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训练试题(一)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4999670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1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训练试题(一)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训练试题(一)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训练试题(一)教师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20-2021 学年必修 1 高一上学期第八单元训练卷 历历史史(一)(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4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杜鲁门总统在其回忆录中指出,没有德国, “欧洲的防御不过是大西洋岸边的一场后卫战” ,有了 德国,欧洲“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 。因此,在美国的支持下,联邦德国作为“独立自主”的 国家加入北约。美国此举() A加强了对德国的政治控制B促进西欧一体化的进程 C有利于遏制共产主义扩张D标志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答案】C 【解析】 “北约”北约是一个反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军事政治集团,是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表现, 与材料中“就能有一个纵深的防御”相符,故选 C 项;对德国,与

3、材料中“北约” “欧洲的防御”的 整体层面不符,排除 A 项;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使欧洲人认识到国家联合的重要性,开始了经济一 体化的探索,与材料中“北约” “美国”不符,排除 B 项;1955 年,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 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排除 D 项。 2.马歇尔计划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 西欧各国也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但是经济获得发展的西欧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 在增强。据此可知() A表明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应用 B反映马歇尔计划是欧洲经济恢复的唯一因素 C说明马歇尔计划注重维护世界的安全和利益

4、D证明马歇尔计划增强了美国遏制苏联的力量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马歇尔计划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可知马歇尔计划是通 过援助欧洲,控制欧洲,争霸世界,是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应用,故选 A 项;反映马歇尔计划是 欧洲经济恢复的因素之一,排除 B 项;根据材料“西欧各国也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可 知马歇尔计划注重维护美国的安全和利益,排除 C 项;根据材料“但是经济获得发展的西欧对美国 的离心倾向也在增强”可知马歇尔计划冲击美国霸权主义,排除 D 项。 3.图 7 漫画名为厨房辩论 。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的开幕式上,赫鲁晓夫和尼克松之间 展开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

5、和核战争的辩论,因辩论是在厨房用具展台前进行,故称“厨房 辩论” 。该漫画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图 7 A苏联的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美国深陷越南战争实力削弱 C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得以消除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答案】A 【解析】“厨房辩论”发生在 1959 年,当时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故选 A 项;美国 深陷越南战争是在六七十年代,排除 B 项;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无法消除,排除 C 项;和平与发展 成为时代主题是在 80 年代后,排除 D 项。 4.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 。该漫画表明()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A苏攻美守态势

6、已成定局B苏联战略目标发生改变 C西欧国家经济合作加强D柏林危机得到彻底解决 【答案】C 【解析】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表达苏联希望与西方进行经济合作的意愿,故选 C 项; 赫鲁 晓夫偷窥西柏林无法判断苏联与美国争霸的态势,排除 A 项;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战略目标是 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目标是没有变化的,排除 B 项;漫画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可 以看出东西柏林的隔离是存在的,没有改变,排除 D 项。 5.不结盟运动自成立以来以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为任 务;进入 21 世纪,则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 并为来自不

7、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这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 A霸权主义威胁已解除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C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D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不结盟运动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及发展民族经济 和文化” 、 “进入 21 世纪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 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 ,体现了第三世界作为一支重要的国际力量,越 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选 B 项; “威胁已解除”表述绝对,排除 A 项;不结盟运动不存在政治一 体化的问题,排除 C 项;材料体现的是政治多极化趋势,排除 D 项。

8、6.图 8 主要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 CDP 比重(19992011) () 图 8 反映出 A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B冷战结束后各经济体的发展速度放缓 C美国经济正逐渐走向衰落D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矛盾渐趋尖锐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此时美国、欧盟、日本经济总量占全球 CDP 比重较大,中国经济总量占全 球 CDP 比重上升,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故选 A 项;材料主旨涉及各国经济总量占全球 CDP 比 重,未涉及经济速度,排除 B 项;根据材料可知此时美国经济总量占全球 CDP 比重较大,并未衰落, 排除 C 项;根据材料可知此时美国、欧盟、日本经济总量占全球 CDP 比重较大

