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宽容》序言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4499707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宽容》序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宽容》序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宽容》序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宽容》序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宽容》序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宽容》序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同步练习题考试题试卷教案《宽容》序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宽容序言 教学目标 1、把握和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2、理解“无知山谷”、“知识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义,理解故事中“先驱者”、“守旧老人”、“无知的人们”三种形象的典型意义。 教学重点 把握与评价故事中的哲理。 教学难点 1 、在整体感知全文内涵的基础上,把握故事蕴含的哲理。 2 、培养学生对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分析评价、鉴赏吸收”,故教师拟以点拨为主,采用 CAI(电脑辅助教学)的手段提高课堂密度,引发学生自主性。本课拟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辅助课件采用 Powerpoint 编写。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明确文

2、章特点及学习要点。 导语: 唐朝的唐太宗曾经说过一段很有名的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也如一面见兴替,知得失的镜子,它折射出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这就是房龙的宽容序言。 介绍房龙及其作品宽容。房龙是荷裔美国人,著名学者。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在各种岗位上历练人生,刻苦学习写作,多才多艺,能说和写 10 种文字,会拉小提琴、画画,他著作的插图均出自于自己之手。且有追求,有坚定的信念。介绍这些意在引导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发。宽容一书主要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提倡思想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为什么要对异见进行宽容呢?序言作

3、了含蓄的回答。介绍这一点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文的中心。 学习“自读提示”明确:本文用寓言故事形式写成(CAI 显示)。本文学习要点是理解与评价故事中蕴含的哲理。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 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CAI 显示),归纳故事蕴含的哲理。 1、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他们各自有何特点? 文中主要塑造了三类形象:一类是守旧老人,他们尊崇古老的律法,实现着我即法律的训条,任意决定他人的生死,他们欺骗无知的人们,陷害先驱者,因此他们的行为阻碍了人们接受新思想,最终遭到人们的谴责。“守旧老人”则象征着传统的过时的带有偏见的祖宗律法,它处处阻碍着新事物的发展。另一类就是与守旧老人进行殊死斗

4、争的勇敢的先驱者,他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勇于冲破专制主义的禁锢,冒着死亡的威胁,离开无知山谷,艰苦跋涉,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不顾迫害,又回来告诉人们他自己的发现。面对审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惧。历史证明,他是对的,终究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先驱者”象征着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无知人们,他们愚昧、无知,迷信古人,盲从守旧老人,视先驱者和真理为异端邪说,无形中作了守旧老人的帮凶,用沉重的石块砸死了先躯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场生存危机,迫使人们推翻了传统秩序,走上了先驱者开辟的道路,终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园,人们这才悔悟,认识到先驱者是对的,这才懂得尊重智慧。

5、2、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发生地“无知山谷”有什么特点?) 至于故事发生的地点很明确是“无知山谷”。显而易见,作者的意图讲故事发生的环境闭塞、贫穷、落后,因而造就了视野狭窄、知识浅薄、麻木不仁的无知的人们。他们仅维持最低的生存需要,不但不觉匮乏,反而心满意足。更可怕的是迷信,极端的迷信,一部千古经书,几个守旧老人,可以镇守一方水土,一方人心。大家想一想,一个封闭、无知的社会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追往者,思来者。封闭只能导致落后,甚至灭亡。如何才能使这样的社会获得生机呢?不闭关锁国,不夜郎自大,而是勇敢地、大度地开放大门,融入世界文化,自立于民族之林,它就有无限强大、蓬勃的生命力。 3、讨论,归

6、纳本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文章主旨。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否定、镇压异见,会造成什么灾难呢?只能造成先驱者的悲剧,造成无知者自身的困境,造成真理发展上的曲折。怎样才能使真理顺利发展,先驱者不被迫害呢 ?这就需要思想自由,宽容异见。反对迫害先驱者,反对扼杀真理。这正是作者通过这一寓言告诉我们的深刻哲理,(放幻灯)这也正是宽容一书的精髓。 展开:思想自由,宽容政策是历史进步,社会发展,真理畅通无阻的必要条件,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刚才要大家思考的问题:怎样才能使这样的事情减少发生?答案找到了没有?“宽容”。对,宽容可以使这样的事情减少发生乃至不发生。 大家说一说,人与人之间需要不需要宽容?为什么呢? 宽

7、容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宽松,和谐;宽容可以使人们彼此之间更加理解,信任。宽容是一种胸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为了使我们彼此心灵的距离不再遥远,让我们紧紧地握住宽容的双手吧! 四、理解含蓄,抽象的语句。 这篇序言同一般的序言不同,既像一个寓言故事,而叙述的笔调又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散文,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但一些比较含蓄,比较抽象的语句又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下面请大家把书翻到 70 页,结合练习二,我们来理解课文中含蓄抽象的语句。要注意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 1 、这里的“知识的小溪”是指无知山谷的文明程度(智慧,创新思想)仅仅像一条小溪,浅陋贫乏。这里的

8、“深邃破败”象征无知山谷古老守旧,没有知识的更新机制,没有新知识的汇流,心如死水,了无生气,“缓缓地流着”,说明这里的文化发展非常缓慢,社会停滞不前。理解了这句话,更加深了我们对无知山谷那种闭塞,保守,愚昧,单调的特点的认识。(放幻灯) 2 、守旧老人用“律法”无情镇压。无知的人们助纣为虐。先驱者孤军奋战,力量单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但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挡的,严酷的律法挡不住,岩石高墙也挡不住。早就有一些男男女女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提出问题,“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先驱者更是杰出的代表,他为真理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探索者、先驱者是可敬。 3 、是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

