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训练试题(一)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499685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2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训练试题(一)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训练试题(一)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训练试题(一)教师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20-2021 学年必修 1 高一上学期第七单元训练卷 历历史史(一)(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第卷卷(选择题)(选择题) 本卷共本卷共 2424 个小题,每小题个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2、 48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外交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 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 ”中国政府抓住 这一“机遇” () A打破美国外交遏制僵局B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发展同亚非友好关系 【答案】B 【解析】新中国于 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该会议旨在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是新中国第一次以 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性会议,开始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故选 B 项;打破美国外交遏制僵

3、局是 70 年代 中国重返联合国,排除 A 项;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是 1955 年的万隆会议,不是日内瓦会议,排除 C 项; 发展同亚非友好关系是在 1955 年参加的亚非会议上,不是日内瓦会议,排除 D 项。 2.下表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中日关系的相关史实表 时间事件 1954 年 12 月中国确定了发展中日两国人民之间友好、逐步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方针 1955 年 2 月 鸠山内阁同意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日本,促进了中日第三次民间贸易协 定的签订 万隆会议期间周恩来秘密会见日本代表,表达了中国对日建交的意愿 1955 年中国国内为建交而行动,包括统一党内外及社会舆论的认识,改善对日

4、 工作机制、宽释战犯、开展对日贸易等,日方对此积极回应 根据上表史实,可知当时() A中国的三大改造需要日本的积极支持 B中国改变了“一边倒”的方针 C谋求经济发展是中日双方的共同需求 D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 【答案】C 【解析】据材料“鸠山内阁同意中国贸易代表团访问”和“善对日工作机制、宽释战犯、开展对 日贸易”可知双方都有发展经济需要,故选 C 项;据材料可知中日交往的目的是发展贸易不是三大 改造,排除 A 项;据所学,五十年代我国外交政策仍旧是一边倒,排除 B 项;材料主要说明中日关 系不是美日关系,排除 D 项。 3.在某次国际会议期间,周恩来致电党中央: “根据三天会议情况,朝鲜

5、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 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 鲜问题的信心。 ”该会议上,中国() A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B推动着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C促成印度支那地区局势缓和D打开与亚非国家交往的大门 【答案】C 【解析】为了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1954 年,举行日内瓦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 来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合理建议, 推动会议达成了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 与材料中“美国” “法国” “英国” “朝鲜问题”相符,故选 C 项;1953 年 12 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与材料中“美国” “法国” “英国”不符,排除 A 项; 日内瓦会议主要是达成了 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公约 , 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与材料中 “美 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不符,排除 B 项;万隆会议, 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但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 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与材料中“美国” “法国” “英国” “朝鲜问题”不 符,排除 D 项。 4.1949 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关系的工作指示,暂行规定: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使馆、公使馆、领 事馆等机关不予承认,其所属人员予以保护。但对

7、美国武官,则应派兵监视。对苏联使领馆及 所属人员,对待他们的态度亦应根本上不同。这反映了() A国家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党处理外交的原则性与灵活性 C政府保持对外关系的延续性D美苏两极格局对峙的国际局势 【答案】B 【解析】据材料“1949 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外交关系的工作指示,暂行规定:资本主义国家的 大使馆、公使馆、领事馆等机关不予承认,其所属人员予以保护。但对美国武官,则应派兵监视。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2 对苏联使领馆及所属人员,对待他们的态度亦应根本上不同” ,可知中国共产党对不同国家采取了不 同的外交政策,故选 B 项;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

8、政策,排除 A 项;材料只提到中国共产 党的外交政策,并没有提到国民党,因此看不出延续性,排除 C 项;材料中提到中国共产党对资本 主义国家外交人员予以保护;对美国武官监视,对苏联外交人员则不同,这是由于国内形势的变化 而不是国际形势,排除 D 项。 5.20 世纪 70 年代初,美国维持对华严格的贸易管制,这种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 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 尼克松承认, 近 20 年来, 美国一直在世界上鼓吹和带头孤立封锁新中国, 不但没有奏效,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这说明() A经济发展提高中国国际地位B美国对华政策超越意识形态 C西方国家反对对华贸易管制D中国外交形势

9、逐步趋向缓和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给出时间为“20 世纪 70 年代初”且尼克松已经承认对中国的鼓励封锁并未奏效, 可知接下来即为访问中国,而尼克松访华标志着美国放弃了对华封锁政策,中国外交形势进入新时 期,故选 D 项;材料中时间正处于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并未有显著的经济发展,排除 A 项;材料 中“反而遭致自己对华利益的巨大损失”可知美国对华政策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考量,与意识形态无 关,排除 B 项;材料中所说“管制中的治外法权成为美国与西方盟国经济摩擦的火种”是指美 国对华开展的特殊政策让西方国家感到不满,西方国家并非反对对华贸易管制,而是不满于美国的 专制独行,排除 C 项。 6.

