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 .

上传人:Si****n 文档编号:145001238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4.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 .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 .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中国的农业 .(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的农业,学习目标,一、农业的概况 二、农业的分布 三、粮食生产的重要性 四、中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五、中国农业的发展思路,自主学习,1、说说你对农业的了解。请你结合学案练习说说农业的特点,并思考应该怎样合理发展农业?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总结发展农业需要考虑哪些条件?这些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是一样的吗? 3、你知道什么是发展农业的决定性因素?什么是限制性因素?试举例说明。 4、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的因素,你知道具体怎样怎么去改造吗?试着做一做学案上的练习。 5、请你结合所学中国自然地理特征和课本内容小结中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并试着评价这些条件。 6、你知道中国有哪些农业类型吗?各有何特点

2、?结合课本完成学案内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广义的农业包括耕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又叫大农业。 狭义的农业是指耕作业(种植业)。在我国,种植业是农业的主体。,农业的定义:,是指利用土地的生产能力,通过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此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你应该知道的农业:,(一),广义的农业概念,1.按生产对象分类,2.按投入多少分类,3.按产品用途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副业,粗放农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商品农业,产品大多数甚至全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是以销售产品为目的进行农业生产的(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自然条件较为恶劣

3、、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生产资料或劳动力密集,技术和资金密集,你应该知道的农业:,(二),按投入状况分,按生产对象分,按产品用途分,粗放型农业,集约型农业,种植业,混合农业,畜牧业,自给型农业,商品化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游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耕作制度:,概念: 指农业熟制,即一年几熟,分布情况:,一年一熟,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三熟,耕作方式(种地方法 ),秦岭淮河南北方 分界线,北方:旱地,南方:水田,复种制度:一块田地上重复种植的制度; 复种指数:指全年内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它表示在一年内

4、种植农作物的次数,从复种指数可以看出耕地的利用程度和复种制度 计算公式:复种指数=全年播种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东北 春小麦,华北 冬小麦,南方 水稻,因地制宜,新疆长绒棉,青藏青稞,农业生产的特点,(1)空间上:地域性,农事谚语,过了惊蛰节,耕田不用歇,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2)时间上:周期性和季节性,因时制宜,自然 条件,社会 经济 条件,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土壤条件 水源条件,市场 交通运输 政策 劳动力 农业技术 资金 饮食习惯,农业的区位选择,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影响 农业类型产量品种质量分布,1、气候:

5、主要从气候类型、气温、降水、光照几方面说明 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气温变化大小、温度带等热量特征对农作物品种、分布、复种制度的影响 l降水特点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分配特点、气温与降水配合状况、干湿状况等对农业生产类型、品种的影响、 l光照状况是否充足,(对谷物生长、水果、棉花生长的影响) 2、地形:平原、山地、丘陵等所占比重,耕地面积多少,土地数量和价格;地表形态平坦或崎岖;海拔高度、坡度对农业的影响 3、土壤:土壤种类、肥沃程度(有机质含量、矿物质含量)、盐碱性、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几方面对农业的影响 4、水资源:河湖数量、密度、水量、季节变化、洪涝等对农业的影响 5、生物资源:森林、草场、

6、生物等资源的种类、分布、数量对农业林、牧业的影响 6、限制性因素:气候因素、地形因素、 土壤因素、水源因素,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1、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2、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3、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4、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5、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自然因素中对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7、,(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改善水源),(调节温度、水分 ),(改造地形),(改造水分条件),(改良酸性土壤),(光照垂直变化的充分利用),1、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1)影响农业分布的主要条件(区位因素),一、种植业,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一方面要求有适宜耕作的土地,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灌溉便利; 另一方面要有足够的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光照、热量和水分。 世界上农业发展较早、农业发达的地区多分布在降水适中的热带

8、、温带平原地区。我国的种植业区也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区。,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力,机械,其它如:地价、资金、管理、技术(化肥、农药、良种、冷藏等),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概括如下:,所以,我国种植业的发展,必须根据各地的水、热等条件,因地制宜,使耕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农业主导因素,东北大豆,河西走廊粮棉,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云贵高原梯田,城郊农业,土壤,水源,热量,地形,市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东北平原,青

