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课件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010124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课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学科技能培养,第3讲 常考地理图表的判读,第一部分 专题突破方略,【复习策略】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基本类型的图像日趋复杂,图中隐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对判读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各类变式图表的出现(如统计图表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更增大了图像的识读难度。因此要注意培养以下能力:认识数据与图形之间的关系的能力;根据图表和数据解释说明有关概念的能力;根据有关数据信息解释相关问题的能力;复习中应关注图形的多角度转换,重视判读方法的运用和归纳,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卷,读图分析类的题型在高考地理试题中所占分值比重很大。很多试题都是“以图入题”,几乎是“题题有图,无图不成

2、题”。同时,不同的图表或文字相互结合,对考生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能够根据地图叙述地理事象和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归纳和总结,另一方面还要求考生能够对图表信息中的隐性信息进行提取和对无效信息进行排除,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各种图表以“新”“变”“热”为主。“新”主要是形式新颖,以及图表反映的地理事物(事件)新;“变”主要是将原有的一些图形进行形式的变化,从而变成了新图,这是近年高考试卷的亮点之一;“热”主要是图表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是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生活、生产及社会经济等问题的能力。,1下图中数字表示城市,读图完成(1)(2)题。,某种地

3、理事物分布图,(1)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A石油主产区 B重要城市带 C主要工业区 D主要森林带 (2)图中城市()。 A有两个位于西半球 B正午太阳高度 C在的东南方向 D多位于中纬度地区,解析 第(1)题,阴影部分主要分布在北美、亚欧大陆北部、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为世界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第(2)题,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60之间的中纬度地带。 答案 (1)D(2)D,地理分布图在图形系统中所占比例大,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政治区域图(如世界政区图、中国政区图等)、自然要素分布图(如世界气候分布图、地形分布图、气温分布图、水系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各种自然资源分布图等

4、)、人类活动分布图(如中国工农业要素分布图、中国铁路分布图、人口分布图等)、区域综合图(如南方地区矿产、铁路和城市等多要素分布图等)。按照地理事物在图形中分布的范围和形状,将分布图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点状地理分布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是标定在图上离散的点。表示分布地点:如我国水电站的分布(只表示其空间位置)。表示类别:用不同图例,如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表示数量:用定位符号的大小来区分(或同时在符号旁边注明绝对数量)。,(2)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洋流、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读线状地理分布图要注意事物的

5、起止点、事物的沿途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空间不同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结构体系。,(3)面状地理分布图:表示地形区、气候区、农业地域、工业区等地理事物。表示分布范围:在地图中用封闭的界线,或一种图例表示某种呈面状分布事物的范围。表示类别:在某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内,用不同的颜色或图例,在各个范围内用不同图形加以区分类别。表示数量:常用散点法(点数多少)、等值线法。读面状地理分布图,要明确事物的地理范围。,2下表为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表,下图为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图。据此完成(1)(2)题。,四

6、种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注:甲为19671976年乙为19771986年丙为19871996年,(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时段南疆与北疆年平均降水量差异最小 B.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比北疆大 C.阿克苏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 D.甲丙时段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增长率大于北疆 (2)表和图反映出的变化可能给新疆带来的影响有 ()。 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河流的结冰期变短,使新疆由干旱地区变为湿润地区增加灌溉水源, A.B CD,解析 第(1)题,对比甲、乙、丙不同时段南疆与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可以看出,在丙时段南疆与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差异最大,北疆的年平均降水量大于南疆;阿克苏河位于我国西

7、北内陆,主要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第(2)题,表所反映的是新疆年平均降水量逐渐增加,图所反映的是阿克苏河年平均径流量逐渐增大。水量的增加为部分地区植被生长提供了条件,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同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灌溉水源;新疆年平均降水量虽在逐渐增加,但仍然远远小于800 mm,且该地区蒸发旺盛,不可能变为湿润地区;河流的结冰期长短跟气温在0 以下的持续时间长短有关,跟径流量无关。 答案 (1)D(2)A,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是大量真实地理信息的数字化和形象化的形式,是地理信息的社会交流工具。它用真实可信的数据来描绘图表及表述地理原理和地理过程,是地理规律、地理事物在区域内发生、发展的具体体现,具有较

8、强的时间动态性。地理统计资料及图表,按照表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表格、坐标图、结构图三大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下:,地 理 统 计 图 表,解读地理统计图表,要求能正确理解图表表述的地理信息的含义,判读其表示的信息的数量或等级;同时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并在上述基础上,解释或说明相关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规律等。解答地理统计图表题,要做好“三部曲”认真审题、提取有效信息、揭示地理内涵。,1圆形结构图 (1)扇形图:适用于表示某地理事物的部分构成。以全部面积表示地理事物的整体,以各个部分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表示该部分占地理事物整体的比例。 这种图形能表示两方面的内容:一 是表

