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课件(高一语文)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987940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亭集序》课件(高一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兰亭集序》课件(高一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兰亭集序》课件(高一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兰亭集序》课件(高一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兰亭集序》课件(高一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课件(高一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亭集序》课件(高一语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兰亭集序,走近书圣王羲之,王羲之,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王羲之生于魏晋时期,这是一个书法发展的重要时期,他写的乐毅论黄庭经等楷书被称为“书之圣”,他的行草书被尊为“草之圣”,他写的行草 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 为“天下第一行书”,他本人被誉为“书圣”。,父子碑,相传王羲之当年在会稽做官,一天正当他兴致勃勃在书写“鹅池”两字时,刚写完“鹅”字,皇帝圣旨送到,他只好搁笔去跪接圣旨,他儿子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续写了一个“池”字。这两字“鹅”瘦“池”肥,这块碑成为书法史上著名的“父子碑”。,君民碑 过鹅池边的三折石

2、桥,绕过土阜,便到了小兰亭。亭内有石碑一块,上刻“兰亭”二字,为清康熙帝的手书。此碑字经无数游览者抚摸而稍平,因此这碑被称为“君民碑”。,祖孙碑,御碑的正面是 康熙皇帝手书的 兰亭集序,碑 的背面是乾隆皇帝 游兰亭时写的一首 七律兰亭即事。 祖孙两位皇帝的作 品刻于同一石碑, 人称“祖孙碑”,这 在国内绝无仅有。,品读兰亭序,品味兰亭盛宴 解读作者心情,常识了解:天干地支纪年法,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兰亭盛宴,时间:永和之初 地点:会于 目的:修禊 人物:群贤少长 环境:此地有 活动:引以为 天气:是日也 心情:仰观

3、俯察足以乐.也,由乐转哀,人生短暂:夫 两种人对比:或或虽将至 世事无常之痛:及其系之矣 往事不再之痛:向之所欣以之兴怀 生死难测之痛:况痛哉,千古同悲,悲古人之悲:每览喻之于怀 当下之悲:固知 后人之悲:后之视今悲夫 点明成诗原因:故列叙于斯文,一问:何乐之有?,人贤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辰良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景美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 信可乐也 事趣 :曲水流觞、列坐其次 情真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 赏心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二问:痛因何生?,人生短暂: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世事无常:所知既倦,情随事迁 往事不再: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生死难测: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岂不痛哉,三问:何人生悲?,序言是指写在书前面,介绍成书经过、出版意旨、编写体例或作者情况的文字,也包括对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思考:作为一篇序,本文在哪些地方体现了序言的特点?它和一般序言又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1.体现序作特点的地方在于:介绍了作诗缘由、作诗情形、成书经过、本书意义。2.不同之处在于:借题发挥,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并论及人生的意义。,写作背景,两晋时期政治混乱,各政治集团互相倾轧,朝廷实行高压政策。士大夫虽然不满却敢怒不敢言,纷纷躲进玄学世界,逃避现实,以期自保。于是文坛老庄思想盛行,文章大都是一些虚妄的东西,没有现实意义。,当代学者郭沫若先生曾经认为:“高高

5、兴兴地在饮酒赋诗”,“悲得太没道理了”,认为作者兴怀悲慨,与兰亭集会的情境不合。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先要了解在第二段中作者“痛”在何处?,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但时光飘忽,人生短促,即使明了“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也无法摆脱“死”给内心带来的煎熬。此处之“痛”,痛在人生无常,欢乐短暂。,第三段作者慷慨生悲,你能了解王羲之“悲”的情感吗?这样的感慨是否消极呢?,作者将心中所思所感推及人类:昔人兴感,已契我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对生命的思考是人类永无止境的话题,也是人类永远无法克服的矛盾,而玄学家的所谓“一死生”、“齐彭殇”,不过是些虚妄无稽之谈。,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大发感慨,但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既然“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就应该追求真正的人生之乐。那么,人生的真正之乐在哪里?文章开头所写的会稽雅集,实际上就形象地回答了这一问题。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对这次集会的“成果”倍加珍惜,“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以期在暗淡的人世间留下会稽山的一叶苍翠,在混浊的人事长河中溅进兰亭曲水的一脉清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