似流脑聚集性疫情,共报告3例病例。6月11日,登封市另一学校B报告1例病例。经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可确定本起疫情为流脑聚集性疫情。,首发病例,习某,男,13岁,江西省吉安市人,A校学生。5月22日晚发病,发病初期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头痛伴恶心、呕吐,有瘀点、瘀斑,23日入院治疗(登封市人民医院和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25日瘀斑组织液涂片检出革兰氏染色阴性双球菌,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27日六院进行了网络报告。6月2日省疾控中心PCR检测瘀斑组织液标本结果为C群脑膜炎奈瑟菌。经治疗,患者除右侧小腿胫前瘀斑外,其他无异常,于6月10日痊愈出院。,18,经调查

9、,A学校三例病例同宿舍,B学校与A学校病例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四例病例发病前均无外出史,无外来人员探视史,免疫史均不详。,A校共确定密切接触者102例,全部进行预防性服药(头孢克肟片)和ACYW135群脑膜炎多糖疫苗应急接种,其中2例病例出现发热症状,经登封市人民医院隔离观察治疗至体温恢复正常,于6月9日所有密接全部解除隔离。,B校共确定密切接触者100例,全部进行预防性服药和隔离观察,其中1例密接出现发热症状,经登封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扁桃腺炎”,其余密接人员健康状况良好,于6月19日全部解除隔离。,6月3日,对A校和B校分别采集61份健康咽拭子样本进行细菌培养,A学校带菌率47.54%(29

10、/61),B校带菌率42.62%(26/61),带菌检测阳性学生全部进行了隔离观察和预防服药。,19,发生原因分析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寄宿式全封闭管理,人群高度聚集,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学员来自全国各地,流动性大,多数学生免疫史不详,传染源容易输入、易感人群容易积累。常规疫情防控措施(晨检、病因追踪、消杀、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新生不适应武校高强度的训练,导致过度疲劳和抵抗力下降。结合近年全省流脑监测情况和本次带菌率调查结果判断,此次流脑聚集性疫情发生和传播的原因可能是流脑免疫史空白、抗体水平降低、武校健康人群带菌率高。,防控措施,登封市卫生防疫站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从疫

11、情发生之日起指派专人进驻学校指导开展晨检、因病缺勤、预防性服药、隔离、环境消毒、健康教育等工作。 指定专门的医院为定点医疗机构,负责对流脑疑似病例的筛查和隔离观察。 指定专人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流脑疑似病例的搜素,确保疫情防控关口前移,做到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对所有寄宿制学校师生尽快开展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应急接种。 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单10万份,对市区武校和中小学校进行了发放。,调查处置经验,政府领导重视,部门配合、联防联空机制的良好运行,省市县三级疾控上下联动,学校的积极配合是本次疫情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的保障。,调查处置教训,1、学校在常规疫情防控措

12、施的落实方面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如晨检、病因追踪制度流于形式,日常消杀、健康教育制度未严格落实等。 2、在疫情处置前期学校配合不积极,师生对传染病的防治意识不强,个别环节落实不力。 3、学校传染病防控资料留存不完善、不规范。 4、对疫情形势判断欠科学,预防性服药范围过大。 5、基层专业人员对样本采集操作经验不足,实验室检验条件落后,实验室检测技术尚需提高。,今后工作建议,继续确保当地儿童流脑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建立有效的传染病联防联控体系,加强登封各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建立辖区内学校新生入校接种证查验机制,及早消除免疫空白,真正做到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传染病在学

13、校的传播和流行。 建议登封建立传染病综合监测点,及时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职责,教育行政部门 把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考核目标。 协助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地区学校的疫情控制对策、措施及疫情处置预案,并督促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本辖区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相关人员培训工作; 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对本辖区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工作职责,卫生行政部门 协助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地区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方案及疫情处置预案; 组织协调疾控和医疗卫生机构对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

14、控工作进行技术指导:了解疫情动态,并根据疫情变化情况,指导教育行政部门、托幼机构和学校及时调整和完善防控措施。 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对本辖区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工作职责,教育行政部门 把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及考核目标。 协助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本地区学校的疫情控制对策、措施及疫情处置预案,并督促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会同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本辖区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控相关人员培训工作; 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对本辖区托幼机构和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进行督导、考核。,工作职责,学校 在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管理下,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制度和措

15、施,积极组织开展本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各单位行政首长应作为第一责任人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小组成员应该包括学校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并随着托幼机构、学校人事变动,小组成员应及时调整。 每年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并予以落实,同时将其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评。 每年拨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以保证各项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落实。,工作职责,学校 落实校医配备。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比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目前卫生室和校医配备未达标的学校,

16、可采取医疗机构和学校共建的模式解决校医匮乏的问题,即由学校提供场地,医疗机构提供专业人员与设备,在学校内建卫生室,为学生提供基本医疗和学校卫生服务,同时承担相应的学校常见病防控职能。学生人数不足600人的非寄宿制学校,可以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技术人员或者保健教师,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接受教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对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督促、检查; 负责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全体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职责,学校 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和预防接种证查验结果信息报告人。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设置优先考虑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在卫生部门的技术指导下,制定本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应急预案和相关制度,包括学校传染病防控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检制度、因病缺课登记、病因追踪制度、传染病复课证明查验制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重要场所的卫生清洁和通风制度等、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等,并根据传染病预防控制形势及时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