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00457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产业的含义:(一)从产业组织层面看:产业是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划分依据:生产同类或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群才会发生竞争关系,才需要进行同一产业的竞争和垄断分析。注:替代品的含义、替代品的测定方法:消费者的判断、品质上的替代、用途上的替代(可乐的玻璃瓶由铝瓶替代)、价格交叉弹性(交叉弹性系数为正)。(二)从产业结构层面看:产业是具有使用相同原材料、相同工艺技术或生产相同用途产品企业的集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如三次产业的划分,狭义上如石油产业、机械产业。2、 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原始公社的新石器时代)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原始公社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的独立化。 (奴隶社会初期)3、产业的分类:(一)关联方式分类法:含义:将具有某种相同或相似关联方式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技术关联分类法:就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或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相似性,或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等。比如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等。原料关联分类法:按照具有相同或类似的原材料,性能相似的投入物或活动对象相似为依据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归类的一种划分方法。相同原材料:棉纺工业、钢铁业、化纤工业、木材业等相似原材料:

3、服装业、造纸业、印刷业等用途关联分类方法: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商业用途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一个集合的分类方法。如汽车制造业、制药业、橡胶轮胎业等。方向关联分类方法: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为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如单向关联、多向关联、环向关联等。战略关联分类法: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的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1) 主导产业: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特征: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作用,2)

4、 先导产业: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3) 支柱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4) 重点产业5) 先行产业: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如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注:、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处于初创期的是先导产业,成长期是主导产业,成熟期是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支柱产业首先侧重的是产值和利润水平,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但,支柱产业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及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

5、用不高。案例:优势产业对大国崛起的意义荷兰在17世纪的辉煌捕鱼、造船、航海贸易的优势。英国19世纪的辉煌蒸汽机、珍妮纺织机(二)三次产业分类法含义:按产业发生时序和劳动对象的特征进行分类的方法。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社会分工深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成为产业结构理论研究的最主要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第二产业:加工取自自然界的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煤气、电力、供水等)第三产业:从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非物质生产部门。(指广义上的服务业,

6、包括运输业、通信业、仓储业、商业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旅游业、饮食业、文化、教育、科学、新闻、公共行政、国防、娱乐、生活服务业等)(三)国家标准分类法(四)国际标准分类法(五)两大部类分类法马克思的分类(生产资料、消费资料)(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七)要素分类法: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八)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四次产业分类法:马克波拉特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产业的发展阶段分类法: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生产流程分类法:根据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产业的一种方法。上游产业:生产工序比较接近原材料的产业;、下游产业生产工序比较接

7、近最终产品的产业;中游产业:生产工序处于两者之间的产业划分比较模糊且相对。案例1:电子产业链芯片上游产业原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开始端,包括重要资源和原材料的采掘、供应业以及零部件制造和生产的行业,这一行业决定着其它行业的发展速度,具有基础性、原料性、联系性强的特点。在现代的产业链理论中,上游产业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根据微笑曲线理论,上游往往是利润相对丰厚、竞争缓和的行业,原因是上游往往掌握着某种资源,比如矿产,或掌握核心技术,有较高的进入壁垒的行业。 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链都存在微笑曲线,上游也会出现供给过多、竞争加剧的情况,而且比较受制于下游需求的变化,无法主动去开拓新的需求或市场,通常都有明

8、显的周期性。案例2:纺织产业:国家发展其上游产业霍夫曼分类法: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其他工业第二章 企业1、 新古典企业理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一) 概述:以传统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将“企业”看成在给定技术、成本、价格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单位。将“市场”看成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最优手段,认为只要市场竞争不受到削弱,供需双方能够随市场需求状况和均衡价格的波动而自由、充分地竞争,市场就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强调技术的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注:(一)规模经济: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投入的增加、产出量的增加,单位产量的固定平均成本开始下降,进而

9、导致平均成本的降低,这时开始产生规模经济效应;随着投入进一步的增加,产出增加的比例会继续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当产量增加到一个临界值时,产出增加的比例不再大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规模经济效应停止。规模经济还可分为产品规模经济、工厂规模经济和企业规模经济这三个主要层次。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判别:一般以平均成本(AC)和边际成本(MC)的关系来判别:FC=AC/MC,FC1存在规模经济,FC=1,存在规模经济不变,FC1,存在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的成因: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经济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劳动量采用大型、高效和专用设备的经济性企业规模大就可采用这些设备,在石油、化工、钢铁、水泥