9、藏高原 河谷农业,优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限制: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西北地区灌溉农业,优势:光热充足,限制:降水稀少,水源缺乏,限制:洪灾较为严重,如长江流域、淮河流域等,南方平原地区,优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充足,华北平原,优势: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限制: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优势:,限制:,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的土地,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即只有耕地,才能发展种植业。我国种植业为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我国种植业分布地区图:,耕作业: 东部季风区,坝子农业: 云贵高原,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10、 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绿洲农业: 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河谷农业: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 谷地.,受气候条件的影响,东部季风区内部(南方和北方)农业在耕作制度、农作物种类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小麦,生长习性: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分布广。,我国小麦的分布,我国小麦的分布,春小麦 :长城以北地区 热量差 纬度高的地区 的地区 海拔高的地区 冬小麦: 长城以南地区,东北:春小麦春播秋收,华北:冬小麦秋播夏收,中国以冬小麦为主,水稻,生长习性:,喜热、喜湿,水稻的分布: 南方(集中):长江流域(最大)、珠江三角洲等华南各省、台湾西部平原 北方(分散):华北的河湖洼地、东北一些河流及山间平原、

11、西北灌溉区(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玉米,生长习性:喜高温,适应性强,分布广,我国是世界玉米的产销大国,总产量仅次于美国。,全国玉米分为六个种植区,*北方春播玉米区,以东北3省、内蒙古和宁夏为主,种植面积稳定在650多万公顷,占全国36%左右;总产2700多万吨,占全国的40%左右。 *黄淮海平原夏播玉米区,以山东和河南为主,种植面积约6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32%,总产约2200万吨,占全国34%左右。 *西南山地玉米区,以四川、云南和贵州为主,面积约占全国的22%,总产占18%左右。 *南方丘陵玉米区,以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和江西为主。种植面积为全国的6%,总产不足5%。 *西北灌溉玉米区

1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甘肃省一部分地区。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的3.5%,总产约占3%。 *青藏高原玉米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海拔高,种植面积及总产,都不足全国的百分之一。,棉花,生长习性:喜温 、喜光,生长期长,南疆地区,长江下游沿江、滨海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我国五大商品棉基地,可概括成三大块: 黄河中下游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疆地区,(3)我国主要农业基地,建立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生产水平高、商品率高,便于统筹管理的地区 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我国9大商品粮基地,花生,生长习性:喜高温干燥,不耐霜,适宜微碱性砂质壤土。原产巴西。生育期1001

13、50天,个别晚熟品种可达180天。,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山东产量最多,油菜,生长习性:喜温 、喜湿,油菜的分布,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中国油料作物分布,油菜分布范围,南迁北移,黄淮海平原,辽宁,黑龙江,华南地区,长江流域,甘蔗,生长习性:喜温 、喜湿 、生长期长,是我国主要制糖原料。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广东、福建、台湾、海南、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40,o,中国糖料生产分布图,南蔗北菜,甜菜,甘蔗,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黑龙江

14、,吉林,内蒙古自治区,新 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发展花卉、蔬菜、水果、鱼、禽 畜生产,以进入国际市场为目标。,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中国的粮食问题和主要的解决途径,粮食生产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在整个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粮食是我国人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我国有近13亿人口,粮食需求量大。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粮食产量还只有400千克,刚刚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人口增长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自然灾害频繁。因此发展粮食生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实现农业生产合理布局的关键

15、。,(1)问题:,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要实施科学种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如通过改造中低产田,使用优良种子,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的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2)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是:,3、适应市场,发展多种经营,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土地资源是多种多样的;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在坚持“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的同时,还要贯彻“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和“发展优质

16、、高产、高效农业”的方针,引导农户面向市场,关注国内外市场信息,因地制宜地调整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全面合理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使得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相应地建成立了九大商品粮基地,和商品糖、油、棉等基地。,4、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品,二、林业,森林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为人类提供木材、多种原材料、食品、饲料,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历史上,我国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战争及自然灾害等因素,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的少林国家。近年来,我国在植树造林和保护天然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实行“采伐与抚育更新相结合”的政策、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政策等。加快实施“141”绿色工程建设。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141”绿色工程:即一个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