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一)

上传人:金手指1****983 文档编号:145006960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精编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精编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精编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精编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一)(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选 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精选 5 篇 篇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感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那么,抗击疫情先进人物先进事迹汇报材料怎么写?下面给大家分享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精选.欢迎阅读! 料 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1 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 x 月 x 日大年初二接到任务后,_交通运输分局_站长_就没有离开过疫控卡点工作岗位,直至 x 月 x 日上午 x 时发生心梗晕倒。 为全力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_区统一部署,x 月 x 日上午,_交通运输分局负责协调设立公路交通疫控卡点。接到任务,_同志主动请缨去辖

2、区内最远、情况最复杂的_高速服务区。作为卡点的负责人他一边组织卡点值班室活动板房搭建,一边协调解决工作人员的饮食、休息,防护等问题。他亲自制作登记本、卡点指示牌等保障用品,组织卡点工作人员召开现场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卡点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求大家要严格按照要求逐一登记过往车辆和人员,协助医护人员测量体 温,严防死守疫情的扩散。在没有隔离服和防护服的情况下,_总是抢在其他同志的前面,去询问来往车辆的情况。卡点任务较重,人员有限,执法人员按照 24 小时轮班制,但_心系疫情防控,从年初二到大年初六没有离开过_高速服务区疫控卡点,吃住全在卡点上,卡点条件有限,累了就只能和衣而卧,饮食只有简单的快餐及方便

3、食品。 鉴于_服务区的车辆流动较多,工作量较大,局领导按排_交管站站长_协助他工作,初六上午八点本该他下夜班,他向_交接了相关工作后并没有离开岗位,上午十点左右连续奋战了近百个小时的_感觉胸闷、气喘、出冷汗,他也没有和同事们说起,只是说_来了,有人掌舵了,他就可放心下班了。他还说从年前到现在忙着工作都没有时间回家看看生病在家的老父亲,准备回家洗个澡换件衣服去给老人做顿饭,陪陪他老人家。可是上午 11 时,刚到家的_便晕了过去,家人急忙拨打 120,将他送往_医院进行抢救。由于救治急时,手术也非常成功,目前已脱离了生命安全,正在 ICU 病房进行密切观察。经诊断,_本来就患有高血压,又因长时间熬

4、夜、工作劳累,这才导致突发下壁心梗。 得知_生病一事后,_交通运输分局领导立即赶到医院进行探望,并及时向区政府、市局领导进行汇报。苏醒后的_仍不忘向前来探望的领导询问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情况。 在日常工作中,_作为_交通运输分局治超站站长,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就长期坚守在工作一线默默耕耘,不计名利,踏实工作,经常熬夜加班。面对疫情,他更是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用极短的时间就协调建好 X 个疫控卡点 X 座活动板房,做为值班室、休息室、隔离室使用,保障了卡点防控工作的开展。_的工作也赢得了过往车主旅客、服务区同仁和兄弟单位同事的一致称赞。_用行动彰显了交通人的爱岗敬业、担当作为、攻坚克难的光荣形象

5、。 疫情来袭,还有许许多多的交通执法人员,明知前路凶险,他们却依旧义无反顾地逆行,坚持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坚守着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线。 料 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2 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火神山医院重症二科医生刘野的值班日记里,ICU 里生与死的战斗随时都在打响。 30 床的患者突然失去呼吸,眼睛发直,赶快抢救!半夜 11 点多,刘野上夜班刚进入病房,对讲机里就传来了急救呼叫。刘野急忙跑过去,查看心率还正常,就立即按压患者胸廓,并呼叫护士给患者紧急推了一组呼吸兴奋剂,经过较长时间的胸肺复苏,患者才逐步恢复自主呼吸,累得汗流浃背的刘野和护士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在重症医学科,像这样的

