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009982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方案】高中历史 第六单元 第29课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课件 岳麓必修3(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第29课,新知预习 巧设计,名师课堂 一点通,课堂小结建通史,基础等级,发展等级,重点诠释,考点全解,创新演练大冲关,一、“双百”方针的提出 1地位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也是党领导 工作的基本方针。,科学研究,2意义 (1)“双百”方针符合我国文艺和学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促进文艺繁荣、 、科技兴旺有重要作用。 (2)“双百”方针在文艺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 响, 各部门都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3)学术界围绕中国历史分期,以及人口学、遗传 学方面的一些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术民主,学术文化,二、遭遇曲折 1原因 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

2、 ”的影响和破坏。 2表现 (1)1957年, 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 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一些知识分子和学术观点被错误 地批判。 (2)“文化大革命”期间,“双百”方针再遭重创: “文革”盛行“ ”文艺,文艺界呈现出“百花凋 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几乎中止。,文化大革命,反右斗争,阶级斗争,三、文学艺术的春天 1“双百”方针重新确立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 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做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再度迸发出勃勃生机。,十一届三中全会,2文学艺术的春天 (1)文学上:作品数量大增,题材更加广泛,以 “ ”、“反思文学”为先锋的

3、各类文艺流 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 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2)学术和科技上:理论界摆脱了“ ”的僵化思想束缚;一度被撤销的社会学等学科相继恢复。 从1996年开展至今的“三下乡”活动将文化、科技、卫生 送到全国农村。学术研究迎来了 的学术春天。,伤痕文学,以阶级斗争为纲,百花齐放,“连连看” 1956年,“双百”方针提出后,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思想活跃了,涌现出一大批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连线。,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这造成了什么影响?,1.,提示:反映了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遭到了严重破坏和损害。影响:导致许多热爱社会主

4、义的知识分子蒙冤受屈,长期受到歧视和压抑,严重损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文艺界出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基本停止。,2在新中国的科技与文艺发展过程中,既有“百 花齐放春满园”的时期也有过“万马齐喑”的萧条,随 着改革开放,则又出现了“姹紫嫣红开遍”的繁荣。 那么,新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中,贯彻“双百”方针 的过程留给我们了哪些经验教训? 提示:(1)正确执行“双百”方针,能直接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的文明进步,脱离“双百”方针就会阻碍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2)在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技术文化事业中,要正确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与政治的关系,要正确处理

5、好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3)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一、“双百”方针的实质和意义 1实质 就是承认社会主义科学文化的多层次和多样化格局。不是一“花”一“家”的单调形态。,2意义 (1)它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这两个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中国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双百”方针充分体现了宪法的这一精神。 (2)“双百”方针是促进团结的方针。文艺具有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 (3)“双百”方针是符合文艺发展内在规律的方针。,1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

6、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 式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 A繁荣社会主义文化B调动知识分子积极性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让各种思想自由辩论 解析:“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 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根本目的是 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A,二、社会主义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异同 1不同点 (1)背景不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社会急剧变化,适应封建社会的产物,今天的百家争鸣是社会主义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产物。 (2)目的不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为发展新兴的封建经济而出现的争鸣,今天的百家争鸣是

7、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3)结果不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今天的百家争鸣带来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2相同点 都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 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 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 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 重于政治主张,解析:新时期的百家争鸣是指在文化学术领域,而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主要是政治上的治国

8、主张,故答案为D。 答案:D,典题例析,例1(2010广东高考)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B“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解析本题考查建国初期的“双百”方针,意在 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A、B、C都是“文革”时期的文艺方针,不符合题意要求。“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体现了文学、艺术的自由发展。故选D。 答案D,题组冲关,1(2009海南高考)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 () 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C提高人民群众文艺水

9、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双百”方针的背景和目的。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其目的就是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答案:D,2中国共产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不同 的学术思想和文化艺术自由发展,但是有一个前提, 那就是 () A不能宣传唯心主义错误 B不能违背科学精神 C不能违背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 D不能宣传资产阶级倾向观点 解析:“双百”方针的提出,并不是意味着可以随心 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C,3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被称 为“难忘的1959年

10、”。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解析:提取材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1959年”、电影 的繁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正是因为: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使我国的文艺界出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答案:A,典题例析,例2(2012滨州月考)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 中国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 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A维护了民主法制和社会公正 B促进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

11、C使文艺界仅存了八大“样板戏” D体现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文化大革命”。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史实的只有C。 答案C,题组冲关,11957年2月,中央实验歌剧院在北京上演了古典歌剧 茶花女,这是第一次将西方古典名剧在新中国公 演。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C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57年”,然后依据材料内容,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文艺繁荣,其原因是19

12、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与实施。 答案:D,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了巴金、 周信芳等文艺界著名人士。 材料2:以下是巴金先生的简历: 巴金(190411200510),1950年后任平明 出版社总编辑、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53年9月先后任中国 作家协会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 学主编。1962年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 “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77年至1983年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 联合会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83年任全国政协 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2003年3月在全国政协

13、十届 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3年11月, 国务院授予巴金先生“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中国新文学大系,请回答: (1)毛泽东接见巴金、周信芳等文艺界著名人士这一年,为推动科技文化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什么方针? (2)为什么巴金等文艺工作者在“文革”期间受到冲击?这一冲击对我国文化发展造成了哪些消极的影响?,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第(2)问结合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的时代背景去分析,从对艺术家个人和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两个方面分析其消极影响。 答案:(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2)原因:由于一些学术问题被当做政治问题,甚至把学术争论说成是阶级斗争,

14、不同的学术观点,被看做是不同的阶级利益,因此一些正确的甚至是优秀的作品被当成错误的受到批判。消极影响:文艺界呈现“百花凋零”的局面,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中止。,“双百”方针放异彩,改革开放奔 小康,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双丰收,文化上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把“双百”方针当做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再度迸发出勃勃生机。 (2)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邓小平强调要坚持“双百”方针。 (3)在“双百”方针指引下,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先锋的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政治

15、上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首先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同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并积极立法,把“依法治国”正式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2)基层民主选举是落实宪法赋予人民的权利、保障人民用投票表决的方式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举措,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国仍然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经济上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改革揭开序幕,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以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目标。 (2)21世纪初,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从1980年创办经济特区迈出对外开放第一步,我国逐渐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1992年开发浦东,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