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新人教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010728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高中地理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高中地理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高中地理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高中地理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 2.1.1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复习方略配套课件 新人教(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的合理容量,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形成学科能力的源头。本栏目内容在高考时虽不直接考查,但考题无不由此而生。感觉简单未必掌握,认为掌握未必精准。化主干梳理为习题训练,变知识再现为能力提升。训练式梳理,创新记忆模式,提升复习效果!高考成败,根基在此,不可小觑!,三年6考 高考指数: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总趋势:不断增长。 2.决定因素:_,出生率和死亡率,3.两种差异 (1)时间差异 10万年以来,人口增长速度呈_的趋势; _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2)空间差异 特点:地区上_。 表现

2、,加快,20世纪以来,不平衡,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_,缓慢,很快,【点睛】(1)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2)目前世界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与转变过程,原始型,现代型,高低高,社会经济发展,2.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 (1)发达国家: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_。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我国:基本实现了由_的转变。,传统型,传统型向现代型,【点睛】(1)一般把2%作为高出生率与低出生率的界线;把1%作为高自然增长率与低自然增长率的界线。

3、 (2)原始型和现代型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都较低,主要区别在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_的人口数量。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 主要包括_、科技发展水平以及_和文化消费 水平,其中资源是主要的制约因素。 3.人口合理容量 (1)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_。 (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有着重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持续供养,资源,人口的生活,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时间差异,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是决胜高考的关键。本栏目依据考纲结合教材,提炼知识要点,逐个突破高考重难点;以最新模拟原创题为训练依托,即时演练,讲

4、练结合,系统复习,效果显著。考点在握,才能高考无忧!,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的空间差异 【问题导引】 1.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存在何种差异? 2.你认为发达国家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应各自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1.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增长缓慢,现代型,受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和人们的生育观念的影响,增长很快,传统型,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2)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因经济发展水

5、平不同,人口增长特点存在着差异,人口问题也不同,图解如下:,【误区点拨台】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不是所有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比如中国、古巴等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对点演练1】(2011江苏地理)下表为据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江苏省总人口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图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回答(1)、(2)题。,(1)关于江苏省人口数量及三大区域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苏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化幅度最大 B.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 C.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苏中和苏北

6、减少的人口数量 D.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等于从省外迁入的人口数量,(2)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 是( ) 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 B. C. D.,【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技巧,并能把表格、三角坐标图中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从中提取江苏省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不同区域人口数量变化等信息。,【解析】(1)选B,(2)选B。第(1)题,根据表中2000年和2010年的数据变化可知,苏南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的变

7、化幅度最大;苏中人口占全省人口比例下降且人口数量减少;因为江苏省总人口在增加,所以苏南增加的人口数量不等于苏中和苏北减少的人口数量;江苏省增加的人口数量是江苏省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造成的。第(2)题,从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下降;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老,但劳动力充足。,【变式备选】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两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世纪中期以来,甲国人口增长快于乙国 B.近些年来,乙国老龄人口比例

8、大于甲国 C.20世纪末,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 D.乙国代表了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 (2)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有( ) 甲国的社会负担加重 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 甲国劳动力严重短缺 乙国的环境污染加剧 A. B. C. D.,【解析】(1)选C,(2)选B。第(1)题,根据图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相对关系,可以看出到20世纪末,甲国自然增长率较小,至2000年为0,表明已进入现代型。到20世纪末,乙国自然增长率较大,出生人口增长速度快,其代表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情况,乙国的老龄人口比例小于甲国。第(2)题,甲国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环境

9、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问题导引】 1.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 2.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区别?,1.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区别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其最重要的衡量指标是环境人口容量。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与环境人口容量意义相近,但并不相同。环境承载力多用于研究某一种资源与供养人口的关系,如土地人口承载力指的是在保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土地提供的食物能健康供

10、养的最大人口数。在实际中,为了简便,往往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环境人口容量。,2.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2)各影响因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如下图所示:,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最大人口数量,生存,大,发展,小,最适宜人口数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4.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措施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使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师生互动】除了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及文化消费水平

11、外,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还有哪些?,【拓展延伸】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其他因素,【对点演练2】下表为陕西省关中地区人均自然生态服务需求与自然环境所能提供的生态服务数量比较表。据此完成(1)、(2)题。,(1)表中数据说明,关中地区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主要 有( ) 资源数量 科技水平 消费总量 开放程度 A. B. C. D. (2)协调关中地区人地矛盾,可行的措施有( ) A.少生优育,减轻人口压力 B.发展经济,消除生态赤字 C.厉行节约,降低人均需求 D.扩大资源开发,增加供给总量,【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并能正确分析表中数据。 【解析】(1)选C,(2)

12、选A。第(1)题,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地生态赤字增加的原因为人口的增长导致消费总量不断增长,而供给总量不变。第(2)题,由于关中地区的资源供给总量不变,要协调该地的人地矛盾,需要从其他地区输入资源,增加供给总量,同时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压力。,准确读图是突破地理高考的瓶颈,规范答题是获取高分的保证。本栏目通过对近几年高考出现频次较高图表的系统剖析,呈现“析图”“知地”“明理”的思维过程,挖掘蕴含内容,使隐性信息显性化;针对高考综合题命制中最常见的几种类型,剖析常见失分点,提供答题模板。为你顺利穿越高考时空增添活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典例】(2010海南地

13、理)下图示意四个国家人口的性别-年龄构成。读图,完成(1)、(2)题。,(1)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 B. C. D. (2)图示四国中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 B C D,【思路点拨】解答该题应把握以下三个关键点: (1)熟悉人口自然增长率公式,即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明确塔基、塔顶的宽窄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塔基越宽,出生率越高,塔顶越窄,死亡率越低。 (3)结合纵坐标,找出金字塔图中表示3039岁年龄段人口的长条,对照横坐标读出人口数量。 【答案】(1)D (2)B,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因

14、图形似金字塔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人口金字塔图能够反映过去人口的情况、目前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因此成为人口部分知识考查的主要方式。结合近几年考查情况,其判读方法总结如下:,1.读懂坐标,明确单位 读懂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分别所占的比重。要注意横坐标有时表示的是比重,有时表示的是人口数量,还要特别关注人口数量的单位。如上面例题中的单位是百万,、的单位是千。,2.观察变化,探究顺序 要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某一年龄段不同时期所占比重的变化,探究该地

15、区人口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下面四幅图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观察四幅图中青少年儿童及老年人口的比重变化,联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模式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人口年龄结构也由年轻型向老年型转化,青少年儿童的比重不断减少,老年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在人口年龄金字塔图中表现为塔基不断萎缩,塔尖不断增宽,故顺序为。,3.分析形态,判断类型 人口金字塔图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形、葫芦形、圣诞树形等,要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某一时间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的含义。如下图中增长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这是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长期都较高的结果,该地区

16、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属于传统型。再如缩减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缩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大,是出生率长期下降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一般属于现代型。,4.联系实际,注重外因 在判读分析时要结合某地实际,充分考虑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如大规模战争、中国三年自然灾害、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人口的影响。如下面左图中20岁左右人口比重较大,可能为大学城;右图中20到50岁男性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可能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男性务工人员的到来。,下图为四个国家1960年和2011年人口数量状况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1.有关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国人口总量和增长量最低 B.美国人口增速和增长量最高 C.印度人口总量和增速最高 D.沙特阿拉伯人口总量最低而增速最高 2.上述四个国家中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