6、战斗随时都可能打响!刘野说。 2 月 18 日下午 2 点,刘野在做好防护后,刚进入污染区没多久,浑身就湿透了,感觉闷得慌。刚接班就发现两名上呼吸机的危重患者血压低、血氧饱和度低。刘野立即调整用药,加强镇静补液后,患者生命体征有了改善。这时,刚转进来两天的 24 床患者突发状况,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呼吸急促、口唇发紫。刘野立即把呼吸机工作模式调整到加强状态,让患者深呼吸,可患者生命体征只好转了一点,呼吸仍然困难。 必须进行气管插管。依据多年重症救治的经验,刘野立即作了决定。气管插管是重症救治中感染风险最高的操作之一,由于患者意识清醒,伴随患者咳嗽咳痰喷出的大量气溶胶,会让整个病房出现更高的感染

7、风险。刘野没有迟疑,取来喉镜,让护士更换有创呼吸机管路,准备好气球,同时安抚好患者,比较顺利地将管子插了进去,连接管路开始通气。患者血氧饱和度逐步上升,口唇也开始恢复正常。 经过近两个小时抢救,刘野又一次赢得与死神的战斗,这也让他在思想上迅速成长,战斗结束走出污染区,他郑重写了入党申请书,表示要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2 月 20 日,刘野值夜班,在他要交班前 10 多分钟,一名患者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心率飙升,血压下降,经过 40 多分钟抢救,病情才好转。这一天,他在夜班连续抢救了 3 名患者,交接班时已是筋疲力尽,乘公交车返回宾馆时,靠着车窗他就眯着了。 2 月 26 日 11 点多,刘野

8、接班,逐个病房查看患者。25 床的患者是一位老大娘,闭着眼睛躺着一动不动,看起来心情不好。刘野站在床头问她有哪里不舒服。过了几秒,老大娘才睁开眼睛看着他说,为什么你们医生交班在我这儿都待不了多一会儿就走了?是不是我的病太重了?刘野笑了,对她说:医生来您这里时候少,说明您病情比较轻! 刚刚安慰完这位患者,对讲机里又传来了抢救的呼叫声,刘野又一次投入救治的战斗中。 料 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3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是降低新冠肺炎病亡率的关键,目前,全国已经调集 11000 多名重症专业医务人员汇集武汉,协同攻坚。今天(3 月 1 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位重症专家、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邱海波。 作为中央指导

9、组专家,邱海波一天内要跑三四家医院,巡诊危重症病例,给出有针对性的诊疗建议。刚到武汉时,他发现重症病例每天快速增长,但重症病房却一床难求。邱海波和专家组成员建议,增加集中收治重症患者的定点医院,迅速扩充重症病床,这个意见很快被中央指导组采纳。 在重症病房,邱海波不仅是指导组专家,还是临床大夫。他和同事们在一个个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寻找着治疗的突破口和诊疗路径。 俯卧位通气是邱海波和同事们总结出来的对重症患者明显有效的一种呼吸治疗,目前已经写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但是要将插管的患者翻身,还要避免病人身上各种插管的脱落和损伤,既是技术活又是力气活。 白天临床治疗,晚上研讨诊疗方案,这是邱海波这一个

10、多月来的工作节奏。 在专家组成员夜以继日地努力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已经更新了六版,现在又即将更新第七版。 各地精锐医疗力量汇聚武汉,不同学科协同作战,邱海波奔波在各个重症医院间。在最近几天的巡查中,邱海波欣喜地发现越来越多的重症患者在好转,ICU 开始出现了床等人的现象。 料 疫情先进事迹汇报材料 4 作为一个 ICU 白衣战士,她挽救了 40 位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作为一个专业医者,她保护了许多面临高度危险的战友,并多次踏上生死线 董芳,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 ICU 主任,一位不断与疫魔搏杀拯救生命的女战士,深夜躺在值班室,总是热泪满襟。 2 月 26 日,对于董芳而言,

11、是奋战的一天,是光荣的一天,也是伤痛的一天。当天从早到晚,她都在 ICU 抢救病人。中午匆匆吃过盒饭,就在住院楼走廊上拉开鲜红的党旗,她举手宣誓,成为光荣的预备党员。晚上 8 点,她终于远远见到了分离 1 个多月、刚从生死线上回来却还在隔离的丈夫 1.病人的生死线 董芳第一次接触新冠肺炎患者是 1 月 10 日。那天,她到医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感染科病房会诊。一位老年病人呼吸困难,随时要插管上呼吸机。虽然董芳意识到这位病人是有传染性的,但看到病房外家属焦虑期盼的眼神,她毅然跨进了病房,查看患者病情。 病人家属很期待地看着你,需要你进去看一下病人的状况,然后出来告诉他。我必须进去!董芳回忆说。 此后