9、,中国经济总量占全 球 CDP 比重上升,世界多极化趋势,并未涉及各国矛盾,排除 D 项。 7.1971 年 12 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 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 。这一变化() 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C表明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D反映出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答案】D 【解析】据材料“1971 年 12 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间 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结合所学说明英国要求改变美国的控制,反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故选 D 项;据所学

10、,1949 年美国等国家封锁中国,英国承认中国,排除 A 项;正常化指的是由对抗到缓 和,英美之前关系密切,排除 B 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是 1966 年法国退出北约,排除 C 项。 8.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 6 个,1965 年增至 10 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 这表明 地区亚洲非洲拉美东欧西欧及其他国家 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数23212 A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C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D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 3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 1965 年 10 个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中亚洲非洲拉美发展中国 家占 7 个,影响力增强,故

11、选 A 项;1965 年西欧实现联合,实力已经恢复发展,排除 B 项;非常任 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并需要获得大会三分之二多数票赞同,排除 C 项;非洲属于非常任 理事国,没有主导权席位,排除 D 项。 9.下边两图反映了当今世界关系格局,这表明() A新的世界秩序已形成B冷战格局产生新变化 C美国陷入了孤立状态D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图片信息可知当今世界美国依然为超级大国,欧盟、中国、日本、俄罗斯成为 多极化力量,说明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 D 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处于多极化趋势过程中,但 多极化格局还未形成,因而新的世界秩序并未形成,排除 A 项;1991

12、 年后冷战结束,因而当今世界 非冷战格局,排除 B 项;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联系加强,美国不可能处于孤立状态,排除 C 项。 10.本世纪初,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 国” 。2005 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 ,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 11 国。 2007 年,日本学者门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 根廷。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B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 C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D国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 【答案】C 【解析】“金砖四国” “新钻十一

13、国” “展望五国”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冷战结束后,新兴 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 C 项; “金砖四国” “新钻十一国” “展望五国” 这些新概念涉及到的越南、中国等国家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排除 A 项;巴西、俄罗斯、南非、土耳 其和阿根廷等不属于亚洲国家,排除 B 项;第三世界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其它地区中的发 展中国家,它们构成第三世界,材料涉及的俄罗斯、韩国等不属于第三世界,排除 D 项。 11.1991 年 12 月 9 日至 10 日,欧洲理事会成员国在荷兰举行会议,会议明确了经济和货币联盟的 具体时间表,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使欧洲共同体

14、本身获得防务能力和防务 手段的愿望。此时,欧洲一体化() A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两国走向和解B构筑了与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实力 C推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D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D 【解析】“会议明确了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具体时间表,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中,第一次表明了 使欧洲共同体本身获得防务能力和防务手段的愿望”表明加速欧洲一体化的加速,促进世界格局向 多极化方向发展,故选 D 项;政治宿敌法德和解在 1951 年煤钢共同体成立前,排除 A 项;构筑了与 美国相匹敌的军事实力是 70 年代的苏联,排除 B 项;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是在六七十年代,排 除 C 项。 12.图 2 为

15、某时期的漫画,从中可知() A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最终形成B欧洲政治局势尚未摆脱冷战的阴影 C北约东扩受到了俄罗斯的有效遏制D两极格局下美国在争霸中处于优势 【答案】B 【解析】由漫画内容可知 20 世纪 90 年代北约东扩对俄罗斯构成的威胁,说明美国主导的北约东 扩意在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说明欧洲政治局势尚未摆脱冷战的阴影,故选 B 项;目前世界政治 经济格局在多极化的形成过程中,多极化格局并没有最终形成,排除 A 项;由漫画内容联系史实可 知北约东扩对俄罗斯造成了挤压与威胁,因而俄罗斯没有对北约东扩进行有效遏制,排除 C 项;北 约东扩时苏联已解体,因而材料内容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结束后的

16、世界局势,排除 D 项。 131976 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 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 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答案】C 4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 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 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结合所学知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即使西方国家也不得不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加强合作,可见反映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 经济秩序,故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非洲国家,排除;而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 关贸总协定就已经表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排除 B;七国集团是一个主要工业国家会 晤和讨论政策的论坛,并非区域经济集团,排除 D。 142003 年 3 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日本政府宣称“日本应该帮助友好的美国,作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