10、下图为 19611971 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总体来看,此种变化反 映出() 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B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 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D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答案】B 【解析】“19611971 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情况”可见反应出一个 国家对国际社会的价值所在,支持率高说明其意义越重大,故选 B 项;从图中来看,60 年代以来, 反对中国的人数忽高忽低,而此时的综合国力却是上升的,排除 A 项;联合国是二战后大国博弈的 结果,第三世界影响越来越大,但没有主导,排除 C 项; “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是 1972 年,

11、 图中没有这个时间坐标,排除 D 项。 7.1972 年 2 月 28 日,中美两国政府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 ,中国方面提出的“坚决支持一切被压 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写入联合公报中。这表明了() A美国改变了霸权主义策略B中美均支持民族解放运动 C中国坚持一贯性外交原则D中美建交的障碍得以消除 【答案】C 【解析】1972 年的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中,中国提出的“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 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被写入其中,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一贯性外交原 则的体现,故选 C 项;美国此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策略,排除 A 项;材料未表明美国支持民族解放 运动

12、,排除 B 项;台湾问题是中美建交的障碍,材料不涉及,排除 D 项。 8.1972 年,针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美方提出由美国卫星转播。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租用美国 卫星,由中国缴纳合理费用后使用,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缴纳转播费。这体现了当时 中国外交() A坚持强烈的主权至上原则B仍具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 C意在强调中国的主导地位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思想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美方要用美国卫星转播尼克松访华,中国政府提出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 缴纳转播费,体现中国外交坚持强烈的主权至上原则,故选 A 项;1972 尼克松访华说明中美关系开 始正常化,意识形态弱化,排除 B 项;中

13、国政府租用美国卫星需要缴纳费用,因此中方提出要美方 申请并缴纳转播费属于合理行为,排除 C 项;中美方进行贸易往来属于市场行为,排除 D 项。 9.下图为 19492005 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国家数示意图(单位:个)其中 1980 年与中国建交国 家数大幅提升的原因是中国() 3 A “另起炉灶”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实行对外开放,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C逐渐实现了中美和中苏关系正常化 D积极参与新型区域国际合作 【答案】B 【解析】1980 年建交国家数的增加主要是因为对外开放是从 1980 年设经济特区开始开放,外交 方针奉行不结盟,得到更多的认同,故选 B 项; “另起炉灶”符合

14、新中国 50 年代外交,排除 A 项; 1980 年还没有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正常化实现了,排除 C 项;1991 年两极格局瓦解后推 进新型区域合作,排除 D 项。 10.1990 年 12 月,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 “第三世界有一些国家希望中国当头。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当头,这是一个根本国策。 ”邓小平的这一认识() A基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B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 C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D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 【答案】C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这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邓小平说“我们千万不要当头”

15、 ,有助于我国的经济建设,故选 C 项; 处于两极格局下,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与材料中“1990 年 12 月”不符,排除 A 项;1990 年仍处于 两极格局下,排除 B 项;确立改革开放方针是在 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材料中“1990 年 12 月”不符,排除 D 项。 11.十九大以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 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 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外交()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 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D重视与

16、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 【答案】B 【解析】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开展经贸往来,有利于深化多 边外交,故选 B 项;与中国开展经贸往来的国家并非都是世界大国,排除 A 项;与中国开展经贸往 来的国家并非都是发展中国家,排除 C 项;非洲国家不是中国的邻国,排除 D 项。 12.1982 年,在联合国第二届裁军大会上,中国就裁军问题提出了基本原则,包括反对军备竞赛; 各国均有权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讨论和解决裁军问题,而不应由少数大国包办垄断;制止侵略, 公正合理地解决地区冲突等。1985 年 6 月和 1997 年 9 月,中国主动宣布单方面裁减 100 万和 50 万军队员额。此举表明,中国() A打破美国遏制所形成外交僵局B外交主导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C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D将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 【答案】C 【解析】中国反对进行军备竞赛,要求各国要有平等的讨论权,并率先做出了裁军的表率,反映 出中国倡导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故选 C 项;中国重返联合国打破美国遏制所形成外交僵局, 排除 A 项;中国外交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没有起到主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