12、,不断有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住进 ICU 病房,董芳每天都要面对这些生命垂危有高度传染危险的患者。2 月 14 日,武汉市第三医院首义院区被指定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 2 月 17 日下午,一批危重患者同时进入病房。董芳和同事们忙得汗流浃背。有个患者在楼下的运送车里上不来,董芳就推了一辆轮椅下了电梯。老人被运送人员抱上轮椅。老人太瘦弱,以至于小小的个子在轮椅上缩成了一团。董芳只能一只手环抱住她的胳膊,另一只手推着轮椅,上了电梯。终于到了 10 楼,董芳大声呼喊同伴,一起将患者转运到病床,进行后续抢救。 有同事劝董芳,有的危险操作就别做了,万一感染上怎么办。可生命那么宝贵,不做的话,这条命不就

13、没了?董芳想。 2 月 18 日上午,120 救护车又转运来一名昏迷患者,这是一个肥胖的男性老年人。董芳和同事们一起将患者推进 ICU。他的老伴流着泪反复说:你们一定要救救他啊! 病人有糖尿病,血管条件非常不好,输液速度怎么也快不起来,需要快速建立深静脉通道。这在平时不是一个问题,但现在一切都变得很难。董芳需要弯腰 90 度,基本和病人脸贴脸,双手戴 3 层手套。护目镜过了几个小时就模糊一片,防护服下层的衣服早已被汗湿了几层,一切只能凭感觉!等董芳接好了输液管,病人的血压终于有了起色。 不到两月,40 个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生命,被董芳和她的 ICU 团队从生死线前拉了回来。 越过生死线去世的有

14、七八个患者,每一个逝者都让董芳久久难以忘怀。有一个50 多岁的病人,今天抢救了一天,我希望他能够活下来,能够好转,这是我目前最大的愿望。董芳 2 月 26 日晚告诉记者。 后来,记者收到董芳的短信:很悲伤,他走了! 我觉得挺遗憾,我还是觉得没有帮到的人太多了,我只是觉得尽力做我能够做的事情,看能不能换来病人的一点点希望。董芳说。 2.战友与自己的生死线 疫情初期,武汉就诊发热病人突增,各大医院不断有医务人员感染,急诊科成为重灾区。然而武汉第三医院感染的医务人员相对较少,至今只有一位男护士感染。董芳的职业敏感,保护了许多同事。 1 月初,董芳的丈夫陈伟工作的武汉市中心医院发现几例不明原因肺炎。他

15、回家告诉了董芳。董芳同时参加了国家疾控中心专家的培训,培训时说不明原因肺炎是一个呼吸道的疾病,没有确定人传人。但董芳敏锐地感觉到,呼吸道疾病就很容易通过飞沫传播,类似于肺结核。于是她马上第一个向医院申请给 ICU 配 N95 口罩、防护服和空气消毒机。ICU 病房原来是大通间,董芳又想办法改造成隔离病房,安装了 56 台移动灭菌站。她在全院第 1 个培训 N95 口罩和防护服的使用方法,全科找视频学习,严阵以待。 我感觉这就像打仗一样,得先把战壕挖好了,才能去打,不然的话就会暴露在流弹面前,如果自己倒了,就没有办法去战斗。董芳常对科室的同事们说。 董芳自己也几次踏上了生死线。 最危险的事发生在 2 月 24 日,天较闷热,董芳正在 ICU 救治新冠肺炎病人,防护服穿了好几层,满头大汗,汗水流到她的 N95 口罩里。N95 口罩防水性能好,把汗水兜住了,口罩内层全部打湿。她一吸气,汗水汗就吸到鼻子和嘴里,让她快要窒息,脑袋一阵晕眩。董芳赶快让其他医生接手,而她必须马上从 10 楼下到 1 楼清洁区才能脱防护服。她不敢跑快,因为呼吸一急促,吸的又是水。如果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