9、示地理事物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是表示各部分的相对比例关系。 如中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分布百分 比图。,(2)饼状图:饼状结构图除了可以反映扇形结构图所反映的两方面内容外,还可以反映某一地理事物的量,从而可以从数量变化和比例关系两方面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状况。如某市工业结构图,既表示了工业总产值是300亿元,又表示了各工业部门所占的比重。,(3)判读步骤:阅读图例和文字说明,明确图中反映了哪些地理事物;分析这些地理事物的异同点,在脑中呈现相关的知识点;对反映的地理事物进行排序;结合其他信息回答问题。,2曲线图、折线图(线性图) (1)特征:曲线图、折线图是采用曲线或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数据的变

10、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统计图。这种图对分析各种地理事物的动态变化及依存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分析的思路:看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内容;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对曲线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递减段表示纵坐标项目与横坐标要素之间呈负相关,递增段表示呈正相关;曲线斜率大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大,曲线斜率小的一段表示变化幅度小;对曲线的不同变化段进行分析、评价。如下图:,3常见坐标图 (1)三维坐标和平面正三角坐标图:是用三维空间来反映三个地理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或是将它们统一在一个平面内,形成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如下图)。,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时,需要把握几个关

11、键: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由0%100%。 (2)多维坐标图:多维坐标图是根据坐标的一般原理,将众多且有关系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绘制而成。(如下面的三种坐标图),风频玫瑰图是在一个八方位(或更多)坐标图中加上气象资料绘制而成的,坐标中心点的风频概率为0,风频曲线离中心点越远说明风频率越大。一般而言,要能读出一个地方的最大风频和最小风频,以此结合有关城市和工业布局知识。,4表格的判读技巧 地理表格是地理数据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考查考生阅读、理解材料和灵

12、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解读表格题最关键的是灵活运用表格数字,从数字中找出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解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仔细阅读表格,充分把握表名的中心内容。 表名表达了图表所要展示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透过表名往往可以发现一些重要信息。,第二,抓住主要线索,综合分析地理规律。 表格集中展示了多项地理要素,但也有主次、轻重之分。主线要素往往体现了命题意图,是多项地理要素中的主要要素。 第三,对地理统计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解答表格题通常重视认识表格统计中反映出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也就是从理性上做定性认识。大多数表格题直接就可以观

13、察分析到地理事物的强弱、大小、多少等规律变化。,若题目要求进行定量计算,就必须整理数据、计算数据,做出信息的数量或等级的定量认识,并进一步完成定性分析。例如,表格给出了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某地各月降水量,要求确定该地所处的干湿地区,解答此题必须把各月降水量逐月累加,由定量到定性分析。 解答表格题是做定性、定量分析,还是仅做定性分析,因题而异,解题时要灵活掌握。 第四,注意对表格中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 类比分析地理事物的相同、相异、相似点,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地理事物的共性,更深刻地认识地理事物特点。,在阅读表格时,一定要弄清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并且进行横、纵向对比,分析事物的变化过程。,3

14、读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1)(2)题。,地理示意图的类型与判读,(1)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温:甲乙丁丙 B海拔:丙丁甲乙 C密度:乙甲丁丙 D气压:甲乙丙丁 (2)此时,图中M地吹()。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解析 第(1)题,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下凹为低压,甲处气压高于乙处,丙处气压高于丁处;同一垂直面上,海拔高气压低,故气压甲乙丙丁。第(2)题,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北半球近地面最终形成的风向向右偏转与等压线成一定的夹角,故M处为东北风。 答案 3(1)D(2)A,

15、地理示意图是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显示地理事物的结构或相互之间联系的图形,其特点是主题突出,清晰易懂。地理示意图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地理原理示意图 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常见的如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2地理发展过程示意图 地理发展过程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的图形。常见的如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锋面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河流径流变化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城市化过程示意图、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示意图

16、、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等。需要指出的是地理发展过程示意图中也有些以数据统计图的形式出现。,3地理关联示意图 地理关联示意图是指表示各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或结构特征具有因果关系的图形。常见的如天体系统图、国家或区域经济部门结构图、工业或农业布局图、人口的各种构成图、环境各要素关系图、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等。有些图形中地理事物的关系以数据的形式表现出来,则又可属于地理统计图系列。,4模式图 用一种模式反映某种地理事物地区分布的示意图。如: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模式图、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等。运用这些模式图,在学习时,可以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准确理解和掌握某一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5剖面示意图 中学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剖面图主要是地形剖面图。将地形剖面图与相应的地形图对照起来阅读,可以判断出地形类型。阅读时要注意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例如,阅读下面的我国某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根据图中所示条件,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我国中部,汉中谷地介于大巴山和秦岭山脉之间,因此图中表示大巴山,表示秦岭山脉,表示渭河谷地或关中平原,表示黄土高原。,对地理示意图的复习要能够用地图语言揭示地理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