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500600 上传时间:2017-10-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复习题第一部分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意思是() 、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从忧患中来到世界上,却从安详快乐中死去。 、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宁快乐中死去。 、出生在忧伤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宁快乐之中。 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开头列举古贤的目的是什么? 3对“所以动心忍性”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因为经过艰苦磨练,所以心被惊动了,性情变得坚韧了。 、只有经过艰苦磨练,才能使他动心,使性情变得坚韧。 、用艰苦磨练的方式来惊动他的心,使他变得坚韧。 、之所以他性格坚韧,是因为他经过磨练,内心警觉。 4、下列句中有通

2、假字的一项是()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夫战,勇气也。 5、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6、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 可以一战可以:古义:今义: 牺牲玉帛牺牲:古义:今义: 又何间焉间:古义:今义: 肉食者鄙鄙:古义:今义: 齐师伐我师:古义:今义: 小大之狱狱:古义:今义: 7、补出括号中省略的词语: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 ,孟子,战国时、(称谓) 。名珂,字子舆,被后世尊

3、为“”,文章先后举 、 、 等六人的例子来说明古往今来受“大任”,成大业的人首先要经历一番磨难。文章的中心论点是 , 。 曹刿论战选自,作者是 。 9、填写。 观刈麦一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是著名诗人。本诗刻画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近乎变态的心理的诗句是“ , ”。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赤壁一诗的作者是唐代的 ,从内容看,这是一首 诗。诗中的“ , ”是作者由咏史而生发的感慨。 过零丁洋一诗的作者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中“ , ”表现了诗人为了国家宁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气节。 己亥杂诗一诗的作者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诗中比喻作者还想为社会尽点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的诗句是“ , 2”。 山坡羊

4、潼关怀古的作者是元朝散曲家 。题目中“山坡羊”是 , “潼关怀古”是 。曲中强烈表现作者对人民苦难同情的句子是“ , ; , 。 10、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11、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写出了潼关的什么特点? 12画面开阔,色彩鲜明,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明媚春光的句子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渭城朝雨氵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抒发了惆怅的心情的句子是() A、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5、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4选出能与“四面云山来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 A千树万树梨花开B、万紫千红总是春 C、万家忧乐在心头D千锤万凿出深山 15、对下列句子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们一定会犯错误,然后就能改正。 B购之千金。悬赏千金捉拿他。 C光鉴毫芒。月光明亮,能照出极细微的东西。 D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自家田里打的粮食交税都交光了,拾这些麦穗来充饥。16、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然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

6、出学过的唐诗中这样的诗句。 第二部分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地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故: ) 曾益其所不能(曾益: ) 人恒过,然后能改(恒: 过: ) 困于心,衡于虑(衡: ) 征于色,发于声(色: ) 入则无法家拂士(拂士: ) 国恒亡(恒:

7、) 2、文中“是人”包括哪些人? 33、第二段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4、文章的论述从个人的推论到 。 5、文章开头列举一系列人物为例,暗示对造就人才的重大作用,推而广之,治国更应如此, , 一句正是从反面充分论证了这点。 6、从行文看,文中的“”一句是过渡的句子,作者认为,通过磨练,最终能达到今天人们所说的“铁不炼不成钢,玉不琢”的境界,全文先后使用的论证方法有 。 7、翻译下列句子: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二)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8、“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7、这段文字

9、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8、解释下列句子: 何以战?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十年春,齐师伐我。 战则请从。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多义词: 师:可以为师矣()齐师伐我() 鄙:肉食者鄙()蜀之鄙有二僧() 间:又何间焉()立有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10、把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必以()分人可以()一战 必以信() ()必以情() () 11、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12、 “忠之属也”一句所指的内容是。 13、把该段分成两层,并简括层义: 414、这一段着重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曹刿的的战略思想,其中体现出这种思想的句子是。 15、这一段的主要意思是() 、写统

10、治者目光短浅,曹刿目光远大。 、写曹刿满怀爱国热情求见鲁庄公。 、写曹刿见鲁庄公的原因和他的远见卓识。、写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 16、 “可以一战”中的“可”相当于, “以”相当于 。 “可以一战”这句话与上文 相照应。 17、 “肉食者鄙”的表现是什么?(用原文中句子回答) 18“十年春,齐师伐我”这句话交代了战争发生的,指出了作战的 及战争的。 19“何以战”一句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从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可见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依次寄托在、 、 上面。 20、写鲁庄公对曹刿这一人物有何作用? 21、语段中今天还在广泛运用的一个成语是。 22、曹刿在下令追击敌军之前担忧的是什么? 23、

11、曹刿认为可以追击敌军的原因是哪两个? 24、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公与之乘(乘:)登轼而望之(轼:) 再而衰(再:)望其旗靡(靡:) 25、找出选文中前后照应的两组句子。 26、第一段文字着重写曹刿在战场上的决断能力,两次以“未可”和“可”来表现他 ,以“”和“ ”证明他判断的正确,显示了他的卓越军事才能。 27、第一段 (详写 略写) ,第二段 (详写 略写) ,这样详略安排材料主要根据“”的需要,这样剪裁,使文章的中心 。 28、 “彼竭我盈”指的是什么时候? 29、本文紧扣“论”字,详写三次对话,所以,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 、记叙生动、议论精辟、寓叙于论、寓论于叙 30、下列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故:公问其故故逐之、之:公将鼓之故克之 、望:登轼而望之,望其旗靡、其:下视其辙公问其故 31、下列词义不同的一项是() 、之:公与之乘公将驰之、故:故克之故逐之 、视:下视其辙吾视其辙乱、师:遂逐齐师齐师败绩 32、对第二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此段文字写鲁庄公叙述长勺之战取胜的原因。 、 “对曰”的内容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提出要选择“彼竭我盈”的时机发动反攻。 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