9、份额”,因此“恐惧总是伴随着人们”。由于特大干旱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只有把希望寄托山脉那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为了死里逃生,人们终于产生了叛逃的勇气。所幸绝路逢生,人在死与生的进退关口总能爆发生命的最大能量。(置之死地而后生) 4 、句中省略的内容应是不会盲从守旧老人去杀死先驱者。这里作者不只是要表现无知山谷的人们对先驱者的歉意和敬意,还隐含着更深刻的道理。对于先驱者的新知,要解放思想,虚心学习,即使一时不能接受,也要采取什么态度?宽容态度。而宽容正是这个句子的言外之意,本文的主旨。 5、许多历史事实都可以从这个故事中找到影子,(哥白尼-日心说天体运行,布鲁诺被烧

10、死在罗马广场,孔子,司马迁等)而次此后发生的事件也像这个寓言故事的重演,这更增强了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值得品味。 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作者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明确;这是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要镇压创新者的;有些善良的人们由于传统的束缚,认识的局限,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创新者,这就意味着这样的事情还会发生,“我们希望”只是人们良好的心愿。如何让这样的事情减少发生呢?那就是宽容。文章正是这样含蓄的语言形式揭示了深刻的哲理,值得我们好好品味。 五、自由品读,加深理解。 六、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作文,谈谈宽容序言给自己的启示。(可以是内容上的,可以是写法上的) 宽容序言【

11、课内四基达标】一、基础练习题1.下列加点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深邃(su) 诅咒(z) 蜿蜒绵亘(gn) 杀一儆百(jng)B. 空空如也(r) 肃穆(m) 死有余辜(g) 天伦之乐(ln)C. 绰(chu)有余裕 苦思冥想(mn) 浅薄(b) 枯萎(k)D. 嶙(ln)嶙白骨 荡(dng)然无存 长途跋(b)涉 亵(xi)渎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他的脚上缠着破布,浸透着布上长途跋涉留下的鲜血。B.深夜,在小镇的狭窄街巷里,人们低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敢于讲述那些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C.我的脚踏上新鲜的土地,我的手看到了其他民族的抚摸,我的眼睛看到了奇妙的

12、景象。D.潺潺的知识小溪枯竭了,牲畜因干渴而死去,庄稼在田野里枯萎,无知的山谷里饥嚎遍野。3.对下面句子意思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成千上万人死了,人们踏着他们的尸骨,才找到了第一座用石子堆起的路标。A.在漫游者之后,又有成千上万人走出山谷去寻求新世界,不过都失败了。B.在投奔新世纪途中,死了成千上万人。C.无知山谷的人们终于迈上了寻求幸福的大道。D.那“用石子堆起的路标”象征着漫游者的希望和信心。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在背山面水的这样一个所在,_着自然和弥满着生命力的人,就织成了美妙的图画。(2)一支_的队伍围到了早已荒无人烟的山谷。(3)它那微小的白光

13、,也早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_,似乎只有热空气在哄哄地火响。(4)在_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A.肃穆 静穆 寂穆 宁静B.肃穆 静穆 宁静 寂静C.宁静 寂静 静穆 肃静D.宁静 寂静 肃穆 静穆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人们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先驱者足迹的尽头,(现在那已是一条在道)石头上刻着先驱者的名字。B.“归根到底他是对了”,人们说道,“他对了,守旧老人错了”C.不过,律法毕竟是律法,必须遵守。D.作者以巨大的想像力和联想力,虚构了一个“创新”与“守旧”的两大势力斗争的故事。【能力素质提高】二、阅读分析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桥杨山道路与道路的连接

14、/渴望与等待的组合默默承受重量/大队人马从胸膛上驰过寂寞时甘愿寂寞/痛苦时甘愿痛苦天天为去彼岸的祝福/用一支无声的歌6.浅析本诗中“桥”的形象。答: 7.浅析本诗的艺术特点。答: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永恒的山脉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蜿蜒绵亘。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它发源于昔日的荒山。它消失在未来的沼泽。这条小溪并不像江河那样波澜滚滚,但对于需求浅薄的村民来说,已经绰有余裕。晚上,村民们饮毕牲口,灌满木桶,便心 满意足地坐下来,尽享天伦之乐。守旧的老人们被搀扶出来,他们在阴凉角落里度过了整个白天,对着一本神秘莫测的古书苦思冥想。/他们向儿

15、孙们叨 唠着古怪的字眼,可是孩子们却惦记着玩耍从远方捎来的漂亮石子。/这些字眼的含意往往模糊不清。/不过,它 们是一千年前由一个已不为人所知的部族写下来的。因此神圣而不可亵渎。/在无知的山谷里,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正人君子的冷落。/所以,大家都和睦相处。/恐惧总 是陪伴着人们,谁要是得不到园中的果实中应得的份额,又该怎么办呢?/深夜,在小 镇的狭窄街巷里,人 们低声地讲述着情节模糊的往事, 讲述那些敢于提出问题的男男女女。/这些男男女女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另一些人曾试图攀登挡住太阳的岩石的高墙,/但他 们陈尸石崖脚下,白骨累累。/日月流逝,年复一年。/ 在宁静的无知山谷里,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8.如何理解文中第一句话。答: 9.文中用了几行文字描写了“小溪”,对“小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