10、等装置型产业表现明显。标准化和简单化的经济性规模大/大型设备/实现标准化和简单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大批量采购和销售的经济性节省交易费用/降低单位产品促销费用/建立销售中心,提高销售效率大批量运输的经济性大规模管理的经济性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体水平/使用现代办公设备,提高信息处理能力案例:通信产业的规模经济(二)范围经济:含义:利用单一经营单位内原有的生产或销售过程来生产或销售多于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范围经济存在于单个企业的联合产出超过两个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之和(假定两个企业得到的投入物相等))存在的条件:TC(Qx,Qy) TC(Qx ,0)+TC(0,Q

11、y )如果企业的联合生产低于独立企业所能达到的产量,那么其生产过程就涉及到范围不经济。这种情况在一种产品的生产与另一种产品的生产有冲突时可能会发生。范围经济也可以一般化到多产品企业。成因:除规模经济的成因外,还有,生产技术设备具有多种功能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提高生产技术设备的利用率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具有多种组装性能可用来生产不同产品/零部件和中间产品生产批量增加研究与开发的扩散效应一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多种产品,单位产品研究开发成本下降(案例:夏普的液晶显示技术、摩托罗拉的无线电通讯技术)企业无形资产的充分利用案例1:IT产业:合成效应(范围经济),内部市场(利用内部市场整合资源),减少经营风险,扩

12、大发展空间案例2: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VS分业经营的银行 更不易倒闭范围经济效应案例3:高校扩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范围经济(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规模经济:产量增加带来单位成本的下降;范围经济:产品品种或提供的服务多样化能够带来成本的下降。一般来说用平均成本的下降表示规模经济,用相对总成本的节约表示范围经济。(四)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内部范围经济是指随着产品品种的增加,企业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五)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外部规模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同行业企业的增加,多个同行企业共享当地的辅助性生产、共同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劳动

13、力供给与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 外部范围经济是指在同一个地方,单个企业生产活动专业化,多个企业分工协作,组成地方生产系统。外部经济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交流与沟通引起成本的节约。 (六)规模不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的原因:人工成本的上升激励和官僚影响专门化资源的分摊案例:美国的调查:企业规模大工资水平高规模大,激励越困难专业化资源难以随规模或范围的扩大而复制。(二)对传统企业理论的评价积极方面:一般意义上强调技术作用,在特定意义上强调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作为企业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利润最大化目标和完全竞争的假定下,该理论分析最优生产选择如何随着投入和产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缺陷:在关注价格体系

14、的时候,忽视了交易费用在强调企业功能的同时,忽视了企业的制度结构,所以不能解释生产活动为什么和如何被组织在企业内进行并为令人满意地解决企业的边界及其决定问题。2、现代企业理论概述:新产业组织理论以科斯、威廉姆森等人的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采用了完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现代企业和市场观。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被认为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一)交易费用理论(1)含义:交易费用是指企业用于寻找交易对象、订立合同、执行交易、监督交易等方面的费用与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与监督成本构成。(2)科斯的观点: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

15、显著的特征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在市场体系中,专业化的经济活动由“看不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由价格信号配置。在企业内部,专业化的经济活动由“看得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由行政指令配置。企业实质上是一个小的统制经济,市场体系不应该也不能够排除或消除诸如企业组织这样的统制经济,相反它倒是保证了企业只能在比其他企业或者比市场运行的结果更有效率的时候才能够生存下去。)无论是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现实中市场存在交易摩擦,存在交易成本,是因为获取价格等有关市场的信息要支付费用;交易谈判,签订交易契约也要支付费用与新古典产业理论不同,认为不存在交易摩擦,不存在交易费用)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是因为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花费成本要低,或者说,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内部交易费用低,原因在于:节省签订契约的费用;企业较稳定的契约可降低重复交易的频度,减少不确定性,节省交易成本;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服从企业家的指挥,提高了效率)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巨大企业,则是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