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1课件 岳麓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00999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90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1课件 岳麓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1课件 岳麓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1课件 岳麓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1课件 岳麓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1课件 岳麓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1课件 岳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8讲 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_1课件 岳麓(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8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五四爱国运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一、金田起义 1背景 (1)鸦片战争的影响 外国商品大量涌入,部分手工业者破产,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 鸦片的输入,造成大量外流。 战费和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 (2)清政府:吏治腐败,各级大肆搜刮人民。 (3)天灾不断,广西各种矛盾尤为突出。,白银,官吏,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3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二、天国兴衰 1建立政权:1853年3月,攻克南京,改称“ ”。 2进入全盛 (1)军事上:为拱卫天京,进行北伐和西

2、征,到1856年,达到全盛。 (2)政治上:颁布了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按人口平分土地。 男女平等。,天京,3由盛转衰 (1)天京事变: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2)重新振作 军事上:年轻将领和李秀成被起用,士气重新高涨。 政治上:洪仁玕主持朝政,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陈玉成,资政新篇,4走向失败 (1)1863年,在英、法军队支持下,兵分三路围困天京。 (2)1864年,湘军攻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曾国藩,天京,5历史意义 (1)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 (2)颁布的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 (3)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 性质的社会改

3、革方案资政新篇,是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政治基础,天朝田亩制度,资本主义,轻巧识记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金田起义揭开序幕 永安建制初建政权 定都天京政权对峙 北伐西征军事全盛 天京内讧由盛转衰 重建核心忠英干王 天京陷落运动失败,(2)太平天国的纲领:前期天朝田亩制度建国纲领,后期资政新篇(治国方案)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新方案,二者都没实行。根本原因:前者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后者无社会基础。,理解掌握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 (1)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除了阶级矛盾激化外,还受到外国侵略的影响。 (2)发动的方式:太平天国利用的是外来的宗教。,(

4、3)运动的新特点 农民阶级在反封建的同时又担负起了反侵略的任务。 太平天国的领袖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还第一个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1(2009年天星网试题调研)太平天国运动中的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反映出() A清军向太平军反扑 B天京变乱造成悲剧 C太平天国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解析】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再现史实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天父”“天兄”都是对太平天国领导人的称呼,“天父杀天兄”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

5、集团内部的变乱,因而可以判断为“天京变乱”。农民阶级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形成统一的、坚强的革命领导核心,无法保持内部的团结,因而单纯的农民战争不能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答案】B,2洪仁玕说:“衣必洗而垢去,物必改而更新,理之自然也,所谓世之变革者受天新命,食天新果,饮天新汁,因有自然之学,用以新民新世。”下列不能反映其思想的是() A呼吁社会改革 B废除封建专制 C向西方学习 D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解析】材料反映了洪仁玕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改革、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它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能反映农民阶级实行平均主义的革命要求。 【答案】D,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

6、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一、清末民主革命风潮 1背景 (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2)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其统治危机。 2兴起:1894年,孙中山在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檀香山,兴中会,3发展 (1)建立革命政党: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成立,孙中山任总理。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后阐发为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以为机关刊物。 (2)与改良派论战: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与改良派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等问题展开思想论战。 (3)发动

7、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1911年4月的广州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鼓舞了人们革命斗志。,东京,民报,共和政体,二、武昌首义 1经过: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率先发难,经过一夜激战,革命军占领武昌。 2结果:成立了,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湖北军政府,三、民国的建立和帝制的终结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成立,定都,临时大总统为孙中山。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时间:1912年3月正式颁布。 (2)内容: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还规定了关于国民的基本权利。 (3)意

8、义: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南京,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原因 袁世凯掌握了清政府的。 立宪派和旧官僚害怕革命发展,希望袁世凯主持大局。 帝国主义物色新的代理人,把目光投向袁世凯。 同盟会涣散,成分复杂,很多人把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凯身上。 (2)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在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军政大权,北京,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2)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2 000多年的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3)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君主专制,轻巧识记辛亥革命 (1)指导思想:三

9、民主义。 (2)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3)五个“第一”: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是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华民国是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辛亥革命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4)结果: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分析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和局限性 (1)革命性与民主性 在政治上: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

10、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2)局限性: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较深地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11911年4月21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它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个月后它回到上海应升起的国旗是() A大清王朝的龙旗

11、B中华民国的五色旗 C中华帝国的青天白日旗 D新中国的五星红旗,【解析】13个月后应是1912年5月,上海属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统治区,故应升中华民国五色旗。 【答案】B,2“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解析】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但封建统治的基础仍然存在,排除A;所给材料没有提到民主共和的观念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排除B、C;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是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即材料中的“皇帝倒了”。 【答案】D,概

12、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背景 1“二十一条” (1)背景:一战爆发后,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侵华步伐。 (2)时间:1915年,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政府递交。 (3)目的: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欧洲,袁世凯,殖民地,2巴黎和会 (1)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召开和会。 (2)中国希望改变在国际上的屈辱地位。 (3)欧美列强决定将德国在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巴黎,山东,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经过 1导火线:中国在上的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示威。 3高潮: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巴黎和

13、会,北京,工人阶级,4结果 (1)罢免、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2)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曹汝霖,凡尔赛和约,三、五四精神影响 1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体现出强烈的和牺牲精神,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民主与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3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文化启蒙构成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爱国精神,民主,轻巧识记五四爱国运动 (1)性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彻底、不妥协、群众基础广泛。 (3)两个阶段和中心:1919年5月4日

14、至6月初在北京;6月5日起在上海。 (4)“五四”精神:爱国主义。 (5)划时代意义: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中国步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归纳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1(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卷)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解析】据标题中的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19年发生在北京的五四爱国运动,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学生打出

15、的口号是“外争主权,内除国贼”,A、D两项与标题反映的内容不符,B项发生在6月5日以后。 【答案】C,2下面有四幅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其中哪一副对联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胜利的表现。A项反映对英国政府迫害学生的愤慨;B项反映对不参加罢市者的讽刺;C项反映商人罢市的要求;D项反映了五四运动的胜利表现,拒绝和约签字,惩办卖国贼。 【答案】D,一、天朝田亩制度和资

16、政新篇的比较,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进步性 (1)在政治上,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而且以根本法的形式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 (2)在思想上,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树立民主共和合法的观念。 (3)在经济上,确认资本主义关系为合法,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4)在思想文化上,利用临时约法规定的集会、结社、言论、出版等自由,纷纷组织党团和创办报刊,大量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新文化运动创造了条件。 2局限性:临时约法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也没有具体涉及关系到“民生”的土地问题,带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孙中山旧三民主义的倒退。,三、爱国主义精神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1从运动的起因看,列强的歧视和压迫是直接原因。 2从运动的宗旨来看,是为了反抗外国强权,维护民族利益。 3从运动的过程来看,始终坚持一个目标就是维护主权,反抗强权。,(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解题指导】首先注意题干中“直接体现”“抗灾”等关键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